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查看: 339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家具设计白皮书(转)

[复制链接]

37

主题

14

听众

5694

积分

贡士

伟亚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注册时间
2010-7-18
最后登录
2016-5-16
积分
5694
精华
0
主题
37
帖子
30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9-20 20:36:0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中国家具设计白皮书(转)' G9 y+ ~% \. z5 A6 }  b
来源:中国家具协会       作者:     中国家具协会
* A0 d$ W/ W$ n* t& A7 U
7 h+ j, o. ]  |        家具是生活用品,同时也是一种文化。家具设计更是文化的表现。一个国家、地区、民族的家具发展水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社会、政治、经济、技术、艺术、生活等文化特征和发展水平。
8 S2 G  [! X8 M; t8 T- u. f1 [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家具呈现以不同的意义。当代的家具已经不再仅是一种手工艺制品和简单的生活用品,它还更多地表现出工业产品、艺术作品、环境陈设的意义。家具设计也不再仅是师徒手艺的传递,而是作为一种设计艺术现象在加以传承和发展。家具设计是设计师基于自己对社会、人性的认识,从社会、家具生产者、家具使用者的角度出发,制订满足和解决家具在制造、使用、欣赏等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要求和问题的计划。& Y1 |- l; S1 g# e
        五千年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的中国文化。在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体系中,家具作为与人们生活形态息息相关的文化要素,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作为世界家具发展史上被誉为“巅峰”之一的“明式家具”的诞生地,现在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家具生产大国,但不是世界家具生产强国,无论是在生产技术水平还是在设计水平层面上,都还存在较大的差距。现在中国家具参与世界经济贸易受到广泛关注,但中国家具的出口还仅仅是简单意义上的商品输出,其文化传播的价值远远没有体现。世界家具市场本应是世界家具文化乃至世界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集中展现,是世界上各具特色的家具艺术的和谐演绎。中国有权利也有义务成为世界家具文化发展的参与者。
4 b* v1 u3 z, X        回首历史,中国家具曾经引以为豪。反思当代,我们倍觉任重而道远。展望未来,我们相信中国家具将再现新的辉煌。
$ g' I+ ?* O' n- [0 I1  历史篇
) Z/ Z3 a  a! R. e5 o( R' r+ V  中国家具历史发展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映照。中国历代家具承载着中国社会的荣辱兴衰,中国文化的起起落落,中国百姓生活的苦辣酸甜。家具本身就是一部历史。
5 ?6 A  e6 b8 u2 e6 I6 X4 U1.1  曾经的辉煌
" U$ i$ @2 l- _! a2 R        翻开中国家具文化历史,我们发现了我们曾经有过的辉煌。这种辉煌不仅不亚于其他文化形态,也不亚于世界任何国家的家具文化。' n2 \" T$ N& c/ P! y  m8 K! r
1.1.1  悠久的造物传统
. S/ N2 i: a* ]: z        依托世界文明古国的骄傲,我们可以追溯中国社会悠久的造物文化。精美绝伦的石器、青铜器、陶器、木器等皆历历在目。它们承载着中国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演绎着中国特有的释、儒、道精神,于自然展示自己,于自己展示自然,天人合一。2 ]% M! `; d* y3 F4 v9 q1 F
1.1.2  明、清家具的国际地位
/ I1 z* y2 ?* k3 N        明、清家具作为中国明、清朝时期造物艺术的典型代表,彰显着无尽的辉煌。举世闻名的中国明式家具,以其造型简炼、形制合理、选材优良、结构严谨、制作工艺精湛、装饰得体的风格表现,凭借娴静、高尚、崇尚自然、富于哲理的精神境界,被誉为中国家具发展史上的“颠峰之作”,更是受到全世界人们的推崇。后世的家具设计师包括许多国际家具设计大师,都对中国的明式家具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们甚至在明式家具中寻找未来世界家具设计的方向。早期的清式家具继承了明式家具的优良传统,同时推崇奢华的生活情趣,同样演绎了中国传统家具的精彩乐章。晚期的清式家具由于过分追求表象的华丽,渐渐堕入形式主义的“泥潭”。但其典型的风格特征,也给予我们诸多启示。中国明、清家具在世界家具史上确立了它应有的地位,这一点已成为世界共识。; `' m0 Q0 U) Y" i
1.2  长期的失落5 [# l* H) g# L6 L7 z
        自清朝晚期一直延续到上世纪初,由于不曾涌现具有鲜明风格特征的家具类型,这数十年也被很多人称为是中国家具历史的“断代史”。其实,在这数十年间,中国家具也发生过极大的变异甚至是根本的颠覆。虽然传统家具在民间得到了继续发展,虽然由于外来家具文化的传播产生了“海派家具”,但都没能延续中国家具曾经辉煌的历史,而是以传统家具的没落和消褪、现代家具的贫乏和幼稚为结局。中国家具处于极度的失落之中。, F1 G, n9 G& B! ~
1.2.1  碰撞中的劣势与传播) g* j$ W; P8 H9 ^
        自“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国社会经历了较长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历史时期。中国家具发展史上也经历了与外国家具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一方面,由于社会的腐败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中国传统家具江河日下。另一方面,西方家具文化强势进入中国。此涨彼消的格局注定了中国传统家具的颓废。这既是一种迫不得已,因为中国传统家具失去了发展赖以存在的强大的经济支撑和社会保障,也是一种历史必然,因为与当时的西方家具相比,中国家具也确实存在明显的技术劣势。5 q0 p9 _6 U. W7 [" v5 t8 w- o8 z0 J
        历史上中国家具文化与世界家具文化的碰撞,并不是以中国传统家具的失败而告终,相反,中国家具也同样影响世界。唐宋不提,就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屈辱地接受外来侵略者掠夺的同时,中国传统家具实质上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者,恐怕这是掠夺者始料未及的。西方学者对中国传统家具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法国、德国,都出现了中国传统家具的专著。正是由于他们的传播,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北欧学派的现代设计运动中都出现了中国传统家具的“影子”,也产生了世界家具发展史上的“中国主义”。
- C7 w* G5 C! I& f1.2.2  交融中的吸纳与自我保护& ^5 g% q' X" ?; A- i0 g
  在中西家具文化的碰撞中,西方家具文化对中国家具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当时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上海地区为主,逐渐形成了一种将中国传统家具与西方家具艺术相结合,中西交融,“洋为中用”的双重特色的新型家具——“海派家具”。它以一种另类的手法在续写着中国传统家具的发展。
/ w% @! r. z& o4 Y  海派家具一方面表现出了对外来家具文化极大的包容性,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了对中国传统家具文化的传承性,同时凝聚了当时主要民间家具技艺的精华,历史性地展现了中国家具在其所处的特殊历史时期的风貌。海派家具是中国家具发展历史滚滚洪流中的一朵奇丽的浪花,它第一次系统完整地实现了中西家具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在引入西方传统家具文化和国际现代家具文化的同时,也实现了中国传统家具文化的改良与发展。这个在中国家具发展历史中常常被人忽视或遗忘的片段,在中国家具文化研究中确实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甚至对中国当代和未来的家具发展都有着巨大的影响。
# s# b* U( [, h9 O3 _7 m; a" ?1.3  迟来的觉醒
1 v& J  F: p2 t# O6 p3 \0 i! [4 x  y        到上世纪八十年代,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还处于较为落后的水平。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人们对于富裕生活的欲望才被真正唤醒,也提供了实现这种欲望的机遇。家具作为衡量人们日常生活水平高低的标志之一,重新受到了应有的重视。& U) u$ u, w  E" J
1.3.1  百废待兴的机遇, z" l' L& x1 c- b* O
        在对西方社会充足富有的了解中,人们再也不能忍受对家具的“计划供应”,在惊愕于世界现代设计成果的同时,再也不满足于几十年来家具的“三十六条腿”。于是,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一场声势浩大的“家具制造运动”率先在中国南部省份的广东开展起来。由于步入家具产业的“门槛”相对较低,也由于当时的中国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更由于社会对家具产品的极大需求而带来的丰厚利润,中国现代家具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Q' }- Z, a" x- Z4 X5 T
1.3.2  茫然的适从
# b+ e* y4 M' F7 K4 h1 o        随着外来资金和外来技术的引入,外来设计是不可避免的。本土设计在经历了几十年的荒废之后也跃跃欲试。但长期处于“饥饿”状态的市场以及“失语”状态下的公众审美情趣对这些同样照单全收,甚至毫无推辞。本来忐忑不安的设计变成了顺理成章,世界各种设计流派在这里尽情演绎。现代家具产业的创业者们甚至在庆幸:即使没有设计,市场依然存在。% ~! y- w; ?$ b" C
        在一部分人这样轻松地茫然适从的同时,有很大一部分理性的人却在疑虑和担忧:这种局面还能持续多久?接下来的又应该是怎样的格局?! s) i8 ~6 U$ W, s! c
        随着市场的逐渐饱和以及消费者心态的逐渐理性,家具市场果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产品设计的巨大张力开始发挥作用,由市场主导的优胜劣汰残酷显现。中国家具产业步入了真正的茫然:路该如何走?
6 n& h1 u1 z7 A* O! v( Q2  当代篇
. @1 ~. ]" X  y/ h: Q  - |* e7 Y  |! C! g1 O3 u* _, H
        2005年是一个值得记住的时间,这年中国家具工业实现产值3400万元(425亿美元),产品出口137亿美元,中国真正成为世界家具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同时,中国家具也开始遭遇“反倾销”、“特别保护”等国际贸易壁垒的阻拦以及家具设计知识产权保护的并不很公正的鄙视。这些有相当因素缘起中国当代的家具设计。
: u* J! l4 q7 V- m6 t. }$ m2.1  被动的适应
( ~2 X  p9 {* N; P/ b        几十年的发展,当代中国家具设计基本适应了中国当代的家具产业,但这种适应是被动的,它在被动地应付着产业的扩张,也在无力地适应着市场的盲从。
# O5 b- m$ r+ h- F& p7 o" F2.1.1  应付产业的急剧扩张
+ j  Y% t6 {+ g$ K" g' F6 X; ~8 J9 y        随着产业的急剧扩张,家具企业普遍面临着设计力量不足的问题。但他们分别采取了自主研发和委托设计的方式进行产品研发,以国际化的视野,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基本解决了设计资源数量不足的矛盾。为了适应家具市场日益提高的设计素质要求,企业采取了自主培养设计师、引进高校设计专业毕业生、高薪聘请社会设计师甚至是国外设计师的方法,基本满足了不同层次消费者对设计的需要。但这些很多都是在应付。因为设计缺少对市场的引导和掌控,企业不能根据自身的发展战略完全实现合适的长期、中期和短期产品策略和构建适合企业自身的设计师团队,不能拥有稳定的社会设计资源。
: j. ~" k% y; z4 s- Q$ `7 r2.1.2  适应市场的感性和无序% d4 R$ l& h4 W
  我们发现:绝大多数家具企业的产品研发工作都在围绕着适应市场变化、应酬大型龙头企业不断发起的产品更新换代运动、国际领域流行的时髦、需要不断推陈出新的展会和消费者瞬间变化的消费需求在进行。我们甚至形容自己在疲于奔命,对市场的预测能力相对缺乏。广大中、小家具企业更是如此。产品的“日新月异”成为设计创新的表象和假象,被掩盖的是设计能力的严重不足、设计被动适应市场的真实。
# _5 H# |: n& _$ ^4 y" W2.2  模仿中发展
2 e: k1 ]  e0 Z7 k2 t        中国现代家具产业体系刚刚建立,就面临着世界家具产业格局的调整和世界家具制造技术的飞速发展。这将年轻的中国现代家具设计推到了变幻莫测的世界设计潮流的风口浪尖。  F' J7 ?! G: j2 q$ V. P
2.2.1  国际背景的驱使
: Y9 ?. ~; |/ l& a        上世纪末,世界家具产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变化,促成了国际家具产业重组,家具制造业由发达国家和地区向发展中国家大转移;家具资本流动、原辅材料供应、家具产品设计和研发活动、家具产品订制以及家具产品供应的全球化,促进了家具业国际合作和贸易的发展,家具产业真正显现出了全球化的趋势;新材料和新结构不断涌现,数字技术逐渐占据家具制造技术的主导地位,由大批量生产向小批量、多品种生产的转化,精良生产、大规模定制、标准化生产、绿色清洁生产等工艺技术的革新,家具制造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这些造就了现代家具设计新的历史背景,也无疑为现代家具设计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年轻的中国现代家具设计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 k4 B% Y8 V( j0 S        在这种国际背景下,借鉴和模仿成为了中国家具设计的主要对策。' p+ J! I4 H$ a$ m+ U
2.2.2  技术劣势下的“拿来主义”
' l* O, p1 z2 t. w        不可否认,中国当代家具设计存在着严重的模仿甚至抄袭现象。但这不是中国家具产业的“专利”。6 E1 `' R/ i9 ]( z( v$ p! \
        世界社会发展进程中,对别国社会政治、经济体制的借鉴与模仿屡见不鲜。世界科学技术发展进程中,引进与消化也成为技术进步的主要手段。因此,对于设计的借鉴作为设计的启发原本无可厚非。% i  l. \& s! ^6 B9 W; {+ K
        我们承认在设计理念、设计管理和设计技术上所存在的差距,我们也承认中国当代家具设计存在着在技术劣势的无奈下所采取的“拿来主义”,但为此我们也付出了高昂和沉重的代价。不可否认,一些急功近利的企业采取了抄袭的手段,但这决不是中国当代家具设计的主流。1 \  Q: J/ ]$ v9 T
        同时,我们也需要看到一个事实:世界经济一体化必然导致世界范围内生活形态的接近和大众审美的趋同,进而导致家具设计表现方式的相似甚至雷同。在这种现象的背后,不约而同的设计趋向在所难免。
* A4 ]4 b' F. I7 l6 y1 a; B2.3  探索中前进# I8 h2 s7 K4 T0 J: h/ N
        中国当代家具设计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同时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国当代文化的进步,为中国当代家具设计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在艰难的探索中,我们以确立弘扬传统和顺应世界潮流的设计理念为突破口,以激励和培养中国本土家具设计师为切入点,提供教育、继续教育、展览会、设计竞赛等各种平台,以赞许和宽容的心态来对待当代设计。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当代家具设计取得了可喜的进步。' n# y" p/ Y2 e! v4 K
2.3.1  沉默的历史焕发青春
; ~1 h( ^9 u9 @3 p        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中国传统家具的崇高成就,为中国当代家具设计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我们深知“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道理,我们有矢志弘扬中国传统家具的信念。于是,继承传统家具设计思想的精髓、用现代审美观念来认识家具意义、与现代生活和现代科学技术相融洽的“新中式家具”设计运动在业内广泛开展,受到了广大设计师和消费者的好评,并赢得了广泛的国际市场。
9 l! H  L2 Q5 p* y8 {- ]2.3.2  国际化风格的中国演绎
8 K8 O* Q$ `9 I* f0 V3 D, U7 c* g        当代家具设计的主流风格是融合了现代设计各个设计风格流派的、倾诉着设计师对设计的自我理解、适合国际范围内消费者公众审美情趣的国际化设计风格。我们认识到了中国消费者对于国际化设计风格的态度,熟悉了中国消费者的生活形态,扎根于中华文化深沃的土壤里,逐渐认识了国际化风格在中国的表现特征,设计出了受中国消费者欢迎的家具产品。中国家具产品内销呈持续上升的趋势,一方面说明中国市场购买力的提高,但更多的是证实了我们设计出了适合中国消费者的产品。
4 k# L' V/ A" I/ P2.3.3  逐步与国际接轨的中国家具设计# B% c( i1 U1 E+ Y0 \
        经过二十年的磨砺,我们认识到了我们与设计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广泛扩大与国际家具设计的交流,学习先进国家家具产品设计模式,虚心学习国外企业产品开发的经验,逐步形成了与国际接轨的中国家具设计体系。中国设计开始走向世界。
6 z8 G8 [- a& f# `( h7 L3  反思篇
$ G0 S% c$ p. z+ @' c  B& e9 r  K( A  `" Y$ a$ a
  “落后就要挨打”。我们认识到了与世界家具设计和生产强国之间的差距,同时我们有信心在世界家具设计和生产中占据一席之地。回想我们走过的艰难历程,我们需要进行冷静地反思:我们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根源在哪?如何应对?怎样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家具设计之路?2 ]: [) k# p* K) S% L/ {; I
3.1  对设计意义的理解5 \& v. o% Q# k* v7 |
  就设计而言,对于设计意义的理解凌驾于一切设计活动之上。. S: ]; A% k& I& @: c! `! }6 L# {/ {
3.1.1  设计不仅只“设计”; Y& F- M, z" \; N+ u8 I4 s" u
是否可以这样认识:设计是一种“规划”,设计是规划社会和文化的一种行为。设计是一种有针对性的活动,设计的目的是设计的第一要素。设计既是一种关于情感的感性活动,又是一种具有条理和规律可循的理性活动。设计不仅仅指单个人的个体行为,而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是文化活动。$ P  ]" k" |- S$ j$ J
        根据对“设计”的认识,我们这样去理解家具设计:家具设计是设计师基于自己对社会、人性的认识,从社会、家具生产者、家具使用者的角度出发,制订满足和解决家具在制造、使用、欣赏等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要求和问题的计划。4 _& J" d# R' b9 v" x' j( }
        相对于见异思迁、单纯地就事论事、形式高于一切、为了具体的利润指标而不惜牺牲设计质量、片面强调设计者的个性而置广大消费者的利益于不顾等的设计状况而言,我们自愧于对设计认识的浅薄。$ F! Z" y; D2 i6 [
3.1.2  设计的核心在于创新0 R  |8 N9 y! V2 ~; f
        设计是一种构思或规划,是一种创造,旨在创造人类以前所没有的和现在或今后所需要的。如果设计的结果是曾经已有的,这就是复制,不管这种复制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很明显,复制是一种重复性的劳动,其意义仅仅是关于设计的传播与推广,其价值便大打折扣。
4 D  ^0 l& p" F: v0 a        没有创新的设计不具有价值,因为从设计的意义上说,没有创新的设计不能算是“设计”。家具设计与其它类型的设计一样,其真正的意义在于创新。
" y* x. ]8 i1 H. u; y" s& f        从上世纪末开始,中国家具业界以各种方式鼓励中国家具的原创设计,其间也涌现了不少优秀设计作品,但相对于庞大的家具产业和立志于世界家具产业的中国家具设计而言,难免势单力薄甚至于沧海一粟。
( ^5 w8 a5 n9 V. ?3 w$ N        创新需要付出,需要付出设计师不懈的努力,需要付出巨大的经济代价,有时需要冒着巨大的企业风险;创新需要意识,需要良好的知识产权意识,需要客观的设计投入意识,需要长远利益的意识。而这些正是我们难以甚至是不愿意付出的。3 h8 u1 Z4 O1 ^1 O
3.1.3  设计的附加值  w/ Y2 A5 k+ }% T9 g4 X
        通过设计使得产品具有了超出产品本身的意义。说到底,设计的附加价值就是设计师对消费者予以尊重的后果,以及设计师运用知识使设计所具有的创新价值。2 r: [6 X- k, N" b2 L% a
  家具设计的附加值是在家具产品基本价值基础上额外加上的有意义的价值。如名牌产品、特殊材料制成品、知识密集性产品、高科技产品、特殊象征意义的产品、优秀设计、名人设计、具有鲜明历史、文化特征的设计等。' V; s$ o2 N- l& n- M& w
  家具产品的附加价值在家具产品价值中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世界各大企业、著名设计集团、家具设计师为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而投入了大量的劳动。1 O! K2 q) }# J
  无须讳言,设计的附加值是社会对设计意义共同认可的结果。因此,我们难免有对社会设计文化贫乏的抱怨,有对业主设计投入意识和对设计价值认识缺乏的抱怨。但这些都只是暂时的,关键在于设计自身。
# w' G( ?$ g' b3.2  崇高的理想与浮躁的心态9 x% }0 w; |5 |% N) `* j  ?
  中国家具人心中都有一个美好的愿望。愿望与现实之间总是存在差距。我们不能指望一夜之间缩短和世界家具强国之间的差距,我们需要积累;我们需要卧薪尝胆,从长计议,从建立设计的长效机制做起。
9 [0 C! f  z" I( E3.2.1  设计需要积累3 n6 p- c7 `& t) X0 u  C: F
        对于企业而言,设计是企业文化的综合积累。对于设计师个人而言,设计是素质、知识与经验的综合积累。( e% D8 L3 P( P& x9 u
        上世纪二十年代的中国就已经出现了现代家具设计的案例,但由于各种原因,现代家具设计在中国的发展速度非常缓慢,甚至一度出现停滞。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和八十年代初期,由于中国现代家具产业的出现,才逐渐重新被恢复和发展。到现在为止,我们甚至还未完整的家具设计理论体系。虽然在世界现代设计潮流的影响下,中国也出现了各种风格流派的设计作品,但基本可以归结为是形式上的学习,而缺乏深刻的思想内涵;虽然我们设计出了市场上琳琅满目的产品,但我们缺乏对市场的规律性的了解和把握,对市场的引导缺乏必要的基础;虽然具有了人数众多的设计队伍,但整体设计水平还较低;虽然有了规模可观的家具设计教育体系,但我们仍处于家具设计教育的探索阶段。  b+ Y  [* g5 o( L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世界先进设计国家的家具设计水平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长期历史积累的结果。因此,中国家具设计需要积累,甚至需要几代人的努力。
% ~  L& B4 [, v) p3 a; `3 {( u3.2.2  设计的长效机制1 |2 R& w$ ]! g* ]  c
        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家具设计师的经济地位还处于相对低下的水平。到目前为止,中国家具设计师尚无被视为社会地位的技术职称。许多家具企业对设计师的态度是竭泽而渔后置之不理甚至扫地出门。
4 f5 }/ _0 w& _3 f9 j- `2 M  {        广大的家具企业在确立企业发展战略的同时,忽视了企业设计战略的制定,他们奉行的是“车到山前必有路”、“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的策略。许多企业尚未建立新产品研发机制,对设计的投入不足,世界先进家具企业对新产品研发的投入占总利润的25%以上,于此我们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7 M6 p+ ~/ k# {        中国家具设计的持续发展需要有长效的设计机制作为保证,任何急功近利、揠苗助长的行为对中国家具设计水平的提高都是极为不利的。1 c9 U9 m0 _# e+ Q* U0 C8 O5 n
        长效设计机制的建立包括社会对设计和设计师态度的转变、设计师自我成长、设计教育体制的建立等几个方面。我们呼吁并创造条件让全社会尤其是家具企业尊重设计,尊重设计师以及设计师的劳动,通过提高设计师的劳动报酬来提高广大设计师的积极性;我们呼吁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为广大的家具设计师提供必要的技术平台;我们号召设计师通过对自我的设计来提高设计素质;我们号召家具设计教育机构改革旧的教育机制,尽快与国际设计教育接轨,提高广大家具设计专业学生的水平。4 a, U4 I7 x* N* N! Y
3.3  感性和理性之间的失衡( y3 {& ]7 I+ m" h' d& B4 S# |
  我们处在一个发展的时代,巨大的市场需求让我们心潮澎湃;我们处于一个动荡的时代,任何设计都可能会找到它应有的市场;我们处于一个觉醒的时代,与先进国家之间的差距令我们如坐针毡。于是,我们可能会埋头拉车而顾不及看路,可能会浮躁冲动甚至丧失理性。
$ Y. ~5 v8 {" S# F8 Y% i3.3.1  永恒的经典" h* |7 D# X+ {! {' |
  熟悉被誉为世界家具“三大展”的人们会看到这样一种事实:成为世界潮流的家具产品经历了“概念发布”、“市场探索”、 “广泛而相对持久的市场占领”等几个基本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对家具从设计思想、设计概念到使用功能、价格等进行全方位的检验,家具企业从制造技术到产品细节进行仔细的斟酌,设计师对设计的各个环节、表现方法进行反复推敲,作品遂成为经典。因此,经典的背后是时间的磨砺,是从容的修改,是不断的坚持。9 g$ W$ w) o1 |9 @1 v
  铸造经典所表现出来的是相对延续的设计策略和设计表现,经典的成长过程是一个相对较长的循序渐进的变化过程,决不是昙花一现后的销声匿迹。因此,经典表现出来的是时间的考验,是不懈的生命力,当然还有丰厚的市场回报。
" ]& |0 Q- d! v# m; c+ t  对经典的追求,不仅可以得到优良的产品,同时从长远的利益看,还有利于节约设计成本。“挖井理论”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 z8 z# F9 s" V% H$ j( i0 G" P  无论从形成过程看还是从作用过程看,经典都是一种永恒。对经典的追求,不仅可以成就一个设计师,而且可以成就一个企业乃至成就一个国家。因此,对经典的追求是一种理性思维的结果。
' @  u: {+ m' l) ?5 n3.3.2  瞬间的时尚
+ U% T% b- J& w8 `' C  目睹中国家具发展的人们也看到一个事实:中国的家具市场新产品层出不穷。我们似乎在讲述一个道理:市场瞬息万变,时尚在不断产生。
! r& W5 l7 f1 A# p) l% s" Q+ q  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在这个五彩缤纷的“万花筒”里,是企业应付新产品研发频率的疲于奔命,是企业频繁淘汰本可能具有发展潜力的产品所付出沉重代价;在这个“万花筒”的背后,是设计师被迫展现尚未成熟的设计的一种尴尬,是设计师取得领悟之后无法实现领悟的一种遗憾,甚至是由于尝试设计探索而造成的自我毁灭。9 h- y! ^2 x* e$ \
  这是包括市场、受众、企业和设计师在内的感性的“时尚”。正是由于这种对瞬间时尚的追求,导致了我们理性的丧失。继之而来的是企业设计投入的损失,设计师的无所适从。8 R) ~8 ]7 J4 V9 i! X1 f1 O! a
  从长远的观点看,市场终究会归于理性,而且中国理性的市场已初现端倪,浮躁终究会被理性所替代。- I/ Z5 @! N' P+ \
  我们有理由期待一个经典与时尚并举、感性与理性共存的时代。
. `" `7 N2 ^" N6 V9 \% W  & \" Q1 f; G% Y4 `9 H$ M' P* T0 m
4 展望篇3 d1 }& U8 p0 D0 D2 L+ {
  
# N& J8 Y; j) ?5 K5 T. r0 f7 t        悠久的历史、良好的机遇、初具规模的实力为我们搭建了具有巨大空间的舞台,我们相信,在未来的时间里,中国家具、中国家具设计将为中国为世界奉献一场精彩的演出。
( }8 G) o# p$ |+ E4.1  理论为先导的设计
, \% a  O6 H: t. c( G% |/ V        我们不能否认设计理论对于设计实践的指导意义,因为我们曾经为缺乏设计理论的指导而做出了巨大的付出。我们倡导国际化风格体系中的“中国主义”,我们将逐步实现从人本主义到自然主义的过渡。* g  A" b7 l( @3 l8 _0 Z! X1 X
4.1.1  国际化风格的地位( m6 {: C. @  U& B$ L, M4 ]/ r; y6 O
  中国社会正处于急剧的国际化进程中,世界经济一体化、世界文化一体化的现象不容忽视。中国家具产业已经属于世界,中国家具设计同样应该属于世界。5 s3 M; A6 s- I
  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势,认同世界设计文化的差异性,适应国际市场的家具文化与家具消费理念,探讨具有国际化特征的家具设计,是未来中国家具设计的重要课题。5 X$ d8 q. @6 m! x3 U5 [& N9 ~
  我们将紧盯国际设计潮流,面向国际化市场,逐步成为国际设计的重要力量。5 m4 w- ?% A, `4 c+ N
4.1.2  畅想“中国主义”0 V9 l$ W% M3 J
        我们坚信“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真理。我们将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中国传统家具文化,继续扩大中国传统家具文化在世界的影响。我们将充分展现中国现代文化特色,让世界了解中国。我们将充分发挥中国家具业既有的整体实力,努力形成自己的特色并进而影响世界,在世界现代家具设计舞台上拥有自己应有的地位。
) c0 t7 m, B# m# }, Z        我们倡导继续深入开展“新中式”家具设计风格的探索,充分理解其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即中国传统家具文化的现代演绎与基于中国现代社会文化情状的中国现代家具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并重。+ E1 @$ `/ \/ Q1 L8 s, J4 G( d
4.1.3  人本主义的过渡
; Q( B3 y, g8 g  我们尊重中国社会“发展中国家”的历史现状,借鉴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肯定并坚持功能主义设计思想在中国当代家具设计思想中的主导地位,实现人本主义在家具设计中的完美演绎,同时关注适度消费和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思想。在最短的时间内吸收和消化世界发达国家的设计历史和相关经验,努力缩短中国当代设计与世界先进设计国家的差距,完成中国现代家具文化发展历程中的时空跨越。
1 b# J3 T% D$ F, s2 k" X4.1.4  自然主义的归属! h3 l  q) G. |* t- ^* Z) B
        我们充分认识到中国社会发展和中国家具产业发展面临的各种危机,倡导生态设计思想,建设生态设计文化。通过家具设计和家具产品正确引导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形态,积极开展绿色生态家具设计的相关设计理论和技术的研究。
4 r5 ~. M- p4 W, w' e* U4.2  变被动为主动
. s  D9 _, j* X& o' P/ l7 y, ?  通过对设计的正确认识,建立良性的、长效的家具设计机制,中国家具设计将逐渐摆脱被动的地位,成为中国家具发展的主导力量。) n0 @# C0 C: C6 q, }& W
4.2.1  设计为主导
1 [3 u; F  |' b- g' @        随着社会对设计的重视,人们将形成设计就是生产力的共识,尊重设计将成为一种社会风尚。企业在加大设计投入的同时,加强设计管理,强调设计在企业发展中的主导地位。设计将成为衡量产品价值的主要因素。# z7 W! ?  [$ z
4.2.2  实现设计的价值5 A) ~7 [1 K3 Y' H3 e
        人们将无法容忍没有设计的产品,无法容忍设计低劣的产品。设计的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并重,现实价值和附加值共存,一起构成设计的价值体系。在设计价值实现的同时,将会是社会审美意识的提升,企业设计意识的增强和设计师自身价值的实现。模仿与抄袭将成为历史,创新将成为设计的核心。
& q2 A2 A2 U, c' T9 {% v3 X4.3  国际级家具设计大师的诞生与成长
0 t7 m% U, F( o( A" a; _8 y' z' _        我们已经打开了设计的国门,世界先进的设计思想、设计方法在不断的国际设计交流中传入我国。中国重视文化建设的社会风尚为孕育优秀设计师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中国有天资聪颖的新生代设计师,他们在世界设计舞台已崭露头角。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会出现国际级的家具设计大师。+ ]+ p& L" R+ u8 @  L  _, o6 S
        就像作品是被设计出来的一样,设计师本身就需要设计。世界家具发展历程是教材,悠久的中国家具文化是案例,以国际化的视野,完善对设计师和设计师自身的教育、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社会是大课堂,企业是小课堂,设计教育机构更是义不容辞。8 L! h6 i6 C/ G# n/ v
  我们深知历程的艰难,我们需要耐心甚至容忍,我们需要理解而且更多的是支持和鼓励。' `8 M/ r/ Q' @/ C* R
4.4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设计”
" G7 B4 _+ q! ?9 H8 ]        毫无疑问,当前的中国是世界家具生产大国,但我们并不能称为世界家具生产强国,除了家具生产技术水平的局限外,更重要的原因是中国家具设计水平的现状。世界已经发出了“是中国制造还是中国设计”的疑问,世界也已经开始关注中国设计,甚至许多有识之士提出了中国设计主导世界的猜想。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家具产业会出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设计”的根本性的转变。2 c, T$ ]1 g) o( L0 w

5 ?6 a; l9 R0 l! T(本文由中国家具协会设计工作委员会筹备组集体讨论,委托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刘文金副教授执笔)
伟亚观点分享:说出来的是知识。说不出来的是经历。知识是可累积别人的,累积得越多越不能经历。经历是不能累积别人的,经历得再多都是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