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设计生产计划指标的时候,生产经理要求车间月产量100万,车间负责人说:计划完成率要求过高,车间只能完成70万,理由是每个员工技能熟练度不一,不同意该指标 : @3 L8 A8 x+ k' p
% |. g' B. H5 P& ] 1 F, Y1 M. u# r2 @; O! j# T
' i" V8 w: `- U我认为这个是非常简单的一个问题。楼上说的,如果能找到一些标杆企业的数据,借鉴作用是非常大。那么除了这种方法外,还有么有其他的方式呢? # U# h- a! X' O- f3 k+ h
( w2 m& y9 u! s1 t# b
) t- a# n9 g* n8 r2 y" G
很明显确定这个指标,是生产经理和车间之间的博弈。博弈也是需要数据支撑的。如果有一方能对如下的数据有清晰的了解,这个博弈将会破局: - {1 k' |0 n g H& _! |
0 m. G) S4 D2 n) V( f3 `7 P
1、历史员工构成分析。如员工人数、员工在车间工作年限分析、老员工新员工比例,老员工产能、新员工的产能(1年员工产能、2能员工产能、。。。。)
o4 J) y% l6 M& l5 Z; A, L( Y - U$ f4 N. d8 \; |
+ j M& F* T6 }' g4 `! q2、机器维修率、机器产能等等 ! t: [5 m( M+ A: {8 }7 v
2 a) `9 O+ i; C6 {7 ?* e ]
; D+ s5 L& {* ?3 a如果没有一方能够掌握这写数据,那么结果就是谁的嗓门大听谁的,谁的脖子粗听谁的啰uR/W0Ty-`Olili.blog.chinahrd.net:qy+@hg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