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7-7-5
- 注册时间
- 2002-8-26
- 威望
- 8
- 金钱
- 20019
- 贡献
- 325
- 阅读权限
- 255
- 积分
- 20352
- 日志
- 0
- 记录
- 1
- 帖子
- 2093
- 主题
- 165
- 精华
- 0
- 好友
- 8
    
签到天数: 6 天 [LV.2]偶尔看看I  - 注册时间
- 2002-8-26
- 最后登录
- 2017-7-5
- 积分
- 20352
- 精华
- 0
- 主题
- 165
- 帖子
- 2093
|
沙发
发表于 2004-2-28 14:58: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2
五是发内部简报。简报的作用在于其流动性,大家可以轮流传阅,而且简报还可以就制度做进一步的分析、探讨、阐述,从更高、更深层次启迪和教育员工,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 1 a/ S; n/ h, H+ D
六是借助新闻媒体制造舆论攻势。外界力量可以是多方面的,如上级领导的、专家的、同行的评断议论等会对新制度的贯彻执行起到推进作用,有条件的企业还可以借助新闻媒体的力量进行新闻运作,这一般适用于知名度高的、有较大影响力的、品牌响亮的、规模大的企业。当这些社会的强势企业要推出新的重大制度,而且是有一定创新性、改革性的制度时,借助新闻媒体的力量是非常有效用的,外部社会的评价议论对内部员工的影响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员工会带着自豪感而主动地接受新制度。
6 ?6 W9 C1 C/ K! S
) K; b% Q8 D. c$ Z) R/ n *该何时修改旧制度?*5 P K# y6 Y0 g! l" b
: a H; D9 n8 _
当然,制度需要变化,也不是说所有的制度都可以朝令夕改,制度也需要一个相对的稳定性。至于什么时间制度需要稳定,什么样的制度需要相对稳定,这都是非常有讲究的。我认为:企业在淡季修改、完善制度效果最好。
' s* N. r6 v2 P; M* V' W( d. O- W8 R | h- h8 k
一般情况下,旺季制度需要相对稳定,这是因为,旺季制度改变太频繁,改动幅度太大,容易动摇军心,影响员工的心理稳定,从而影响到企业正常繁忙的经营活动。淡季做些改动,同样也会影响到军心,也会波及到员工的心理活动,但毕竟是淡季,对企业的经营影响不大。* u, e( i9 E1 s% T
: O* z6 F9 ~' ]! v" N/ W 而且在淡季,企业有时间和精力可以静下心来研究企业规章制度存在的过时的不合理的地方,可以总结、评价刚过去的那一个旺季制度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影响,及时发现阻碍企业经管管理活动的规章制度中不合理的成分,并加以修改。如果是旺季则没有时间和精力来做这些事情。在淡季建章立制,还可以发扬民主,让员工参与到制度的修改、补充、制定、建立当中来,增强制度的完整性、民主性、可操作性。如果是旺季,员工都忙于经营活动,再让员工来参与制度的修订工作,用一线人员的话来讲就叫捣乱,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工夫。那么即使制定出制度,其效用也将大打折扣。
: B8 R: k/ b5 v; B) K: a6 p; J3 ]+ p
企业的建章立制工作应放在对前一个工作季度工作总结之后,在下一个旺季到来之前的战前动员之前。! {& y5 ^/ o. I/ n+ t2 `
. `. g* l/ [: \( z) Q: y& } 经过以上的步骤,考虑到以上意见,采取以上的做法,相信制度就不会是那么冷酷,会变得有效。因为制度的制定毕竟还有员工自己的心血和智慧,自己能不主动贯彻执行吗?这样就变制度的约束人为激励人,从而发挥出制度的最大效用。$ f5 T9 h! G! v1 d) c
/ E7 s. h& G! s2 O7 I
*推出新制度还有哪些误区要防?*1 D- d- q7 S& a f0 L
& @ \# }* i5 Q% w% t
一、民主讨论不要自下而上。
" j! X s4 Q) u 一般情况下,制度修改推出要自上而下,决策层先统一思想,若不能取得基本一致就不要盲目形成决议。不然一个领导有意见,制度的贯彻执行就可能在他领导的部门受阻打折扣。0 c( s5 i. n. F9 p
在决策层不能取得一致意见时,就请扩大范围,在中层或部分中层会议讨论,若还不能取得一致意见,还可以直接听取下一基层的意见甚至最基层的意见。经过不同级别、不同角度的讨论,不仅是消除决策层意见的分歧,而且也是在更大范围内的参与讨论,实际上是一个贯彻执行的过程。制度一旦形成、推出,就应当大张旗鼓地贯彻到全员。
7 i* ^8 i8 j) P* A1 k' n1 M( ]1 |3 k1 M, `2 U4 K6 n6 Z
二、不要企求意见会完全一致。 $ {! o! N$ o% ?3 L+ X" j
推行一项新制度,总要冲击到某一部门、某一部分人的利益,要想达到意见的完全一致几乎是不可能的。真要是意见都完全一致,没有丝毫的不同意见,倒要注意了,就要考虑该制度是否是在以牺牲企业组织的利益为代价,或是有其它方面的因素在起作用。
0 A+ |% d0 o. p; D- h2 M- F& z$ ]; }! Y, G: P- ]! d
三、行文不可含糊暧昧。 ) K8 B( f# P2 g3 W/ T
修改制度忌讳考虑不周造成不同制度的冲突和矛盾以及有漏洞;行文不要模棱两可,含糊其词,要用肯定和命令的不容置疑的语气来叙述制度内容。. B! j; F# r; W' o& V, O( L
) \$ D& u% _* c
四、宣传贯彻不要走过场。
; v8 v. H: d4 v8 s/ ? 许多企业在制定制度上下工夫不小,可到了宣传贯彻制度时力量却开始衰减了,以为制度只要文儿一下就了事。其实制度效果的好坏,关键在宣传贯彻,尤其中层经理会不会宣传、如何宣传、何时宣传将关系重大。因此,宣传贯彻制度要有措施,要有制度保障,而且还要宣传指导,监督考量。切忌走过场。
: z/ U2 U" S* H2 }
# c. R* o+ H$ k" q( U0 E 五、新制度瓶颈期不可迁就手软。
! ]/ {+ K: G8 A4 ~8 L+ P } 当制度推行后,最常见的问题是执行制度时往往弹性太大。企业管理最危险的是有制度而不执行,许多企业制度往往制定了许多,但真正执行的却很难说,各中原因千千万万。尤其当制度刚刚推行的时候,敢于违犯制度者往往是要人和横人,如果此时对违犯制度者不照章处罚,制度就成了一纸空文,再想让此制度发挥效用将很难。所以制度在最初推行时一定不要心慈手软和马虎大意,这是一项新制度的瓶颈期。过了这个瓶颈期,一般情况下制度就能正常发挥作用了。# s$ W, Z: D' l3 O7 p. v2 k
Q6 d2 ~8 ?$ D8 k4 t5 X 六、过了瓶颈期后不要太教条。
+ I5 w! J& g! z7 P) N. R4 S 在新制度的瓶颈期过后,有可能会有这样那样的特殊情况发生,执行制度如果过于原则,其实是教条。教条的结果是大大伤了制度的公正性和客观性,把公司推到了员工的对立面。其实,任何制度都不是百分之百适时的,从制度推出的第一天起,制度就是历史的产物,换句话说制度中的部分条款就有可能是过时的。这时若没有灵活性,就会机械地照本办事。毕竟企业每天都在发生变化,而制度又要保持一定时期的相对稳定性,不可能天天修改同一制度,所以执行制度要注意原则和灵活相结合,不要太原则和教条。
, o; D4 K' a9 b p信息来源:《中外管理》 + T2 N: G7 ~& T1 q; j
7 {2 F- |" R( Q& 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