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盲目的塑造企业文化。很多管理者随着企业的发展越发感觉到:文化之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于是,众企业纷纷请专门的广告公司建立起自己的文化体系,但是,透过这些耗巨资建立起来的文化体系,却更多的显示出苍白与空洞,而不能深入人心。企业文化是需要内涵的,不能为文化而文化。企业必须要进行内部深度挖掘,建立起具有自己企业个性的文化体系,如果不能从企业文化中反映出自身的个性,那只能是文化舶来品,中看而不中用。其次,企业文化必须要和企业的战略和方向一致。不配合企业战略的文化,是没有生命力和价值的,最终只能是一潭死水。( a" A; V+ d! \: D# h- V) F
2 H. q, t. W6 _0 ^4 s/ r1 J2 W
当企业文化被错误理解、过度迷信以及盲目塑造的时候,我们已经不难理解企业文化为什么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反而会让员工心生反感。$ Z7 w( X) M8 H, P* U& H
- i. b) v* z2 Y' F 那么,企业文化到底应该如何才能使其深入人心?笔者认为:企业文化只有被认同、接受甚至信仰,才能成为有价值的文化。因此,从“攻心”的角度出发,企业文化在塑造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以下几点:
, v; U" s1 W S" V0 U3 _( w3 a* @% H+ E s/ V
1、主观接受。企业文化作为一种集体意识形态,它不等同于规章制度,只有被员工主动的接受,才可能在根本上形成对这种意识形态的认可。如果通过处罚、责令的形式被动的达到认可,很可能形成一种逆反心理,最终造成案例二中的结果:离职或跳槽。很多企业在文化塑造过程中,只是做到了让员工认识,而并没有得到员工认可。某公司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企业文化,并通过分组讨论,心得总结、演讲比赛等形式来加强学习。经过一段时间,员工们对企业价值观的认识真正达到了烂熟于心。但是认识并不等同于认可,员工们一面按照公司的部署在学习,另一面却表示出惊人的反感。这样的价值观能被员工真正接受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W L3 M8 x; W+ R. M h4 O" L0 X3 j) g) d$ c1 J4 x(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