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4-12-2
- 注册时间
- 2012-7-26
- 威望
- 340
- 金钱
- 3272
- 贡献
- 831
- 阅读权限
- 70
- 积分
- 4443
- 日志
- 107
- 记录
- 0
- 帖子
- 200
- 主题
- 120
- 精华
- 0
- 好友
- 7
签到天数: 79 天 [LV.6]常住居民II - 注册时间
- 2012-7-26
- 最后登录
- 2014-12-2
- 积分
- 4443
- 精华
- 0
- 主题
- 120
- 帖子
- 200
|
一、培训的侧重点
0 S, J0 V h0 U1 R9 x 培训什么很重要。很多培训都是胡子眉毛一把抓,什么都想搞,最终什么都搞不好。培训一定要突出重点,搞好主次、轻重缓急。不要东一榔头西一锄头,也不要面面俱到,就一点,关键的一点,最想让受众学习的一点下足功夫,做足文章足以。这样的效果比派的满满当当,连喘气的功夫都没有更科学有效。每次培训,一定要做细致而全面的规划,一点带面,以小博大。培训跟打仗一个道理,集中优势兵力,突破一个点就是全面胜利。
' h- {( V5 p) T/ M9 j* V, \ 二、大搞疲劳战术
1 L$ `& q" i. Y 太多培训,似乎想通过培训的三五天让学员脱胎换骨,似乎有讲不完的课题,做不完的功课。出发点是好的,结果是很差的。大搞疲劳战术,通宵达旦的学习、练习、复习并没有让受训者有所改善,反而滋生太多抵触。学习效果一点都不好。因为这是违背科学规律的。培训不是搞疲劳战,不要把培训搞成一件苦差事,搞成学员的负担。培训流程的科学性、合理化才是培训的重中之重。1 W" g5 l \( I3 `! B
三、形式主义盛行
! ?+ z5 x2 v1 k2 x 很多时候,培训太过注重形式,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务虚,受众大为反感,而这些形式不过是讨好雇主的过程,所以让培训成为形而上学。雇主喜欢听到、看到、感觉到以自己为中心的那种感觉,恰恰假借老师之手,完成升华自己的过程,这个过程就要大搞特稿形式,就是要突出也许并不切合实际的企业文化,就是在标榜英雄个人主义。笔者建议,简化培训,删减形式,真正做到集趣味性、知识性、实用性为一体的科学流程。
" r( M7 a* \& {; G! w, p 四、学习压力过大
( ]& I' {, l3 l5 B3 Y% r 很多培训,都是想把一个季度、半年甚至一年的科目、内容在短短几天内进行完,这是极度不负责任的,也是不科学的。而且还要检查、考核。学员是人,是人就有喜恶,为何非要把一件快乐的事情搞的那么痛苦?这样学习的效率也是很差的。培训往往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科学的培训就是把巨大的学习压力分解于无形,让每个学员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掌握应该掌握的知识,也许不是很多,但是很重要。
2 M3 l$ G$ H' Y 五、无法持续系统! O; N% [2 {& Y, I
很多培训都是有始无终,虎头蛇尾。培训缺乏系统性、持续性就没有效果可言。因为没有那位大师可以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通过一两次的培训就可以扭转乾坤。培训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完善的、全面的开展;培训又是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需要不间断的、持续的进行。很多企业培训都是猴子半包谷式的,很多时候花大价钱请大师来做一次培训,不如找一位了解、熟悉行业和企业的讲师做长期系统的培训更有效。6 w& L5 C5 r- t: @6 p
不要把培训做成一件苦差事,不要让受众把培训当作负担。培训不是军训,要把学习做成一种习惯,而不是强扭的瓜。培训是一拍即合,两厢情愿的事情,不是讲什么你就得听什么,不是教什么你就得学什么,不是怎么安排你就怎么服从。培训不是企业的福利而是义务,企业有责任把培训做的更有效,更有意义。
& S/ D2 `6 L H" X8 L$ d; D
+ t, K# W. {" Z8 I2 T( D2 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