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5-8-3
- 注册时间
- 2009-5-15
- 威望
- 40
- 金钱
- 5619
- 贡献
- 2844
- 阅读权限
- 150
- 积分
- 8503
- 日志
- 0
- 记录
- 2
- 帖子
- 258
- 主题
- 14
- 精华
- 0
- 好友
- 11
   
签到天数: 125 天 [LV.7]常住居民III  - 注册时间
- 2009-5-15
- 最后登录
- 2015-8-3
- 积分
- 8503
- 精华
- 0
- 主题
- 14
- 帖子
- 258
|
公司情况简介:中型民企,时尚类,发展期、管理基础较差、人力资源管理较为传统。刚开始推行KPI。, o( {0 A1 a) @6 c3 B' M
7 Y" {+ T& V4 N! i0 c2 l
问题回顾:公司整个会议管理的机制尚未形成,会议的准备和重视程度差距很大,这一点通过几次跟进公司月例会,已经深深感觉到了。/ o' ]3 `$ ]5 r) S! F, Z! W. k
) O5 r* H: Y3 t3 w4 K. k9 j9月份建立了月例会制度并推进实施。3个月下来遭遇到了这样的尴尬。老板当初做这个事情还坚持纳入考核。
, Y0 l' R" O; Y9 O- M, z到今天,我在总结这个会议时,发现一个问题:相比而言,各部门提交的计划与总结的质量有提高,可是例会却开的一塌糊涂,一次比一次糟糕。多数部门只谈问题,不涉及解决方法,更别说经验总结了。(跟例会制度相差甚远啊,不管是流程还是这个会议控制)
4 `' ?+ |6 E) }* ^" ?! f8 V3 o- C个人初步判断,最大的问题可能就是:老板的信任问题。民企员工忠诚度不高,可能遭遇过业务泄密的问题,所以老板在月例会上似乎没定位为 业务分析会议,可能不想其他部门的更多参与和了解(其实月例会范围也很小的,15个一级部门的老大)。 但是,据我多方了解,公司也没有类似的会议,各高管定期撞碰。公司会议都是在紧急救火。
. c! s5 o: q7 i3 K6 {2 g4 F+ X( N7 N; a0 u, @# G' c! N5 D
还有,就是对月例会的定位问题。 难道不是落实年度目标和计划,改善绩效吗?不是提取重点工作和短期目标加强目标感吗?不是公司层面的一种协调沟通吗?" K \6 R6 M: `, Q3 r1 x' I- Q. o
1 Y" Z3 g% n. P% Z: \
/ v L+ {$ D# j: [% a3 ^
问题:请问,如何才能让老板重视月例会/季度会议的差异分析呢?其实我的理解这就是绩效沟通。。没有事后的差异分析,怎么能制定下一周期的目标和计划呢?; z" I( u8 d5 P
$ E9 `* o C: }% b# f; K6 v0 Q$ S( J- ^# _
. z% a' r9 b" z9 ~* b
( i5 {$ G2 c1 U$ M3 {file:///C:/DOCUME%7E1/JIANGH%7E1/LOCALS%7E1/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2.gif7 f: N$ B P% p5 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