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6-7-18
- 注册时间
- 2009-4-6
- 威望
- 396
- 金钱
- 4482
- 贡献
- 1308
- 阅读权限
- 255
- 积分
- 6186
- 日志
- 45
- 记录
- 2
- 帖子
- 170
- 主题
- 76
- 精华
- 0
- 好友
- 53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9-4-6
- 最后登录
- 2016-7-18
- 积分
- 6186
- 精华
- 0
- 主题
- 76
- 帖子
- 170
|
工伤认定操作规范(2013版). |" s) q7 E. R0 R% P- \2 r* U
齐精智律师0 Y! u* w% w' F0 _' N0 d
- ~0 ]9 E4 L. c5 i0 H& w c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的规定,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故2013年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为49.13万元。为保护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工伤待遇利益,本文依据最高法院最新司法解释以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的规定,制定本操作规范。$ t/ s G5 s' R& O, M4 [
1 U7 ?; w0 R* t 一、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b2 Y5 ]5 m6 a' j& Z1 K* P6 o& x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3 ~: e5 A, @$ _) s) Z/ p2 k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7 I1 U1 I$ e l# L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2 Z8 v# g4 n. m, R2 e
(四)患职业病的;
/ y) Y' d/ E8 v, p R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 I8 E- D" g! R+ i, F9 Y v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D6 X! |2 L2 \
; {, k. X {' c/ E
二、工伤保险部门对职工无照或者无证驾驶车辆在上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伤害死亡,不认定为工伤的,不宜认为适用法律、法规错误。
+ _, l' R( Q' a- m
7 m4 G' F5 B; e4 k# G/ G 三、“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中的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伤害是指受到的暴力伤害与履行工作职责有因果关系。$ ^, | `3 b5 I7 t7 a
; | t( W0 m0 b( j& `" ?
四、职工因公外出期间死因不明,用人单位或者社会保障部门提供的证据不能排除非工作原因导致死亡的,应当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五)项和第十九条第二款的规定,认定为工伤。) f( i8 p: k3 E4 S
6 Z, d' Z% b' |7 e M! H0 r 五、“上下班途中”既包括职工正常工作的上下班途中,也包括职工加班加点的上下班途中。职工加班加点的上下班途中发生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的属于工伤. g" [0 [- F% }$ e! p* l
2 S7 l6 p) c* `& t& \% ] 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既可以是职工驾驶或乘坐的机动车发生事故造成的,也可以是职工因其他机动车事故造成的。0 @0 Q" D; U4 W2 Z8 v2 J
2 t U) J2 g- x9 T) i 七、职工下班后从工作场所到非固定居所之间的路线,只要确系下班直接回其在住所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属于工伤。
( @: c, Q1 h. a# d* f
$ y* G* e4 C" G. c" j7 W# d2 {/ u 八、职工从单位宿舍至其父母家的情形,属于《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六项规定的"在上下班途中"。属于工伤。. L1 K- A' a+ s4 u! A
8 N" c" H- W" o: a$ @ 九、职工受单位指派外出学习期间,在学习单位安排的休息场所休息时受到他人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 r( A" H" \8 |- K6 u m8 O1 O
9 ?- r7 c- A1 @ 十、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 e" J0 `$ o# E) \5 y7 q. N( r; ?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9 R3 b. b' w( t# C) N D- O! r* d (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 r3 s7 q3 s% p8 A: Y3 T6 w" m (三)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 U! t7 j2 a/ ]" g- i; G2 A) I1 U+ k: W) l6 R
十一、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工伤”。这里“突发疾病”包括各类疾病。“48小时”的起算时间,以医疗机构的初次诊断时间作为突发疾病的起算时间。
' ]' y5 Z* v: a0 ^" ?( v- G% T2 U' r6 j0 u; @7 X" I5 ]) v
十二、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条、第六十一条等有关规定,离退休人员受聘于现工作单位,现工作单位已经为其缴纳了工伤保险费,其在受聘期间因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应当适用《工伤保险条例》的有关规定处理。
3 e7 b; a* M4 w/ \0 n; e6 r& E* b6 n) D0 }+ `/ r
十三、因第三人造成工伤的职工或其亲属在获得民事赔偿后,职工或其近亲属从第三人处获得民事赔偿后,可以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的规定,向工伤保险机构申请工伤保险待遇补偿。& Y% ~% s8 X/ ]/ I' D( A
: M. d: _) g8 l" o7 ^# p1 j
十四、用人单位聘用的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务工农民,在工作时间内、因工作原因伤亡的,应当适用《工伤保险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工伤认定。9 r( _0 [4 D/ ~. }& M1 e
; z) k5 r- R& b! j- O: Y! {! } 十五、根据《劳动法》第九条和《工伤保险条例》第五条、第十八条的规定,劳动行政部门在工伤认定程序中,具有认定受到伤害的职工与企业之间是否存在劳动关系的职权。9 S P' w2 x3 \1 X Q' P
+ Y$ b: S! c! V7 O7 z 十六、个人购买的车辆挂靠其他单位且以挂靠单位的名义对外经营的,其聘用的司机与挂靠单位之间形成了事实劳动关系,在车辆运营中伤亡的,应当适用《劳动法》和《工伤保险条例》的有关规定认定是否构成工伤。$ v* s5 T3 y# Q) Z1 t7 h
$ X( Z. \" G1 D 十七、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承包单位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将承包业务转包、分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者自然人,该组织或者自然人招用的劳动者从事承包业务时因工伤亡的,由该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承包单位承担用人单位依法应承担的工伤保险责任。
) @/ X4 C+ Z4 x5 m5 T6 C# u
0 `* v" W: O' G: Y3 K, f
7 r# D1 _% w2 N. s
* q* p0 H! ?& w1 B" u1 q7 v 齐精智律师,陕西明乐律师事务所劳动法务部主任,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特约律师。4 W" V# Q# x6 I: l* Q
) Y1 |9 R$ v' r1 }+ g% 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