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分析方法之测时法
8 i! m+ g' G6 U% |4 l8 B& v
3 @" ^0 I/ V( e, L/ q! I- P测时法是一种比较传统的工作分析方法,常运用在生产型的组织中,测定工序作业时间内各项操作的正常工作消耗值,为制定工时定额提供依据。它是以工序或某一作业为对象,按照操作顺序进行实地观察、记录、测量和研究工时消耗的一种工作分析方法。
测时法的实施包括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包括四项准备:①根据测时目的选择测时对象。如果测时是为了制定定额,应当选择介乎先进和一般之间的工人为对象。如果测时是为了总结先进操作经验,应选择先进工人作为对象。如果测时是为了找出完不成定额的原因,则应选择完不成定额的工人为对象。
测时对象确定后,测定人员要将测时目的、意义和要求,向工人讲清楚,以便取得工人配合。②了解被测对象和加工作业方面的情况,如工种、技术等级、工龄、设备、工具、工作地布置、环境条件等。③根据实际操作步骤,将工序划分为操作工段或操作组。原则是基本时间和辅助时间、机动时间、机手并动时间和手工操作时间要分开。在划分操作的基础上,确定一个定时点,作为区分上下操作之间的界限,以保证每次观察记录的一致性和正确性。定时点应选择声音或视觉上容易识别的标志。④时间上的准备。测时最好在上班后一两个小时,待生产稳定后进行。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通常情况下是采取连续测时法,按操作顺序连续记录每次操作的起止时间。也可以采取反复测时法,或交替测时法。
第三阶段,整理和分析阶段。即对测时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从中得出有用的结论。具体工作如下:①根据测时记录计算出每一操作的延续时间。②检查核实全部测时记录,删去不正常的数值,求出正常条件下操作的延续时间。③计算有效观察次数,求出每一操作的平均延续时间。④计算稳定系数,检验每一操作平均延续时间的准确、可靠程度。稳定系数是测时数列中最大数值和最小数值之比。稳定系数越接近1,说明测时数列波动小,比较可靠;反之,说明数列波动性大,可靠性小。稳定系数超过规定的程度,就需要重新测定。标准的稳定系数是根据生产类型、操作时问和作业性质决定的。⑤根据每个操作的平均延续时间,计算出工序的作业时间,再经过工时评定,达到符合定额水平要求的,可作为制定作业时间定额依据的时间值。
" {4 D5 a# y; c. | 2 u" {4 f) `! W8 x3 K- l4 K)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