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2-12-19
- 注册时间
- 2010-8-26
- 威望
- 152
- 金钱
- 3468
- 贡献
- 951
- 阅读权限
- 70
- 积分
- 4571
- 日志
- 12
- 记录
- 5
- 帖子
- 438
- 主题
- 60
- 精华
- 3
- 好友
- 53
签到天数: 47 天 [LV.5]常住居民I - 注册时间
- 2010-8-26
- 最后登录
- 2012-12-19
- 积分
- 4571
- 精华
- 3
- 主题
- 60
- 帖子
- 438
|
本文版权属 陈子成所有
转载请注明: 中人网论坛- 陈子成-( 链接地址:http://community.chinahrd.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57295)
我们很多人都了解在50多年前,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农民开展了一场轰动全国的劳动体制改革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下子改变了这个贫穷落后小山村的农民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现状,大大的提高了劳动者的积极性,从而一举改变了整个中国农村的面貌。这个案例在我们历史书中有大篇幅的记载,今天,我想给出我的观点是:“联产承包责任制”在企业中也完全可以推行!
6 U7 G4 i T$ _. D/ ~$ X& W% g& B6 R; U' k% v1 ]
我们几乎所有的企业在经营过程,都在不断的解决一个问题,就是投入和产出的问题。这关乎企业经营和运作的生死命脉。为了控制成本很多公司列出了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和流程。然而,很多企业却无法解决控制产出的部分,因为,无法控制人的行为。我们做得优秀一些的企业,通过工业工程的手段比较科学的做出了一些任务目标,进行目标管理。但是,还有很多人为、主观的因素我们是无法控制和管理的。就像有位管理大师说的好:“你可以花钱买一个人到公司来上班,但是你却很难买到他的心!”,确实,一个用心工作和不用心工作的人的产出是有很大的差别的。
4 n3 z3 {1 Y- D5 s( I
, l6 I/ `# }/ l. B小岗村的情形就告诉我们,改革前后,同样那么多土地,同样那么多劳力,但是结果完全不同。同样,对公司的管理,同样那么多资源,我们有没有方法可以让产出更多一些呢。我想这个“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做法很值得借鉴。. s4 O, K& r! O2 @1 |$ e
% F* n0 d& y( P; w {2 ^- n$ h我们看到很多公司将“员工效益”一项列为企业重要的经营数据来参考,他们会计算出每个员工的产值、成本,单位工时成本和单位工时产出等,把这些数据作为企业管理决策重要的依据。因此,他们尝试着将各个部门分出去,各自是一个小集体,在自己的业务范围内自负盈亏,赚了更多的钱了,部门获得更多的报酬,如果是经营不善,就会少拿薪水。而且,每个部门之间的业务往来有如买卖关系,存在收取报酬的过程。比如,业务部门拿到的单就会“出售”给生产部门,生产部门会将物料需求的单“出售”给采购或物流部门。这样就连接了各部门之间的物流、现金流包括人流等活动。形成了一个小小的链条。就像农民生产的粮食可以卖了,然后去买衣服和鞋子,卖衣服和鞋子的人可以拿钱去买粮食一样,就这样形成了一个整体。+ x' }, U* t4 {+ E4 H8 H' B
/ N! Z$ Y1 u# P
当然,以上的模式在国内也只是在部分企业中有实施,能否通行还需时日验证,仅供大家参考,也欢迎讨论、发言。
1 f2 h' y% t5 \" W- s |
-
总评分: 金钱 + 18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