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版权属 舒化鲁教授所有
转载请注明: 中人网论坛- 舒化鲁教授-( 链接地址:http://community.chinahrd.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57962)
6 A& `9 f' R% K$ e7 O; i, j6 A
文/舒化鲁 企业要有核心竞争力,那么,也就必须保证让企业的决策力、支持力、执行力三力共为一体,实现融和。 企业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的能力。但是,如果企业所整合的资源没有达到相当大的规模,也就仍然不具有核心竞争力。企业资源规模是企业支持力的根据,所积累的资源达不到一定的规模,也就不具有支持力。那么决策力和执行力也就是空洞的,无意义的。 马太效应在经济活动中具有普遍性。越是多的,就越会使之增多;越是少的,就越会使之减少。没有一定规模的资源积累,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的能力就难以发挥作用。磁力的大小,与磁体本身的大小直接相关。指头大的磁石,其磁力远不足以拉动一辆汽车,但一百立方大的磁石,却一定能把汽车固定得难动分毫。 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的能力,就是磁力。资源规模的大小就是具有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能力的磁体。 诸葛亮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其谋略让古今中外的人都佩服得五体投地。可他的一生仅仅是上演了一出悲剧。他为刘备效力二十七年之后,最后命丧五丈原。他为之鞠躬尽瘁的蜀汉,也在他身后很短的时间内,国破家亡,儿孙遭戮。 这是不是诸葛亮的智力不高,能力不强? 不是,完全不是。而仅仅是刘备以及后来的蜀汉所聚集的资源有限,不足以实施他的战略构想。 我们甚至可以设想,刘备三顾茅屋,诸葛亮才出山,这并不是诸葛亮想通过这种方式来考验刘备的诚意,而是他内心感到刘备所拥有的和可以聚集的资源,不足以支持他的政治抱负,他才犹豫。他最后出山,辅佐刘备,也仅仅是因为刘备的诚意,他才作出违心的选择。 尽管这种推论在史书上找不出任何根据佐证,但就诸葛亮的智慧,他应该明白这点。所以这种推论并不是妄谈。同时诸葛亮六出祈山,耗费了大量的国力,而都是无功而返。可以说,这都在诸葛亮的意料之中,他明知不可为,而又不得不为之。他自感受刘皇叔的厚恩,无以报答,不得不行难成之事,最终劳累过度,55岁就殉职在兵马戎旅中。 诸葛亮四出祁山,一路攻城,所到之处皆打胜仗,形势一片大好。可司马懿用反间计,让一个太监作梗,在蜀地大量散播谣言,无能无知的刘禅产生了疑心,让诸葛亮收兵回蜀。诸葛亮回师错失了良机,前功尽弃。这实际上就是蜀汉的执行力不足,国人的意志目标没有统一,小人才可以腾浪坏事。 诸葛亮的一生,之所以是一场悲剧,完全是因为蜀汉的支持力和执行力太弱,难以形成足以战胜曹魏的核心竞争力。 本著作权归舒化鲁教授所有,允许转载,但须署名,违者必究! * O8 I: k) @3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