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雇主调查显示,约90%的企业调高2010年的校园招聘规模,招聘的平均人数也较2009年调高超42%。此外,由于高校毕业生良好的可塑性,企业对校招人才的重视程度也日渐提升,数据显示,进行校园招聘的企业中约40%将大学毕业生列为企业未来经营骨干的主要来源。
面对毕业生的成绩单,有两种企业,一种是非常重视毕业生在校表现,以成绩单为选拔人才的重要参考依据;一种是完全忽视成绩单,以学生参加的课外活动为选拔参考。
成绩单是否应该作为校园招聘初筛的一个条件?个人以为成绩单作为初筛条件无可厚非,主要是这个初筛条件并不充分,比较成熟的做法,是将成绩与个人实际能力相结合。几乎所有500强企业均会在招聘初期会采用“考试”的方式,不仅对其所必须的专业知识进行考查,同时对应届毕业生的个性特征做一次全面的测评,以得出其与应聘岗位的匹配度,再对符合公司发展需求的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面试。经验表明,综合职场个性特征、基本工作能力的综合成绩,能够更快速、准确地反映被测者的工作技能、职业发展等个人基本素质。目前,欧美企业多选用招聘工具来完成对校招应聘者的初筛工作,目前包括“选才”平台在内的招聘服务也在被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接受。以ATA“选才”平台为例,其上集合了包括个性特征、基本能力、通用技能、岗位技能在内的丰富、专业、权威测评内容,帮助企业实现对人才的全面考查与快速选拔。 当今企业虽然崇尚“不拘一格降人才”,但并不意味着可以忽略选人之“格”。反而企业在招聘初始就应以更为科学的标准寻找真正符合岗位需求及战略发展的人才,而并不局限于在校成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