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3-9-16
- 注册时间
- 2010-4-15
- 威望
- 4
- 金钱
- 6132
- 贡献
- 1573
- 阅读权限
- 90
- 积分
- 7709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610
- 主题
- 33
- 精华
- 0
- 好友
- 23
- 注册时间
- 2010-4-15
- 最后登录
- 2013-9-16
- 积分
- 7709
- 精华
- 0
- 主题
- 33
- 帖子
- 610
|
Dear Kenny 與大家好
# o( U7 K; j) e' I9 W8 d- H
, z+ T1 y2 k `! I" q+ T 有一個問題請教各位。在研究中我們常常會引進其他領域所發展出的構念,然後再加上自己領域的情境,而將試題的內容進行變更。2 @! _; a+ C: q7 b4 E' b& [+ Y
* N: f1 p4 D/ }, P 例如敝研究室學弟的例子。他將「隱私知覺」引用到運輸領域中,在原試題中加入了運輸領域的情境,如「搭乘長途客運時,我不喜歡聽到別人說話的聲音」或「搭乘火車時,我不喜歡聽到別人的聲音」,此時他的構念變成了「搭乘xx時的隱私知覺」。如此,這個構念是否已不再是量測當初的「隱私知覺」,而變成了另外一個構念了呢?, D! Y X% p' S A6 e+ r% K
6 X9 l0 e& f" X2 C3 R5 V6 y/ G 我覺得試題如此設計有疑問,在假設已知隱私知覺和某個變數之間有相關的前提下,這樣的敘述中,是否已將「搭乘長途客運」或「搭乘火車」這個調節變數放入了構念量測中呢?
& z+ n/ T% M; I; D
; z' k0 l0 n0 h0 J+ t- I. o
6 l- A$ {1 K! L% N 在其他研究中也有類似問題,例如OCB。有些教育研究者將OCB量表加入學校情境,例如「我總是提早到達學校」,此時的OCB被稱作為「教師的組織公民行為」。如此下去,是否也可發展出「醫生的」、「警察的」......等等組織公民行為。這對於OCB這個領域的知識累積具有何種意義呢?或是對於特定領域(教育、醫學、警察)才具有意義呢?( p4 t& a* |8 f" {8 j) x2 T
" E# Y0 ~4 a3 @( r+ [& ~
, x6 P' B; _2 |9 R6 ]
請問Kenny與大家,上述的問題該如何思考呢?謝謝!
# x7 R3 W6 F1 {/ C+ f( 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