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7-2-16
- 注册时间
- 2009-12-25
- 威望
- 903
- 金钱
- 2809
- 贡献
- 3679
- 阅读权限
- 90
- 积分
- 7391
- 日志
- 0
- 记录
- 43
- 帖子
- 1411
- 主题
- 184
- 精华
- 14
- 好友
- 80
签到天数: 20 天 [LV.4]偶尔看看III - 注册时间
- 2009-12-25
- 最后登录
- 2017-2-16
- 积分
- 7391
- 精华
- 14
- 主题
- 184
- 帖子
- 1411
|
发一个绩效小故事分享一下吧 员工绩效考核与管理方案定位准确与否,以及考核工具设计得科学与否,往往决定了企业员工绩效考核的成败。“两熊赛蜜”的故事正好说明了这一点。黑熊和棕熊都喜欢蜂蜜,它们各有一个蜂箱,养了同样多的蜜蜂,所以打算比一比谁的蜜蜂产的蜜多。在黑熊眼里,产蜜量来自于蜜蜂对花的访问量,于是它花重金引进了一套考核蜜蜂访问量的绩效管理系统。它认为这样就可以准确测量出蜜蜂的工作量。每个季度,黑熊会公布每只蜜蜂的工作量,并奖励访问量最高的蜜蜂。至于它与棕熊比赛的事,它不 希望蜜蜂们知道,它希望蜜蜂只关注自身对花的访问量。 而棕熊则不然,它只考核蜜蜂每天采回来多少花蜜,它认为蜂蜜的产量与花蜜的采集量是直接相关的,同时它与黑熊比赛的事,它也尽量让每只蜜蜂都知道。当然,对于花蜜和蜂蜜产量的考核要比对于蜜蜂访问花朵次数的考核要容易得多,所以棕熊购买的绩效管理系统也比黑熊引进的那一套系统要便宜许多。同时,棕熊还设立了一套激励制度,不但重奖当月采蜜最多的蜜蜂,而且一旦整体产量超过上月,所有蜜蜂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奖励。一年后,黑熊收获的蜂蜜不及棕熊的一半。 黑熊在管理上的失误在于,首先它在员工绩效考核上定位失焦。它所评估的绩效并不与最终的绩效直接相关。也就是说,黑熊在蜂蜜工作性质的认识上是肤浅的。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鼓励蜜蜂尽量提高对花的访问量,而不是采更多的花蜜,因为采的花蜜越多,会增加蜜蜂的负重,他们因此飞得越慢,从而减少了对花的访问量。有的企业在考核营销人员时,不但上班要打卡,还过度强调对客户的拜访频率,并要求一一记录,结果带来了管理上的失败。在这种情况下,科学管理的应用边界就显露出来。此时,最佳的考核办法就是只考核员工的工作结果而不是过程。 另外,和棕熊相比,黑熊对蜂蜜的奖励范围过小,而且它只奖励蜜蜂对花的访问量。这样,蜜蜂间的竞争压力过大,同时它们之间的竞争只是关于信息的竞争。所以一只蜜蜂即使获得了很有价值的信息,比如某个地方有一片巨大的槐树林,它也不愿将此信息与其他蜜蜂分享。而棕熊不限于奖励一只蜜蜂,为了采集到更多的花蜜,蜜蜂相互合作,嗅觉灵敏、飞得快的蜜蜂负责打探哪儿的花最多最好,然后回来告诉力气大的蜜蜂一齐到那儿去采集花蜜,剩下的蜜蜂负责贮存采集回来的花蜜,并将其酿成蜂蜜。虽然采集花蜜多的能得到最多的奖励,但其他蜜蜂也能捞到部分好处,因此蜜蜂之间远没有到人人自危相互拆台的地步。激励员工之间竞争固然必要,但相比之下,激发起所有员工向上的团队精神尤为重要。可以说,合理地设计考核工具之外,有效地使用激励也是企业绩效考核成功的关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