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2-11-26
- 注册时间
- 2006-11-6
- 威望
- 92
- 金钱
- 7213
- 贡献
- 2672
- 阅读权限
- 255
- 积分
- 9977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543
- 主题
- 4
- 精华
- 0
- 好友
- 9
     
签到天数: 107 天 [LV.6]常住居民II  - 注册时间
- 2006-11-6
- 最后登录
- 2012-11-26
- 积分
- 9977
- 精华
- 0
- 主题
- 4
- 帖子
- 543
|
以下是厦门的规定:
: @% ?2 T' _% _9 b关于调整企业职工因病或非因工死亡有关待遇标准的通知 & S0 }! c0 Q+ C: d; n0 \. C
2007-01-19 17:03:00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2 e9 }7 `5 j0 C6 [) {* |1 D& \ / v* V( ~3 K4 b* b
" g/ w+ T, y# {厦劳险[2001]7号1 B. }8 x. B5 K" i5 P) ]& S+ ^
/ p0 [2 r6 O/ x& T ) }* @! t/ ~8 ] i, R& H+ x
' b7 D P2 \5 I" |" c各区人劳局、财政局、工会:5 G' o9 r+ o: h/ n$ `
8 E; W' L/ e! [# ?/ n @ 为了进一步深化企业职工保险福利制度改革,切实保障企业职工死亡后供养直系亲属的基本生活,根据《厦门市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条例》、市政府厦府[2000]综092号文件以及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省总工会联合下发的闽劳社[2000]477号通知,经研究,现就企业职工因病或非因工死亡有关待遇标准调整如下: A6 F7 ]& b) S2 t
, j# W; V6 B/ g) B1 B 一、企业职工因病或非因工死亡的,由企业发给丧葬补助费和一次性补助费。丧葬补助费以职工死亡时全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2个月的标准计发;一次性补助费以职工死亡时全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1个月的标准计发。供养的直系亲属在领取生活救济费期间死亡的,由企业发给一次性丧葬补助费500元。# k) S; g3 q! q$ y; W9 ^: w/ C" Q! c! \
8 r o5 E; y: ~; n- n, r9 X& k 二、企业离休干部死亡后的丧葬补助费和一次性补助费按我市规定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离休干部死亡后相应的项目标准执行,费用列支渠道不变。
: ~1 h# x5 ^, c' k( B9 N9 ]% e* r) a" m8 v r$ p
三、供养直系亲属认定、生活救济费标准、供养期限、领取形式:
$ c! B9 I5 j$ |0 g: K
: [( x6 G: t+ g6 Y% e (一)供养直系亲属系指主要生活来源依靠职工生前收入供给的下列对象:6 q+ c& a6 f) `( v* r: {& o$ t5 y
2 a* v7 W7 N7 G. [- K' J 1、父母(抚养人)、配偶,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0周岁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
7 a: y- M, c, w8 ], q1 `3 O' }/ z; b
2、子女(包括养子女、前妻或前夫所生子女)、弟妹(包括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的弟妹),年未满16周岁或年满16周岁尚在中学(含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学习的或丧失劳动能力的。
6 K c) ?1 V8 k7 T5 P
# m* j' L: F' w' J 上述对象的主要生活来源是否依靠死亡职工生前收入,由死亡职工所在企业行政和工会共同研究确定。
|$ x( v l& s8 [, a5 B% h
. ?- X _9 D2 b7 b (二)企业职工死亡后,其供养直系亲属符合条件的,由企业按以下标准发给生活救济费:供养对象为农业户口的,每人每月标准为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供养对象为非农户口的,每人每月标准为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供养3人以上的,按3人标准计发;供养对象为孤寡一人的,在上述标准基础上增加比例5%。
4 _* i/ [' |6 m+ G
: B' T- O, S( P0 k6 y, g (三)供养期限:与企业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职工以及死亡时仍保有原固定工身份的职工死亡,企业应供养其符合条件的直系亲属至供养条件失去或者本人死亡止;与企业签订有固定期限或者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的劳动合同的职工死亡,企业应供养其符合条件的直系亲属至劳动合同期满止。4 }$ O3 H" @2 x6 q0 w A8 }( U/ d; b
7 C8 U- V, N/ w7 C 企业关闭、破产或被撤消的,在清偿债务时,应留足供养直系亲属生活救济费;企业被兼并或与其它企业合并的,由兼并或合并后的企业继续负责支付供养直系亲属生活救济费。
9 E4 [% g- Z2 @$ Y, p! Y2 M0 A, D, }! i
(四)供养直系亲属生活救济费按月领取。供养直系亲属不在企业所在地的,经本人申请,其生活救济费可按以下办法一次性支付:一次性生活救济费=领取时的月生活救济费标准×符合规定的供养月数。对无法确定具体供养月数的,其供养月数最多可按120个月计算。
& x9 G6 D l' T ^/ k' ]8 u# s" Y; l
四、按国务院国发[1978]104号文件,或者按省财政厅、人事厅、劳动厅、民政厅闽人福[1984]119号文件规定办理退职的人员死亡的,按上述规定发给丧葬补助费和一次性补助费后,其供养直系亲属不再享受本通知规定的生活救济费待遇。
3 G" d' Y% k2 H+ y5 u4 h |8 k' \' k! z2 F; P- y2 X
五、退休人员死亡后,其丧葬补助费、一次性补助费、供养直系亲属抚恤费和供养的直系亲属死亡丧葬补助费,按市政府厦府[2000]综092号文件执行。
! h+ _3 t. C d2 a: V/ E7 U+ T: K$ u/ v( y/ A% _2 }) n9 k2 u! K5 Y2 {' ]8 Y
六、职工死亡后按上述标准支付的丧葬补助费、一次性补助费、供养直系亲属生活救济费,在企业管理费用中列支;退休人员死亡后所支付的丧葬补助费、一次性补助费、供养直系亲属抚恤费,参加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从养老保险基金中列支,未参加统筹的,从原渠道列支。$ r3 c# p5 c, A) J9 Y, s1 [/ z
, ]0 ?: a2 ]4 b! B! z0 m$ f
七、本通知适用于国有企业。集体、私营、外商投资(中方职工)、联营、股份制等其它类型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职工因病或非因工死亡的,其死亡和救济待遇由企业根据经济效益和自身承受能力,参照上述标准执行。) _, W! j h/ N8 n
* I, I9 n7 Q! q4 P6 y 八、本通知从2001年7月1日起执行。1995年5月1日市劳动局、市财政局联合下发的《关于调整企业职工因病死亡后待遇的通知》(厦财工[1995]009号、厦劳险[1995]003号)同时废止。
5 T! M( W* d0 d* T9 j2 ?# }$ J
6 n, T6 t7 Q! X5 T) t f
" \6 x+ W' S1 V, l) Y% x : g0 [/ o. t$ V4 v1 o; 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