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08-10-21
- 注册时间
- 2008-7-10
- 威望
- 0
- 金钱
- 864
- 贡献
- 12
- 阅读权限
- 30
- 积分
- 876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122
- 主题
- 122
- 精华
- 1
- 好友
-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8-7-10
- 最后登录
- 2008-10-21
- 积分
- 876
- 精华
- 1
- 主题
- 122
- 帖子
- 122
|
本帖最后由 鱼会飞 于 2013-7-22 12:53 编辑 5 @+ h) j1 t" L% G/ c5 e2 S5 a5 l
% m. U" Y% @" d% E6 p6 L
女性,特别是年轻女性进入职场以后,往往喜欢“扎堆儿”,连吃饭和上厕所也要一起去。于是,有人讽刺那些喜欢“扎堆儿”的女性,将她们看成办公室的“是非地、传染源。但专家认为,这样贬低“扎堆儿”现象是不妥的,女性无论在职场内还是职场外,不妨多扎扎堆儿。8 a4 ?$ x4 t5 S2 o" A
- D+ a* T6 r w 扎堆儿让女性感到安全心
4 ^7 N) \9 ?' \) V1 X4 _1 e9 c4 w1 g
心理咨询实务专家张丽女士认为:“扎堆儿的现象跟女性的情感交流特点是分不开的,女性从小就习惯集体行动,伙伴的态度和建议可以起到帮助她们完善自我认同的作用。”
. r8 P# \; B2 M+ d/ G* H8 V) E1 q
$ t/ g$ g+ v- Y0 x ]' J; | 扎堆儿让她们获得归属感和安全感,女性重视交流甚于竞争,小时候玩游戏,如果有哪个女孩受到欺负,哭了,会有一群女孩子围上来安慰。这让她们在长大后,遇到困难也喜欢找自己的小群体倾诉,集体的帮助让她们感到幸福。所以说,扎堆儿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起到心理补偿的作用。 * n- T7 M2 G* n) E6 }: v A- F. h9 f. F1 z
8 v! w. ?; c5 G 当然也有的女性很独立,不大喜欢扎堆儿,然而大多数女性都是不会拒绝扎堆儿给她们带来的认同感的。 心理专家尹璞先生认为,一个人对社会的需求无非有两点。一是独立感,二是归属感,相比之下,男性偏重于前者,女性偏重于后者。女性为了适应职场需要,往往使用男性模式来思考,过多地追求独立感,会比较缺乏归属感,扎堆儿正好可以弥补这部分需要,为女性提供情感沟通的渠道。0 Y& q c; \" k$ A7 a4 m
# l' P- X3 z! C1 R, v
扎堆儿有助于肯定自我
' J5 X0 w" D( n8 i
' I b& ~! p" f5 g8 W 每个人都需要不断确认自我价值,这个自我价值感有一部分来自外界反馈,有一部分是自己的确信。自己确信度越高,就越独立。如果外界认可占据了她确认自我价值的大部分,她就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一旦反馈不够,自己的价值感就会降低,感觉自己的能力很弱。
; P9 c( p% F8 @% l
( b+ q! r7 r8 g3 h# s! w2 m% p6 u* W 在没进入大学和职场之前,女孩子往往都被隔离在单独的家庭之中,父母并不是总能有效地传授给她们人际交往的技巧,甚至不鼓励女孩儿与人交往,而且因为年龄造成的代沟,一些特定的话题比如时尚和观念等她们无法与父母交流。因此,在进入社会之后,她们可以通过扎堆儿来进行学习,掌握与人交流的技巧。扎堆儿最好少谈工作扎堆儿与小团体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是否有共同和明确的目标。在职场之中,领导对小团体是非常反感的,因为这往往带有帮派性质,会影响到日常工作的开展,而女孩子扎堆儿多数与工作无关,也很少会成为有着共同和明确目标、配合作战的“战斗团队”,领导多会比较宽容。有趣的是,会对这种现象产生些微不适的,往往是女性领导。 0 J6 k! Y5 a V. d2 y+ v) f+ R3 g
- S% x, E" J* h5 e* z% `" ` 不过,两位专家都指出,如果掌握不好度,扎堆儿也会扎出问题。 最常见的问题,就是把扎堆儿变成了工作聚会。其实女性扎堆儿最好不要总谈工作,否则完全达不到减轻压力和情感交流的目的,反而成为埋怨、牢骚的集散地。
" w, X8 G7 y9 N; u2 y3 E) u: a) O7 T; R7 ?6 L0 }' ^5 z
专家建议,最好在工作以外也能建立一些小型的,与工作、事业无关,而与自己的兴趣、爱好、心理需要相关的社会支撑体系。这样才真正起到充实生活、开阔视野、多开几扇窗的目的。8 m5 z5 |/ F" M7 S8 o |) \. t% ?
6 B+ c9 p* ?4 H2 J# 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