2008年底,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爆发,因为我们公司的订单90%以上出口国外,给我们公司造成了巨大影响。虽然还不至于裁员降薪,但员工已经普遍感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威胁,正因为订单少了,员工太空了,开始有一些传言出来。虽然商务总经理已经尽力和中层经理甚至员工季度大会上进行沟通,但显然这种正面的宣传并没有被员工完全接受。2008年公司内发生了一件大事,原负责技术的总经理辞职,几个月后,新任总经理匆忙上任,而我,担负起了采访这位新任总经理的重任。
- f, r. L: q9 p+ x
这位新任总经理是英国人,非常年轻,只有35岁左右,张着一张babyface,一看就是典型的英国血统的脸。我觉得他这个时候来到我们公司真的是有点临危受命的味道,因为很多员工都在猜测公司在如此艰难的时刻还要花那么大的代价聘请一个老外是否有必要,这张如此阳光的面孔是否真的了解公司的现状并且有能力带领公司员工走出困境?
7 t+ K8 P2 e/ U所以,我对新任总经理的这次采访不但非常有必要,而且带有明显的政治目的—要让员工对新任总经理的能力和公司未来发展的前景充满信心。在采访之前,我花了很多心思构思并设计了一些开放式的问题: 1、请谈一下您自己(工作、生活等); 2、在进入公司工作2周后,您对公司有何感想; 3、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您认为目前公司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是什么? 4、今年您会对公司的哪些方面进行改善? 5、您对于员工的期望是什么?
7 C9 `8 L6 x* u+ p3 I我以为,作为一个担任总经理级别的人物来说,回答这些问题应该不在话下,而且话应该会说得很漂亮,结果我想错了,采访的结果与我预计的恰恰相反。虽然我已经提前几天预约了这次采访,但这位总经理显然没有做好准备,在回答第一个问题时就已经出现了思维混乱而显得语无伦次。
* l" M4 p, ~: i) D; p, S, I
各位做过HR的都知道,第一个问题其实就是面试中的3分钟的开场热身题,候选人只要稍微整理一下思路就能回答,而我们的总经理足足用了10分钟还没有解释清楚,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如果我是招聘官,我是不会放他进来的。 后面的问题回答的质量同样无法让人恭维,我的感觉是他的思维非常散乱,经常是东说一点西说一点,这让我的采访工作变得非常困难,因为我听不懂他想表达什么,所以我不得不飞快地做笔录,以防漏掉任何一点。采访结束后,望着一大堆笔录,我傻眼了,这是我们的总经理吗?Can we count on him?
1 L J, L, q: F
当天我着实痛苦了一个晚上,这个采访稿该怎么写?痛定思痛,第二天早上我想通了一件事,所有的广告明星的形象都是经过包装塑造出来的,在化妆品广告中的明星一个个都皮光肉滑,明艳照人,但那是经过了多少次的PS才达到的效果,为什么我就不能包装一下我们这位总经理呢?结果后来你们知道我做了什么—我帮总经理重新整理思路,把笔录中散乱的思维经过排列组合,去伪存真,这份采访稿立刻脱胎换骨,总经理高大全的形象完全呈现出来。再配上一张总经理在办公的照片,他看了以后当然非常满意。
8 u8 M' E1 z. E1 @' C8 ~/ Q在后来的工作中我了解到,这位总经理其实是个很有思想和能力的人,可能他没有被采访的经验或者当时太放松了,才让我错以为他是个没思路的人。不过通过这次采访我学到了一招:员工采访不是现场直播,就算是春节联欢晚会,也是经过N次彩排才有信心向全国人民播出。我是记者,同时也是编辑,我要做的不仅是认真记录,更要通过后期的制作把员工最完美的一面呈现给大家。(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