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5-6-26
- 注册时间
- 2012-2-21
- 威望
- 1822
- 金钱
- 11583
- 贡献
- 2963
- 阅读权限
- 255
- 积分
- 16368
- 日志
- 291
- 记录
- 3
- 帖子
- 615
- 主题
- 176
- 精华
- 1
- 好友
- 353
     
签到天数: 336 天 [LV.8]以坛为家I  - 注册时间
- 2012-2-21
- 最后登录
- 2015-6-26
- 积分
- 16368
- 精华
- 1
- 主题
- 176
- 帖子
- 615
|
( w2 Q! { P! @* E& x作者:张从忠% [4 |" u9 j' E; x7 E" t
. n: W% |2 K) P7 R! u) [0 n
4 m' Y; L3 O6 ^. r5 y% W中上阶层的印记
3 L; C/ ]0 ]* ?( i& o ]* [9 e
# T! R. z+ Q1 n! x9 b U, T2 v' l自古以来,有教养的人就认为:炫耀财富的最好方式,就是享有余暇。礼仪的起源和发展,都是因为它需要耗时费钱,能证明有闲阶级的地位。而劳动阶级起早贪黑,累死累活,自然没有时间去学什么礼节,如此一来礼仪又成了富人证明身份的专利。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人口流动性大为加强,人们社交范围也随之扩大。富人要想给陌生人留下富有的印象,最好的办法就是大量消费。所以人们常常可以看到,他们一掷干金,买东西从不讲价,过着佳看美酒、肥马轻裘、歌舞升平的奢侈生活。当人们对这些奢侈消费变得习以为常时,他们又开始购买爵位,给自己脸上贴金。
3 t) r! k5 V0 p% S4 k, [% g2 y) @
0 G0 F. W: E: A为了更进一步显示财产和优越感,有闲阶级的消费目的开始转向消费本身以外的炫耀和攀比,有闲阶级开始让不事生产的主妇、门客和仆人,代替他们进行消费和炫耀。在代理“炫耀消费”的女性中,她们大多因为姣好的面容,优雅的举止以及高贵的服饰吸引到有闲阶级的眼球,她们赢得富人供养的本钱是“美貌”。
8 r3 `0 s$ L! N0 X' q( Q; Q( _
/ {6 t+ j- L( Q" p: M 美貌8 U) }# G! r: @$ K. h3 a
$ c) \. b1 ]" f6 c因此,美貌应该是中上层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美国的历史学家姬莉·库柏认为,这是审慎的自然选择的结果。她发现,如果上层人士与阶层较低的人结婚,他们通常只会选择美人。大体上说,长相漂亮的人会往上走。她们同社会地位更高的人结婚,是因为缺少安全感。而容貌丑陋的人一般与低于自己阶层的人结婚。对男人来说,这纯粹是一种生理的反应。而对女人来说,能够吸引她的男人,是在她生育孩子时,能够为她提供食物和满足她需要的人,这也是女人通常被年长一些的男人所吸引的原因。女人喜欢年长的男人,因为他们经验丰富,拥有更多的资源。此外,有魅力的人比别人更容易找到好的工作,薪水更高,更受信任,更容易违背规则而不会受罚。: r* I5 A8 W" V) J- n
3 o/ X0 |1 y" k0 v, C
微笑 . h- j8 \8 v1 f- ?
/ a; |1 N# c; n微笑,上流社会另一个等级标志。这意味着,不要笑得过头。走在街上,你会注意到贫民阶层的女士比中层和上层阶级的女士要笑得更频繁,嘴也咧得更大。一方面,她们喜爱展示自己漂亮的牙齿,这当然是假的;另一方面,她们沉浸在那种急于告诉别人“我今天很快乐”的文化里,她们大多数时候会忍不住流露出带有防范性的乐观主义。1 e% V/ J3 b3 N' R0 Y8 F3 r
1 m2 i4 {6 l N8 E& D! i
身高
/ T# ^( `0 E; | K) Z( h3 W: _0 t# [9 `5 |+ }6 s+ p* O& k
身高在英国比在其他任何地方都是更可信的等级标志。在美国,有地位的人也很少会是粗短的小个子。再者,如果屁股向外厥,肯定是较低阶层的人士,就像脖子很短是低层阶级的特征一样。在贫民中,短脖子的情况格外明显。
4 L, X) c% b8 k! S, M' G4 }7 ~ 7 ]6 S* F/ c$ r6 h, z. y8 G
( L3 |- N$ a2 Y1 Q( m8 o$ i+ x6 b 体重 . ]! p3 e! }$ z, @2 u
9 f" q$ W: x) |% J! w3 h% a0 g
由于62%的美国人超重,所以,以示区别的一个不费力的办法就是身材苗条。身材苗条是中上阶层的一致目标,尽管中产阶级为了抑制爱吃马铃薯的嗜好付出了很大代价,因为他们的工作多数是案犊劳动。
9 }. b1 j& o9 i4 n, L K 0 g, b8 D& Q' K6 k' j0 ^
7 T# n3 z; t( L( z3 H 有一份以贫民阶层为对象的杂志,刊登了一则广告,为一本节食的书作宣传。这则广告解释道:“您的体重就是您社会等级的宣言。一百年前,肥胖是成功的标志。但那样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今天,肥胖是中下阶层的标志。与中上层阶级和中产阶级相比,中下阶层的肥胖者是前者的四倍。”不光是数量上的四倍,还是四倍的可见度。
) R/ k. w, V" [; A. B) A! `+ i: Q/ e% i0 [0 `# n% w4 [1 S
他们全都身材相仿:同样宽大的臀部,同样的大肚皮,同样的火鸡式松垂下巴和抹香鲸似的躯干,同样见不着脖子。女人们勉强挤进粉红色弹力裤里,而男人们从格子衬衫和涤纶便裤的每一条缝和每一个纽扣之间鼓凸出来。; g: h1 M% h8 H5 _) s! K
* R0 V* C, o0 e5 M
6 W% F' \& X9 K4 i6 u% L' a 在美国,中上阶层的男人应该消瘦,完全不佩戴珠宝,无香烟盒,头发长度适中,决不染发;染发是中产阶级或上层贫民的标志。中上阶层也决不用假发,假发只限于贫民阶层。可见,对惹眼的和多余之物的拒绝过程,成就了男人和女人的精英外貌。既然肥胖既惹眼又多余,中上层便拒斥肥胖。麦克尔·科尔达在他的《成功!》一书中说:“瘦很昂贵”。
/ _1 ^% w5 b2 G; C; \( \0 J
" m% A( i% }, `( {) G: v% l
3 b$ {' X ?; h. t 衣着 ; J- `7 F% E( y0 @
' z7 k2 n P8 x' e# y+ ]" B6 ~
上层人士对多余之物的拒绝并不意味着他”=在服装上追求“最少化”。相反,多层穿戴是必需的。爱丽森·卢莉在《服饰的语言》中认为,“大体上,一个人穿的衣服层越多,他或她的社会地位就越高。”她还说“近年来多层服装的时尚,就像有时声称的那样,可能和能源短缺有关,同时,这也是显示家中衣橱庞大的好办法。”
; S+ @- u9 A9 Z: b9 i6 T) u3 Q
9 J% T( \0 y! q a* F/ `4 ?! M! X# W6 C
中上阶层女士几乎无一例外地身着灰色法兰绒裙,斯图亚特格子裙,或者卡其布长裤,藏青色卡迪根式开襟毛线衣,彼得番式衣领的白衬衫,平跟鞋,最好用无边平顶帽罩住头发。气温低时,披上蓝色上衣。如果有公事在身,则改穿灰色法兰绒外套。但无论什么衣服,最理想的颜色是真正的藏青色。多层混穿屡见不鲜,低调则是共同的倾向。
3 t: A7 Y" a3 Z2 c4 h + \" S! h5 g1 H' }5 m$ [% m* c9 S; |# x
" P: w3 G0 r* H5 z. x4 v, z 颜色 & H$ m e* m7 \6 p6 v+ ~
/ u* D3 k0 A% h$ ? 藏青是中上阶层的颜色,紫色属于贫民阶层。绝不允许出现连裤套装,尤其不能是紫色的,更不用说紫色涤纶的了。这是经典的贫民阶层服装,绝对的最低等极标志。此外还有一类深为贫民阶层苗条女性喜爱的打扮,其程度不亚于肥胖女性对连裤套装的热衷。这种装束指的是名牌牛仔裤配极高的高跟鞋。此类搭配常见于刚搬到郊区住的贫民女孩,她们尚未掌握中上阶层的着装准则。
1 i- Q. K# L, J2 w( T$ L" W: o 9 V+ J2 \: f8 h6 u
k: k9 s; o3 Y: S+ \& j
质地
% o9 ?3 k' V* G# T3 U, q# [3 G7 F3 {, l9 n
紫色涤纶连裤套装有悖于两条决定服饰等级的基本要求:颜色准则和有机面料准则。除藏青色外,颜色越柔和或黯淡越有档次。至于面料,越有生物成分越有档次,也就是说,羊毛、丝绸、棉和各类动物皮毛。所有的合成纤维均属贫民阶层穿戴,既因为它们比自然纤维廉价,也因为它们千篇一律而令人厌倦,凡勃伦早在1899年就慧眼辨识出这一点,他是这样从总体上来谈论大批量制造的产品的:“粗俗和教养不良之辈都崇拜和偏爱机器制造的日用品,因为机器制造的东西实在太十全十美。这些人对于高贵的消费品从未或者哪怕稍加关注。”(有机原则也判定,厨房里的木材要比塑料贴面有级别;餐桌上的台布,棉的要比塑料或油布等级高。)对真正的中上阶层,尤为重要的是完全摒弃人造纤维。这些上层人士的鉴别力是如此精到,甚至像《权威预科生手册》中提到的,“一件牛津布衬衫中的丁点涤纶成分”也会被察觉出来,因为那是可悲的中产阶级标志。
# a5 W, G" b1 N R4 N" ?9 O% G* Z7 n
5 y @: m+ f* a0 U0 ? 整洁 2 {6 W9 W0 Q y
6 ~6 T2 u5 p, z" H9 b+ T% A; a: } 衣着过新,或者过于整洁,也表示你的社会状况不太稳定。上层和中上阶层人们喜欢穿旧衣服,似乎在告诉别人自己的社会地位丢得起传统尊严。他们敢于光着脚穿船型便鞋,目的亦是如此。道格拉斯·萨瑟兰在《英国绅士》中解释了旧衣原则。他写道,“绅士可能会将自己的外套穿到磨出线,而且能让你看出来他故意这样穿;同时,哪怕最不挑剔的人也能一眼看出,那件上衣出自手艺不凡的裁缝。”
3 V# w0 G! |, _9 Z, ~! c# w
7 i0 {. h) N- A/ ^ 中产阶级和贫民阶层都对新衣服情有独钟,当然,常常是涤纶含量极高的新衣。
' ?0 p H0 c! ^9 n, C7 `1 W, T" s: J/ J
整洁的等级意义是个更复杂的问题。也许,它并不像艾丽森·卢莉认为的那么简单。她发现整洁“是一种地位标识,因为保持整洁总需要花费时间和金钱。”但是,煞费苦心达到的一丝不苟的整洁,可能是你对自己的社会地位是否会下滑心存忧虑的体现,也可能由于你对他人的评价过分在意,这两项都是低层等级的特征。毫无瑕疵的衬衫领口,系得太标准的领带结,过分操心送去干洗的衣物,都暴露出你是个缺乏自信的人。还有,穿戴过于讲究也有同样效果,让你显得俗气。
/ |& r+ v$ e) K& v% b# s: ?2 e$ ^& Q$ w3 U$ f4 Y
以男式领结为例——系得整齐端正、不偏不斜,效果就是中产阶级品味;如果它向旁边歪斜,似乎是由于漫不经心或者不大在行,效果就是中上阶层;甚或,领结系得足够笨拙,你无疑属于上层阶级。社交场合最糟糕的表现莫过于:当你应该显得不修边幅时却很整洁,或者当你看上去应该喇里邋遢时,你却一身笔挺。打个比方,擦洗得一尘不染的汽车,是贫民阶层万元一失的标志,社会地位高的人才开得起脏车。这就好像在大街上,等级高的人们可能会把文件塞在一个棕色的厚纸文件夹里,已经不太平整,可能还被汗水渍湿了,但决不会是一个精美的皮质公文包,上面有亮闪闪的黄铜饰物。这样的东西确定无疑是中产阶级的标记。勿太整洁的原则在男士着装中尤为关键。过分仔细意味着你的低等,至少是中等,甚至贫民阶层身份。
! u/ [5 Q: c% j
: A0 J/ g/ h' M; P“亲爱的老弟,你穿得太好了,简直不像一位绅士。”《德布雷特进与出》的作者内尔·麦克伍德杜撰的一位上层阶级绅士这样告诉一位中产阶级,那口气似乎在暗示对方,你不是一位绅士,而是一个时装模特儿,或者百货商店的铺面巡视员,或者演员。万斯·帕卡德曾经写道:“某位颇有名气的好莱坞影星,总是在落座时暴露出自己的低层背景……他习惯地把裤子往上提一提,以便保持自己的裤线。”据说,乔治四世观察了罗伯特·皮尔之后的结论是:“他不是绅士。每回坐下以前,他都要把燕尾服分开。”" N) s' D2 e' i% w! F) U5 F
& q* o" h% U+ [* \
9 \, N. [9 ^. Z9 ^( o9 m
西服1 C6 P( V9 @( x. q$ p( j/ V- `
9 c2 z" h* b. \/ ]; m上层和下层男士着装效果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上层男士更习惯于穿西式套装或至少是西上装。据爱丽森·卢莉说,套装“不但使懒散的人显得优雅妥贴,还能使体力劳动者显得难看。”因此,套装最好是“深色套装”,上班穿的套装应该朴素,不能有花哨的或额外的纽扣,不能有颜色怪异的缝线,不能在前胸口袋里放胸中,衣袖上的不能有防磨的补丁,上衣背后不能有腰带,不能有皮革装饰,不能有牛仔垫肩。绝不应有这些物件。
, h( C S- u/ W# w0 I: n$ x6 X; K8 f3 E3 a" ]7 l
任何人只要有钱,又愿意买衣服,只要穿穿“布鲁克斯兄弟”套装,就能学会如何不让自己穿得难受。还能学会如何避开表面光鲜的衣服(中产阶级的),选择表面黯淡的服饰(中上阶层的)。中产阶级服装的毛病在于太光滑,总是在裹住主人以前就闪闪发亮。而上层阶级的服装倾向于更加柔软,有质感,羊绒类,多结。最后,衣物的差别暗示了城市和乡村的差别,或辛劳与闲散的差别。乡村象征房产和马背上的闲适,这也就是中上阶层(以及未来的中上阶层,比如常青藤大学的教授)普遍喜爱花呢外套的原因。这种衣服暗示的是乡村式的闲适慵懒,而非城市才有的日薪苦役。2 u4 ?: W6 d+ g% Q2 {
2 h* w: D2 H6 s& d9 x: Q* j1 p" r$ m( K& U# Q
花呢外套是中上阶层混穿花样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如果户外这样一位男子迎面而来,身着花呢外套,马甲或毛衣(也许二者俱备)、衬衫、领带、长羊毛围巾,大衣或风衣,他一定出身于较高的社会等级。这就好比上等阶层的房子中一定会有多个各类用途的房间。中上阶层一般在一件内衣上再套一件衬衫——例如,在高领套头衫外面罩一件牛津布带领扣衬衫;或者下面再套一件衬衫,甚至可以是有领子的礼服衬衫(纯色为宜),就像在一个暖和的天气里,在纽约麦迪逊大道上八十街看到的一位上层男士的穿法。由于毛衣对混穿法而言几乎是必需的,所以,一件雪特兰圆领套头毛衣(灰色或紫红色)最有档次,尤其是里面再配一件牛津布带领扣衬衫(当然不含人造纤维),不打领带。如果外面再罩一件价格不菲的无垫肩花呢外套,没有人敢断言你不是中上阶层。鸡心领毛衣的设计最终是为了露出领带,这种打扮自然也就表明你是一位中产阶级甚或上层贫民。据说有人把套头毛衣塞进裤腰,我简直难以相信。如果真有这种做法,那只能是等级过低的标志。
d) M, P1 Y9 i! Q 3 m* d- X6 d$ Q/ o% z
3 ^1 u+ Q. i$ F7 K
高级品味
" z: {4 s) }7 Y8 a' M
7 ^% i) L* c, Z( n+ l V4 X& K 说到这里,不得不谈谈崇古之风和最高阶层的趣味了。我们已经明白,羊毛和木材一类有机材料要比尼龙和塑料之类人造物等级高。这就是中产阶级为什么会选择“殖民风格”或“科德角”房屋的原因,同理,在美国人眼中,英国和欧洲仍是有等级的,遗产和“老钱”也因此成为重要的等级准则。因此,“看不见的顶层”和上层会让他们的仆人穿上古老的制服,或者保留某些遗风——如女仆系白围裙或男管家身着条纹背心。这种作法意在暗示,这个家庭的财富来源久远,这个家庭的后裔还保留着很久以前的生活习惯。3 F' d$ w3 S9 U( p! n& N
5 Y7 t/ E" e* N7 G+ m# J% Y8 f+ U& w, M& I' v! H. ~7 C
凡勃伦所谓有闲阶层“对古风的崇敬”随处可见:中上阶层大多喜欢歌剧和古典芭蕾舞;喜欢将自己的后代送往男女分校的预科寄宿中学,因为那儿与男女混校相比更稀有,所以也更有古风;常去欧洲或中东观赏古迹;学习“人文科学”而非电子工程,因为人文科学涉及过去,能熏陶出挽歌式的情感。甚至学习法律也有一种诱人的古韵:那些带拉丁词尾的英语,那些渊源久远的“案例”。正如拉塞尔·林斯在《品味制造者》中提到的,“如果您愿意拜访纽约的雷佛屋,你会发现,姿态优雅地座落于公园大道一座玻璃盒子里的,就是雷佛兄弟公司的办公室。您会发现,管理人员的地位越高,他们周围的陈设就越古旧。为公众服务的前台是大胆的现代风格,职员和部门经理的办公室依照实用的方式设计,等走进上层管理者的办公室,你会发现那儿有早期美国风味的壁炉和技形吊灯……如果你愿意来J·瓦尔特·汤普森公司的行政管理人员餐厅……你会发现自己在一间科德角式风格的房子里,屋里装饰着温莎坐椅和小块地毯,窗户有木质边框。”
' a% |. ]' j. }4 O2 @ 5 A/ f1 L0 \- o5 f+ g
! l D% n( j; ?) K2 @
“英国崇拜”是上层品味中必不可少的要素,举凡服装、文学、典故、举止作派、仪式庆典等等。在英国称雄世界的十九世纪,势利之徒模仿英国时尚当属自然之举。势利之辈如今依然这么做,却并非由于英国的强大,而是其衰弱腐朽。拥有和陈列英国物品会显示一个人的尚古之情,上层和中上阶层的品味也因此得到确立。于是会有格子呢裙,雪特兰毛衣,哈里斯花呢外套,伯百丽风衣,“军团”式领带。 8 x9 d% Y$ s- M$ H* A- `- q# Q5 w
* e$ S) l* g/ H- ^5 K1 \' S: K
4 w9 R' N C$ D. L$ m O1 l5 p: p$ z* [
2012年3月19日 南京% N6 R/ \# x( q4 C
8 M( r! [* a-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