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3-9-16
- 注册时间
- 2010-4-15
- 威望
- 4
- 金钱
- 6132
- 贡献
- 1573
- 阅读权限
- 90
- 积分
- 7709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610
- 主题
- 33
- 精华
- 0
- 好友
- 23
     
- 注册时间
- 2010-4-15
- 最后登录
- 2013-9-16
- 积分
- 7709
- 精华
- 0
- 主题
- 33
- 帖子
- 610
|
回复 3楼 learningsean 的帖子% @5 `0 z4 @( ^9 V* C. t, E) K
- v& U; q* W1 {# o
7 y- e% ^+ v- G' q, b 信度指的是測驗的穩定性,因此不論從再測信度、複本信度、折半信度乃至Cronbach's alpha都是在回答這個問題。從上述幾個信度的發展過程來看,你可以發現,好像幫助了大家在減輕了研究上的工作,研究者可以用一份問卷就回答信度高不高這個問題。 回到Cronbach's alpha什麼會有再測信度的意含呢?我這樣解釋,一個構念的量測需要很多的指標/題項(indicator),若在一次的測驗中,把每個item(或是分成幾群)都當作同一個測驗的複本,讓很多的受試者回答這些題項,然後計算這些題項的相關性,這樣像不像進行再測或是複本測驗?當然你也可以把其中的某幾題當作一群,剩下的題目當作另一群,然後計算兩群的相關,這也是折半信度的想法(折半信度是將試題分成兩半),若我沒記錯,Cronbach's alpha其實就是以上所有分群的組合所計算出來的信度平均值,所以Cronbach's alpha是為大家最常使用的信度計算方式。方便、好用、節省成本,基本上是Cronbach's alpha的優勢。
- t# K" Y& Y0 m) ] 基本上我認為再測或是複本信度都是好方法,端看研究者的研究環境與議題是否能夠執行,就如上篇所言,多一份證據總是好事。以上是我在念測量理論時理解不同信度間關係時的想法,還希望Kenny與大家幫忙指正。 Q, a+ I/ D, l: 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