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P1:用人单位的规范性 《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第11条规定:“用人单位委托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或职业中介机构招用人员,或者参加招聘洽谈会时,应当提供招用人员简章。并且,该简章必须得包括用人单位基本情况、招用人数、工作内容、招录条件、劳动报酬、福利待遇、社会保险等内容。” TIP2:用人单位的行业特性与实力背景 在招聘信息中,用人单位基本情况是常规的内容,也是用人单位吸引人才的主要内容之一。但是,求职者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朝阳行业并不等于朝阳企业;股东实力也不完全代表企业实力。在用人单位的自我描述中,求职者可以发现一些面试时进一步向单位询问的问题,如公司的业务发展是否完全依赖于与股东业务的关联?我们是否受制于行业中的上游企业?与同类型企业比较,我们的相对优势竞争力在哪里?这样以便加深对公司的了解。 TIP3:关注用人单位的发展阶段 一个企业对同一岗位人员的素质与能力要求会因不同的发展阶段而有所不同,如企业在成立的时候招聘与在规范管理期的招聘对业务人员与管理人员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因此求职者根据用人单位的发展阶段,再结合自己的知识、经验与能力,能有助于提高应聘的成功率。 TIP4:认真阅读“工作描述” 对所要应聘工作的认识不能只看岗位名称,而应该认真阅读“工作描述”,准确把握工作的内涵。主要看这些工作自己是否做过,或者自己是否有能力做好。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单位在用人上,追求表面的人才高消费,即入职要求很高。比如说一个国内企业,业务中并没有什么涉外工作,却对业务人员要求外语听说熟练。求职时应分清哪些要求是硬性的,哪些要求是软性的,甚至是不合理的。不要被高标准吓退,而错过了好工作。 TIP5:了解求职岗位的薪酬标准 在公开的招聘信息中,有些单位没有按国家政策要求明确标明岗位的劳动报酬,这就需要求职者自己对该岗位的市场价值与自身的价值有一个把握,可以给自己设立一个可比较的基本标准,以便在面试或薪酬谈判的时候为进一步了解做好心理准备。 TIP6:按要求投递简历 按用人单位的要求投递或发送简历,才能保证用人单位看到你的应聘简历。用人单位在采用公开招聘的情况下,每天收到的应聘简历会非常多。如果没有按要求(比如要求注明应聘岗位名称或编号、不要用附件的形式发送电子简历等)投递或发送简历,工作人员很有可能忽略,而求职者则可能错过了一个良好的职业机会。 超级关注 在研读招聘信息时一定要了解招聘主体与用人主体,基本上大部分招聘信息中招聘主体即用人主体。但是有些信息是猎头公司或职业中介服务公司为用人单位发布的,而猎头公司或职业中介服务公司并不是招聘的主体与用人主体,最终的决定权还是在单位本身。另外,还要注意劳务派遣形式的用工,也就是说为A公司工作,但是人是劳务派遣公司的。这意味着,虽然实际的工作管理要服从于A公司,但是未来的劳动关系属于劳务派遣公司,而A公司员工的薪酬、保险、福利等规定并不适用于这些被派遣的员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