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未见底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原本就严峻的就业形势雪上加霜,中国社会调查所新近的调查显示,应届生整体就业率仅为35.6%。残酷的现实面前,高校毕业生们不得不思量,真要让“毕业等于失业”成现实吗? " h8 I2 f. d+ \5 {
国家工信部网络营销学院陈老师指出,大学生找工作可以试试网络找工作,要学会利用互联网营销和推广自己,如何提高网上求职的成功率了?陈老师给出了如下你的一些建议: 6 h$ r1 `5 ]2 G. V9 b+ y+ G
第一,选择适合自己的网上招聘会。有的网上招聘会针对的是有工作经验的社会求职人员,应届毕业生即使投了简历,也会因为不符合条件,而被用人单位退回。
9 H' k" X* o4 p. ?9 m) y 第二,拓宽视野,将信息发布在一些点击率较高网站的招聘专栏上,或登录用人单位的网站,捕捉人才招聘网页上随时发布的招聘信息,直接与单位联系。 2 R# k( H- Q2 t$ b/ E
第三,参加网上在线招聘,向用人单位提问一定要简明、扼要,回答问题要突出个人特点和优势,网上应聘最忌一开口谈钱。受网络时间、视频空间的限制,网上招聘给每个求职者的时间是有限的,应聘大学生要问最想知道的内容、最关键的问题。获得用人单位首肯后,一定要留下明确的联系方式,为下一步的面试做好准备。 $ \' d% G Z4 F5 W; g# a, {
第四,网上应聘,不要急于一时,人少时求职,效果反而更好。通常网上招聘会持续一段时间,大可不必赶在最初的几小时、一两天应聘。不要因为网络拥挤,而放弃求职机会,人少时应聘,更容易引起人事主管的注意。
+ D. P. `$ S! k0 N m' [ 第五,根据个人的专业、爱好、特长,有目标地向用人单位求职,不要简历“满天飞”,国家工信部网络营销学院学院陈老师指出,做好网络调研,有针对性的投放简历,可以提高成功率,无目的地投简历等于没投。特别不要应聘同一单位的不同岗位,容易给用人主管留下随意、不专业、缺少诚信的不良印象。
: g* v( [4 G, E9 S8 H 第六,求职的自荐材料内容应突出专业、学校、社会实践、自身性格,是否具有工作经验等重点内容。面面俱到、内容太多、太花哨的简历往往最容易被淘汰。 2 w6 I5 h) A6 e- R7 L
第七,求职者发送简历的同时,应该发送一封求职信,这是求职者常常忽略的。为了人事主管阅读方便,避免在电脑上多次翻页,求职信、简历都应该采用文本格式。求职者应注意求职信的措辞和语气,不要出现错别字,可使用标点符号突出求职重点。
% O& g4 J/ ^# \. U+ U _ 第八,发送求职简历不要用附件的形式。不要因为技术的原因,导致一些用人单位的电脑无法打开附件,而让大好的工作机会白白溜走。
' g+ x: e* i" p" ^ |: Z5 j* E* p 第九,发出求职资料后,要主动与用人单位联系。在网上招聘会结束后几天,要主动通过e-mail或打电话询问情况,向用人单位表示诚意,也让自己心中有数。 ' c k y5 g b% i5 L
第十,网上参加招聘活动,要提高警惕,小心受骗。网上招聘存在不少局限,求职者并不能全面了解用人单位的情况,为了防止受骗,大学生网上求职应参加由学校、教育部门、人事部门组织的正规网上招聘活动。 9 q0 X0 R" n* E. x5 U
第十一,大学生网上求职,可以化被动为主动,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在互联网上建立自己的个人主页,充分展示自身特色,吸引用人单位的目光。个人主页应该图文并茂,内容包括自己的求职信、简历、论文、实习报告、日记、个人论坛以及见报文章等。
7 z% I2 g e1 Q2 _$ P b; q 网上求职也要保持平和的心态。网上招聘会提供的岗位有限,应聘者又多,求职的大学生要做好心理准备,即使有了困难,也要坦然面对。 ) E1 b" }7 a9 ]# d9 t7 P' b& {
国家工信部网络营销学院陈老师说,很多大学生已经开始主要的互联网的正确使用了,而不只是用来娱乐消遣,玩游戏,还可以用来找工作,利用互联网营销来推广和宣传自己,提升自己的互联网应用能力,真是非常可喜的现象。
- h. @2 y$ B4 U- ~3 f* p[img]http://laiba.tianya.cn/laiba/images/6071304/12387741961771958504/A/1/m.jpg[/im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