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老熊讲笑话 老熊是一个能够通过笑话来揭示生活哲理的高人。他曾经讲过一个这样的故事: 一个商人到教堂,跟神父忏悔道:“我……我有罪……” 神父:“说吧,我的孩子” 商人:“二战开始没多久,我藏匿了一个被纳粹追捕的犹太人……” 神父:“这是好事啊,为什么你觉着有罪呢?” 商人:“我把他藏在地窖里,而且……而且我让他每天交给我15法郎租金……” 神父:“你为了这件事而忏悔吗?” 商人:“是的,我现在很后悔……我一直还没有告诉他战争已经结束了!”
说到这里,老熊会要先问听众:商人救犹太人,是否应该收钱?
在听众们七嘴八舌之后,他会告诉我们:如果你做了一件有价值的事情,那么不索取报酬是不对的。
我们中华儒教的老祖宗孔子是这个观点的创始者。 《吕氏春秋》中记载有“子贡赎人”的故事。当时鲁国法律规定,如果鲁国人在外国沦为奴隶,有人出钱把他们赎身,可以申请到国库报销赎金。子贡有一次赎了一个在外国沦为奴隶的鲁国人,他认为做好事求回报不道德,因此拒绝了国家赔偿给他的赎金。 孔子知道这件事情后,批评了子贡。原因是:子贡开了一个坏的先例。从今以后,鲁国人就不肯再替沦为奴隶的本国同胞赎身了。子贡申请国库款项抵偿所付的赎金,并未损害救赎同胞的行为的价值;而如果你不拿国家抵偿的赎金,则破坏了鲁国的那条代偿赎金的好法律。
类似的,笑话中这位仁兄的作为,对那位犹太人来说是有价值的。所以,索要相应的报酬也理所当然。但问题是:犹太人认为自己的命值多少钱?从事情的结果看,显然是他没有恰当地分析交易要素,合理地为这个交易估价——生命是值得拿自己全部的金钱来交换的。另外,在这个交易中,信息不对称的威力充分显现了出来。对商人来说,隐瞒真相以得到更多钱,是他的严格优势策略。而犹太人应该清楚这一点。所以,这个博弈的唯一均衡点是:全部交出所有钱财。即,犹太人把自己的全部财产都给保护人,换取一个承诺:一旦战争结束,就马上让我出去。
这个笑话给我们如何看待企业的绩效评价及考核,多有启示: 第一,每个员工都不要放弃培养自己的商业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应理直气壮地索要对自己的价值贡献的回报;
第二,增强搜集信息的能力。绩效评估中的沟通环节是让老板和员工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很好机会,切勿敷衍了事。只有通过尽可能充分的沟通才能了解自己的绩效到底对企业作出了何种价值贡献。那些认为受到企业、老板不公平对待的员工,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因为他们与老板所掌握的信息是不对称的。
职场中,切忌在信息不足的时候就和人砍价,这样做绝对不会赚便宜。最好先多花力气去了解和比较,以降低信息不对称。否则,还是相信老祖宗说的,“便宜没好货”,或者西谚所说“便宜的东西是最贵的”。而作为管理者,如何让员工接纳绩效考核结果,最有效的手段则是让他们知道他们自己究竟干了什么,这比任何说服都管用。此所谓,“事实胜于雄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