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风随江湖依旧 于 2012-9-13 22:09 编辑
# B0 p/ R1 W( B* @- m( G6 T6 B5 `: Y0 @0 N) \8 K
以上文章来自水木社区, 又发现过来人上面有篇评论的,一起转过来。大家对比学习。" F* i/ M* \1 p& g$ W, V; E0 p- i
, e0 F6 }. Q3 w% n: y4 k+ L
——————————————————————
5 b; s# b* p1 t4 T6 d. x( ^8 D9 J/ M6 v% P: q; R) {" @" Y9 b
过来人谈《去360还是留在百度?》 - p% Z3 p' _9 p! e K/ m
* z9 @% q: i" q& u# Y9 o, O H
今天网上冒出来一篇《去360还是留在百度?》(以下简称《去》文)的文章,讲了很多360和百度内部的细节,写得很逼真,可读性很强。但是对我这样在这两家公司都呆过的人来说,却只有一个结论:这是一篇枪稿,一篇堪称典范之作的枪稿。理由最后再说。
. i5 R4 _0 B) F7 u 先说我自己的体会。我在百度四年,360一年多,总的感觉是:360和百度各有各的优缺点,很难说哪家绝对的好哪家绝对不好。关键取决于你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有些人适合百度,有些人适合360。我自己的感受是:, E: \" y. b6 @4 x7 k+ `
8 y- }; b$ z# W1、百度业务早就定型,公司内部结构固化,员工机会少,上升慢,但是安稳,舒服;360还在高速扩张期,很多岗位都缺人,每个人都有当团长、师长的机会,刺激、好玩; 7 L- w w8 Q9 Q$ S- C
2、百度培养职业经理人,360培养创业家。百度打的是阵地战,很像大的外企或国企,管理成熟,流程规范;360打的是运动战,更像创业公司,管理上只看重结果,不看重形式,有点游击队作风。+ ]; T, q3 [$ W) y6 M
3、百度管理层次多,员工很少见到李彦宏,见副总的机会也很少;360的层级高度扁平化,结构弹性化,普通员工也能经常和周鸿祎一起讨论,好处是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坏处是有可能被老板挑错。
1 L7 Q) f" I u, A* A8 ] 4、百度工资高,福利好,但是这么多年期权已经基本发光了,只有总监以上才有,几十股几百股就算多了。360期权多,覆盖面大,几千上万股都正常,而且360的市值只有百度十几分之一,成长空间大。百度腾讯上市后市值都增长了5、60倍,360今后也有这个可能,但是百度的股价再涨2、3倍都很不容易。+ e6 [4 _8 y, y! ^: k, c2 ~
5、李彦宏冷静、专注、稳健,非常自信,在意面子,只做确定有高回报的事情,开拓性和创新性略有不足,最大的优点是帅;周鸿祎直率、没架子,爱听意见,产品方面是天才,但是小孩脾气,比较情绪化,创新的点子过多,不专注不冷静,最大的优点是大方。
4 m8 k9 u- ^* @2 p& }$ c' r 形象点说,百度像国军,360像共军。如果你想当正规军,喜欢漂亮的军装和美式装备,当然选百度;如果你在乎的是输赢、是奋斗的结果,是学会怎么才能打胜仗的本领,那就去360。或者说,去百度就像存银行,利息不高,但是稳定、可靠、百分百保险;去360是买成长股,会有点波动,但无论公司业务和股价,还是个人的职位、待遇、股票数量,都有很大的成长空间。6 H, z# c8 f( ?3 l( |
下面展开具体说: 一、上升机会:“想生孩子的去百度,想要升官发财的去360!” 这几年几家大互联网公司纷纷开出老树新花:腾讯搞了个微信,新浪搞了个微博,阿里从B2B、C2C扩张到了B2C,还从支付跨越到了阿里金融,连搜狐都下了个搜狗的蛋,只有百度,业务差不多十年前就定型了,除了早几年的贴吧、知道比较成功外,近几年一直没有什么成功的新业务。说实话就吃搜索这一个老本,这几年股价还能一直高歌猛进,中国互联网界也只有李彦宏有这个本事。
. a2 ~& g+ y2 ?5 w0 \ 业务定型的好处是公司内部比较稳定,什么事情都是按部就班、驾轻就熟,所有人都比较轻松、稳定、舒服,尤其是对老员工而言。坏处是整个公司的结构高度固化,每个人都变成了流水线上的螺丝钉,如果不是高层接连出走,腾出了位置需要填补,整个百度内部向上升迁的动力几乎停止。对于新员工来说,这意味着成长空间的极度压缩。
5 Y) e- p) i c; p" g1 v. d/ R ` 早些年百度做校园招聘时,经常宣传一个“无敌红线”,就是新员工入职后的晋升曲线,近几年不提这个了,其实是因为这个曲线这几年变成水平走向了。
1 j' \* A& F0 T* {$ W; ~! G 360则是另一个方向的极端。从安全卫士到免费杀毒,从浏览器到安全桌面,从PC端到无线端的十几个新产品,从导航到搜索,从电商到游戏到视频到手机,没有哪个季度不折腾出点新东西的。急剧扩张的结果就是到处缺人,满眼都是坑,就是缺萝卜。以致有笑话说:你想跳槽吗?你想涨薪吗?那就去劝周鸿祎进入你们公司的领域吧!
# ?- J+ m( c7 u
; ~" |$ L4 L3 g. b/ [! ?( Z 事实也是,只要能进360,哪怕刚开始只是小兵,快的话一年后就有当总监的机会。而且周鸿祎用人根本不看出处,只要有业绩就重用。曾经360最顶尖的两个安全高手,一个初中毕业,一个高中毕业,初中毕业的那个在进360之前还是一个侦察兵。另一个大学毕业才一年的小年轻,曾经长期担任360最重要的产品360安全卫士的产品经理(也就是某人自称“360总经理”的那个职位)。
4 J' B* }3 ^) W% ? 《去》文里说:360的VP和十几位总监都是从3721或雅虎跟过来的老人,新来的人没有机会。这就纯粹属于睁着眼睛说瞎话了,恰恰相反,360的副总多数都是360成立后才加入的,很多都是近一两年才来的,我知道的几位VP,有来自搜狐、和讯的,还有一位来自微软的VP,而负责法务的VP好像来自TOM,甚至还有两个VP来自百度,AN和ZB的名字对于百度员工来说不陌生吧。总监的情况也一样。老周的毛病反而是很容易轻信一个刚认识的人,经常是在还不了解的情况下就予以重用,这方面有不少教训,但是他好像也改不了。
; h) s5 r4 l' a; t 可以说,一个员工在360的职位、待遇、提升速度,很大程度上既不是HR来定,也不是老板定,而是他自己定。因为360虽然也有职级体系,却没有必须按年头逐级提升这一说,只要有业绩,随时都可以越级提拔,待遇、股票也可以在一年内连续调多次。而业绩都是你自己做出来的,某种程度上,说是你自己在定自己的级别和待遇也不为过。3 j T" K9 H6 A6 }( R( |
当然,360的这种做法随意性相对要大,因为缺少百度那样严格的考评体系,我个人觉得在对业绩的评判上不够严谨,有时也会引起一些争议。而百度的考评非常严格,但是百度的程序员往往干不满三年就要跳槽,因为会遇到天花板,为了评个T5的级别要等很多年。所以到底是要机会,还是要公平,就看你个人了。
" Q/ t6 H- q8 M9 \, S, H" [ 我的建议是,如果你刚毕业,有满腔的热情,不怕苦不怕累,想要成就感,想多学点实战的经验,希望能迅速地得到提升,那么去360;如果你不是有很强的企图心,对功名利禄不是特别在意,更看重享受生活照顾好家庭,那么就去百度。* m9 ]3 L7 T2 U9 c7 T
形象点说:想生孩子的去百度,想要升官发财的去360!3 j) W, z9 R7 \ |6 R) r
二、公司文化和管理风格:百度是金字塔,360是扁平体 如果说百度是一个金字塔,李彦宏在塔尖,那么360就是一个由无数创业小团队组成的横向联合体,各个产品经理就是这些小公司的CEO,而周鸿祎只不过是兼任了这些小公司的董事长。
' Y2 X. @ A, {2 g9 | 百度上班不打卡,但是上班时开会比较多,总结、计划、日报、周报、月报、KPI……,其中很多要做成PPT的形式,paperwork占的时间精力很多,以致经常只有周末加班才有时间真正干活,不打卡反而更累。还有上新项目,得写完几十页甚至几百页的产品说明书,经过一轮又一轮的论证才能开工,往往到那时候市场上已经有几十个类似产品了。而且很多项目上不上,起决定作用的是CFO,只有财务先论证过一个项目的投入产出比,这个项目才有被通过的可能性。——大家知道为什么这些年百度成功的新项目那么少了吧?
9 P% A h) }. g; E5 `) Y( P 360倒是痛快,经常一拍脑袋就上一个新项目,不用论证不用计划甚至不做文档,反应快,速度也快,代价就是不严谨。公司里到处都是新项目,以及为此而组建的小团队,搞得整个公司就像一个培养创业小团队的孵化器,比创新工场还创新工场。经常是两个不同的团队做着做着忽然发现:怎么咱们做到一个方向上来了?
0 s% c. d- Z( Z6 I- E0 v; O 至于说360的工作压力比较大,这得分情况,其实跟百度一样,有的团队压力大,有的团队压力小。压力大小,最根本的还是取决于你对自己的要求,要求高就压力大,要求低就压力小。如果你是一个专家型的,希望每天研究一点自己喜欢的东西,慢工出细活,360也养了不少这样的人。7 y- |' A! q2 Y0 {) c3 |& p# @- d
还有一个区别是百度的leader主要是做管理,脱离一线的比较多,而360的要求是所有leader都不能完全脱离一线,以免和业务脱节,产生官僚主义。这就像国军和我军的区别,国军军官打仗时喊的是“弟兄们,给我上!”,我军则是“同志们,跟我冲!”
( S, {3 @. r6 i( J 反正各有各的问题,就看你能适应哪种了。
* Y8 z/ H6 G) u, ~% T C! A6 R( Z @0 k3 R
三、学习机会:周鸿祎是360最大号的培训经理 李彦宏比较超脱
. M3 d7 S7 |' @' I 百度一万多人,从上到下至少有十几个级别吧,有点官僚主义我认为是正常的。百度老同事圈里传过一个诀窍,说是想跟老板交流的话,最好先练好高尔夫,因为Robin喜欢打球,平时在公司里找不到汇报的机会,陪老板打球是一个捷径。不过百度的培训体系倒还不错,经常会有些讲座。2 G T5 z: `2 ^3 H: a
360也有培训体系,不过周鸿祎跟李彦宏却正好相反,没事就喜欢拉上几个产品经理和工程师跟他讨论,有时候是在他办公室,有时候是在走廊里,甚至……厕所。好处是跟他开会确实受益匪浅,对普通员工来说,能够经常和中国最牛逼的产品经理和技术天才面对面切磋,这种机会除了在360,还有几家公司能有?坏处是他说话和反应的速度都极快,经常是你说两句他就全明白了,然后哇啦哇啦给你讲一堆,当场就能把人听傻,有些新招来的小孩开完会,要回去“复习”半天才能完全明白全部意思。6 |- \9 p" x+ ^- c5 x
当然,讨论过程中给你挑点错也是很常见的,有挑对的,也有挑错的,挑错了没关系,拍桌子跟他大吵也没关系,只要你说得有道理,老周马上就能转变看法,而且从此以后对你刮目相看,动不动就跑来征求你的意见。他的缺点是不高兴的时候会冲你嚷嚷,优点是你也可以冲他嚷嚷,比较平等,只要你能说到点上。公司里几个比较厉害点的副总,姚珏、刘峻,都是经常跟他吵架拍桌子的,也不是他的老部下,他一样很重用。' h7 D0 R" C8 R+ b: Z/ M
这个抉择比较简单:想跟老板多打交道的去360,不想跟老板打交道的去百度。8 U1 [4 |( J: j8 c
还有一点,在百度,通过社会招聘来的员工,会觉得公司对自己的重视程度不如对新招的毕业生,在360没这个区别。这也是各有所爱吧,无所谓好坏。) q0 k$ G9 Q- [0 q0 H& k' h7 ]4 `# ^
四、股权激励:360完胜百度 周鸿祎最大的优点是大方。360发期权应该是全中国最慷慨的,员工的期权总数比老周老齐他们任何一个人的股份都多,这在互联网界是独一份吧?而且以后还会每年增发。去年公司开年会,抽奖环节结束后老周觉得不过瘾,一高兴自己又捐了10个去欧洲旅游的名额(每个2万)!好玩的是老齐一点也不给老周面子,当场也捐了10个欧洲游,然后副总们也跟进,每人都捐了至少一个MacBook笔记本……,你可以想象当时全场气氛有多high……
$ U6 m* c3 l+ v' s# X. v. W# H 百度的玩法是Robin在年会上带头跳探戈,据说已经跳了三年了,每年换一个不同的美女,每次都能掀起年会气氛最热烈的高潮。Robin不愧是海归,比起周鸿祎那种大碗喝酒大块分肉的山大王作风,确实要有品位得多。百度早年在福利方面也是挺不错的,近几年据说是为了控制成本,把早餐和饮料机的免费给取消了,到后来据说下午茶也是基本靠抢……,这倒都是小钱了,不说明什么。但是百度新老员工的期权数量太悬殊是个严重问题,到楼下停车场一看,开卡宴的都是老员工,开捷达的都是新员工,其实很多新员工的贡献比老员工大得多,但是收入反而倒挂。
( {. D3 b r: \6 |) W 360在新老员工的待遇方面要相对公平些,虽然价格和数量也有差异,但是比百度小很多,而且360的老员工也还都在吭哧吭哧干活。因为360有一个每年增发5%新股来发期权的计划,只要期权不够发了,就增发新股,通过稀释股东和老板的股份来给员工发期权,新老员工都有份。这是老周比Robin聪明的地方:只要员工积极性高,公司业绩好,老板的股份虽然稀释了,但是股价的上涨完全可以弥补这个损失,总体上还是比原来多。! D% `: I* g7 x8 p7 \$ R/ T
五、涨薪机会没比过,离职率是360低 至于《去》文里说进了360后涨薪很难,所以刚进去时一定要开高价,用意就太明显了,就是想鼓动大家多要钱多开价,以此抬高360挖人的成本、降低360挖人的成功率。别人怎么样我不知道,我自己进360后,已经涨了两次工资了。对表现优秀的员工,还会有额外奖励,去年的几十个优秀员工,每人的年终奖是5000股ADS,目前价值75万,这仅仅是一年的年终奖。而百度的年终奖,说是相当于两个月工资,但其实很少有人拿到。 至于360和百度,哪家公司的涨薪机会多,说实话只有HR才知道。正常来说,应该跟公司发展速度、个人成长空间成正比
0 G0 b% X3 y1 U+ k% m/ ~
; k$ {8 t7 b2 l6 y+ R 另外《去》文里还说,360员工离职率低,是因为公司威胁那些想离职的员工。这就有些扯蛋了,用屁股想想也知道啊,毕竟是互联网公司,又不是街头搞拆迁的,怎么可能呢?至于很多时候员工要离职前,老周老齐要亲自面谈确实是事实,这恰恰说明老板重视你啊!在百度,离职时也就是你的部门经理跟你谈一下,最苦逼的莫过于,你之所以离职,就是因为对这个经理有意见……
$ s# j7 n" f4 q5 m3 x9 n4 M4 m 360离职率低,按我的看法,主要的原因是两个,一个是股权激励,第二是公司的成长速度。股权激励就不用说了,每年都在发期权,而且股票价格还有十几倍、几十倍的成长空间,谁舍得跟钱过不去啊?另外很多公司离职率高是因为公司里面气氛不好,而360发展很快,每个人的空间都大,公司里勾心斗角抢地盘抢资源的必要性就小了,而且大家都忙,谁舍得花时间搞政治啊?有这点时间还不如多干活多出业绩多拿股票呢。
( [/ ]: ?$ h/ k) H 其实360有一个挺独特的现象:公司里有很多跟了周鸿祎十几年的老员工,而且是每次都跟着周鸿祎一起换公司,最早的一批从方正开始,到3721、雅虎一直跟到360,尽管公司已经上市,老员工们几乎都实现了财务自由,尽管周鸿祎不断被对手戴上暴君、流氓等各种头衔,被抹黑成一个最难伺候的老板,尽管这些老员工的级别不一定高,岗位也不一定重要,但是仍然还在忠心耿耿地跟着周鸿祎干,这是为什么?难道这些人都是傻子吗?反观百度,新老高层不断出走(上一批高管几乎一个不留),别说创业元老,连当年的第二拨、第三拨员工都已经所剩无几,又说明了什么呢?
% X' k" S1 e& }2 D 用脚投票,这就是过来人作出的选择。 最后说一句,大家可能觉得我有倾向性,这还用说吗?毕竟我离开百度到了360,这本身就是一个反复对比后的选择,没有比出优劣的话我脑袋发昏了来360啊?反之离开360去百度的人就少很多,而《去360还是留在百度?》这个标题本身就已经足够说明问题了,为什么不是《去百度还是留在360》呢?呵呵。 当然,没有绝对的优劣,适合我的不一定适合你。你要是选错了后悔了也别骂我。 附:为什么说《去360还是留在百度》是枪稿的典范之作? 理由: 1、刻意之作。 文章很长,洋洋洒洒5000多字,结构严谨,逻辑严密,显然是精心准备的刻意之作,而非正常人在网上随手写的帖子。 2、欲擒故纵。 文章讲了很多360内部的情况,有些是真的,有些是假的。真的部分,是为了增加文章的可信度,而假的部分,譬如说360监视员工邮件和聊天记录,譬如安全卫士上传用户隐私,才是写这篇文章的真正目的——打击竞争对手。半真半假是枪稿的最高境界,就像《鹿鼎记》里韦小宝总结的那样:说谎的最大诀窍,是要在细节上逼真,细节越逼真越能增加谎言部分的可信度。
! S% C1 b4 e9 X7 n2 d5 f) q 3、歪曲误导。 对一些众所周知的事实,如果还要睁着眼睛说瞎话,显然只会降低文章的可信度。最好的办法是承认事实,但是在解读时加以歪曲和误导,这才是高明的做法,也是这篇文章多次运用的手法。譬如:员工离职时老周经常找来谈话,这个事实没法否认,干脆就歪曲成是老周威胁员工。
4 X. r2 N, H0 k/ ? 4、降维攻击。 读过《三体》的都知道,最有杀伤力的攻击,不是同一个层面的战斗,而是主动把战争拉低一个维度。这篇文章出台的背景,显然是360从百度挖了很多人,并且还在加速,已经到了将给百度造成“溃坝效应”的严重地步。由于百度自身某些难以改变的缺陷,要想阻止这一趋势蔓延,光靠给员工涨工资已经很难办到,而且由于360在期权诱惑上占据了绝对优势,这么打的成本也实在太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像《三体》里面所说的那样,把面对面的决斗降维成黑夜里的偷袭,通过低成本的公关操作,把360描述成一个外界不可知的“黑域”,利用信息不对称来制造百度员工对360的恐惧感,以此降低百度员工争先恐后跳槽360的速度
) j; _2 d$ t! {1 n9 A6 `
& ^8 a1 D: f0 h( l3 }9 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