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4-7-27
- 注册时间
- 2012-12-10
- 威望
- 149
- 金钱
- 1785
- 贡献
- 473
- 阅读权限
- 50
- 积分
- 2407
- 日志
- 7
- 记录
- 0
- 帖子
- 210
- 主题
- 165
- 精华
- 0
- 好友
- 3
签到天数: 15 天 [LV.4]偶尔看看III - 注册时间
- 2012-12-10
- 最后登录
- 2014-7-27
- 积分
- 2407
- 精华
- 0
- 主题
- 165
- 帖子
- 210
|
1.有效沟通影响归属感
& G) @+ S. E0 V& l' _ x4 _ 杰克·韦尔奇有一句名言是“沟通、沟通、再沟通”,可见沟通在企业中的强大作用。对员工来说,员工通过企业内部的沟通来表达自己各种不同的情感,沟通提供的不仅仅是一种情感释放的情绪表达机制,而且还可以满足员工的社交需要。对企业来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形成在管理架构和同事之间的公开、自由、诚实、开放的沟通氛围。有效畅通的沟通渠道可以实现领导和员工之间心与心的交流,可以促进员工彼此之间思维的碰撞、感情的升华,从而避免一切不必要的误会以及释放领导或员工产生的心理上的不满情绪。 2 Y) S7 G3 M5 S1 a/ v
因此,员工在有效沟通性的文化氛围中工作,不仅能够控制和激励员工的行为,实现信息的共享,而且能够使员工体会到被尊重、被信任的感觉,心理上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从而对企业产生深深的依恋感和认同感,加深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 " b* A5 D' B- w- M5 Z! ]( ~7 b
, V, O [6 N( ~+ Y
2.公平影响归属感
1 Q" ?9 x! d* L# k) I- } 员工公平感的强弱直接影响员工的工作努力程度、对企业的认同度及满意度,从而进一步影响员工的绩效以及归属感的形成。公平性强调公正、公开,强调的是从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出发,在遵循基本的行为准则的前提下对员工行为作出相应的评价。公平性文化满足员工的不仅仅是分配上的公平感,还包括程序公平感和互动公平感。分配上的公平感可提升员工晋升和报酬满意度,程序公平感带给员工的是产生对组织的认同和对组织的信任,互动公平感使员工对管理者产生信任感以及采取合作的行为态度,三者互相协调共同提高员工的公平感。 $ P# P1 k' e, f {- Z& {
企业要建立公平性的文化,必须将公平观念融入企业的价值观,把对公平的追求体现在对价值的追求上面,为员工创造一个公平的工作氛围,公平性越强,满意度越高,归属感也就越易形成。
8 L& w& s t( R+ y) | e1 v3 t% }$ m* e, `3 y
3.创新影响归属感 / Y* ~3 i" L$ @( C( K4 Q
管理学大师德鲁克认为创新是赋予资源创造财富的新能力,使资源成为真正的资源。创新可以是对新事物的创造,还可以是对旧事物的改造,但创新打造的是企业独一无二的核心竞争力。 ' Y/ N; M6 |, L6 c) e( R$ |& E
创新在于每一位员工的参与,将全体员工凝聚在企业的创新理念中,调动企业内、外部一切有利于创新的因素,在创新的过程中产生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而企业员工在创新的过程中对创新理念和创新行为产生强烈的认同感,积极参与创新的活动,发挥自身的创新潜能,在满足企业创新需要的同时,也满足了员工在创新成功后带来的成就感,满足员工的自我实现需要。更重要的是,在创新失败后,领导应该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安抚,鼓励员工继续保持和发扬积极创新的思维理念,为企业今后的创新做准备。员工在这种鼓励创新性的文化中,升华了对企业归属的情感。
( n) E# Q. o) g0 r* t/ s1 d2 m
# z4 x7 O/ D6 s4 U) d; P 4.领导示范影响归属感 5 t t# }: `: c% g; o
企业家的领导风格各有不同,他们往往把自己的个性、气质、偏好等性格因素以及素质、修养等人格冈素融入到企业。由此可见,领导者对企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领导的示范性行为时时刻刻影响着员工。 7 o, _8 y: f% o( c
从领导的两维理论上来看,可以将企业领导行为模式分为交换型领导行为和变革型领导行为,已经有大量的实证研究证明变革型领导优于交换型领导。在变革型领导行为的过程中,领导者关心每一个下属的日常生活和发展需要,帮助下属以新观念、新看法、新思路解决问题,利用个人的魅力激励、唤醒和鼓舞下属完成组织目标,同时变革员工的工作态度、信念和价值观。变革型领导者从领袖魅力、感召力、智力刺激以及个别化关怀四个方面满足员工高层次的需求,使员工产生了更大的归属感。 $ J- Q j* ?. t6 i& }/ Z+ a. o- c
' r/ \* k" G( W$ @% }; ?. c
5.规范的习俗、礼仪影响归属感
7 L, B ]2 N4 {5 J 习俗和礼仪是企业的价值观的表现形式,塑造着企业的自我形象,员工在习俗礼仪文化的氛围中受到熏陶和感染,自觉地调整不符合习俗礼仪的行为,密切人际关系,激发工作的使命感和成就感,实现“人企合一”。企业习俗是企业员工自觉遵守的道德规范和准则,具有“软约束”作用,它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规范企业员工的一言一行。约定俗成的习俗让企业的员工无不感受到企业对员工的关心,大大地强化了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家庭”情感,员工的归属感不禁油然而生。
" J! g6 _, K% d" n! C; K 企业通过会议、庆典等仪式提高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仪式中员工不仅受到价值观的潜移默化,而且可以满足他们聚集的心理要求,强化其群体安全感、价值感和自我存在感,使得员工对组织的依赖感、认同感大大增强,从而提升员工的归属感。因此,企业培育良好的习俗,精心设计、组织各种文化仪式活动,对于培养员工的归属感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 T$ l: X9 c: a$ V8 O5 u, M# [' o" L9 `
6.良好的企业形象影响归属感
* f) M' ~* g* ^: Q3 _* x. |/ d$ h% X# P 企业形象是企业价值观的外在表现。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企业巨大的“无形财富”,它不仅可以赢得公众的信任,引导消费者购买企业产品,而且能够对优秀人才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另外还有利于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培养员工爱岗敬业、爱厂如家的精神,使员工产生强烈的自豪感、荣誉感和归属感,真正实现“我的心在企业,企业在我心中”。企业形象的塑造不仅仅是广告、报纸、公关等大众传播媒介的宣传,也不仅仅是优质产品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员工是企业形象的天然代言人,需要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 % I: u2 D/ r8 g& R% O2 u2 g
因此,企业应该注重把员工的理想、信念、利益、价值、需求与企业的整体目标进行整合,产生共同的行为取向和价值观念,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形成一个和谐、共享、信任的文化氛甩,实现员工自身价值,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进一步深化员工的归属感。 1 `8 n4 M. K1 f; H/ g
- l# ^' M+ A+ u( j, i3 N6 n& G
7.和谐的人际关系影响归属感
- S" f1 |* @7 R: J" ? 创造一个内部和谐的人际关系,就是要形成一个宽松、祥和、健康、文明的人际环境。领导与员工之间互相尊重、和睦相处、坦诚相待,员工与员工之间感情融洽、心心相通、配合默契,企业上上下下建立起人际沟通的良性循环,同心同德、同舟共济地完成企业目标。要实现内部和谐的人际关系,
6 s1 ]% c* [- J6 }3 u% u 首先,要统一在价值观上的认识。如果企业员工价值观认识基础一致,相互之间就能够彼此理解,彼此信任,消除彼此间产生的误会,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8 _- S6 t# B6 `- @
其次,要在情感上协调好价值观。情感上的交流可以缩短员工间的距离,减少隔阂,建立融洽的关系,从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 v; S6 l2 r, ^- {$ X& A o 最后,要实现价值观在行动上的一致。通过企业规章制度的约束,企业形象、习俗、礼仪等价值观表现形式的调节,使员工不仅在思想上达到共识,更能在行动上达成一致,最大限度地发挥共同价值观的影响力,实现员工彼此间的认同、对领导的认同,从而实现对整个企业的认同,产生“企业员工亲如一家”的感受,真正实现员工归属的需求。 8 Y+ R& r- w- I3 f9 Z. W: M2 s
) o; b* q9 ^4 b3 u$ l+ V" O |
-
总评分: 金钱 + 10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