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培训效果的评价时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看受训人员对培训的反应和对培训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的评价方法。
(1)现场评估法:培训结束后,针对培训的内容、讲师授课技巧、课堂气氛、组织工作等进行现场答卷。这种评价方法是封闭式的结构化问卷,简单实用,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将本次培训的效果给出定性评价。但这种方法有时不能真实反映学员的学习效果。因为大家只是凭借现场学习的第一感受,给出自己的评价,尤其是现场气氛的影响或周围学员的干扰,会左右最终的评价结果。另外,这种评价方法一旦采用过多,会使学员的填写内容愈加流于形式,评价结果更加偏离客观真实的情况。对于培训时间较短、培训内容属普及性的或是讲解后能马上应用的培训,可以采取这种简便的方法。
(2)测试比较法:应用知识技能的测验评定培训成效。即在培训开始和结束时分别用难度相同的测试题对受训人员进行测试,把两次测试结果进行比较。如果受训人员在培训结束时的测试成绩比开始时的成绩高出很多,则表明经过培训确实提高了受训人员的知识、技能。但这一方法需要培训组织者、受训者和教师之间密切配合,还要选聘负责任和经验丰富的教师。否则,测试时受训人员互相抄袭,测试结果就没有意义了。对于应用类的岗位技能培训,比较适合这种方法。对于培训时间较长、培训内容知识性比较强、需理解和领会消化或要求受训人员必须掌握学习内容的技术类、管理类、计算机类的培训,直接进行结业测试。原则上可采取作业、开卷、学习总结等方式测试考核。有的也可实行闭卷考试,由培训主管部门组织考核,实行教考分离。
2、受训人员行为上的改变和工作绩效是否提高的评价方法。
(1)考察比较法:实地观察受训人员的工作实况,评价培训的成效。如根据实地观察发现,受过培训的职工在工作热诚、工作态度、责任心等方面确有明显改善,则可认定培训已发生效果。还可以比较受训人员和未受训人员的工作情况,以此比较结果对培训的成效作出评价。如果两者在同样的工作岗位上,在培训前工作成绩相差无几,而其中经过培训后的职工工作成绩明显好,表明培训具有成效。这种定性的评价方法需要培训部门以书面调查或面谈的形式,向受训人员的部门领导了解其工作上的表现。
(2)工作绩效评价法:培训结束后,每隔一段时间,如3—6个月,培训部门以书面调查或实地考察的形式,了解受训人员在工作上取得的成绩。如工作量有无增加、工作质量、工作效率有无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是否提高等,从中可确认培训有无成效。有的工作,还可以使用定量的工作绩效评价方法,如事故率、产品合格率、产量、销售量、成本、利润以及客户抱怨投诉的次数等指标,与培训前进行对照,从定量的角度衡量培训的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