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查看: 121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载] 案例分析:为何高薪不高效?

[复制链接]

172

主题

4

听众

2826

积分

举人

Rank: 8Rank: 8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3-7-20
最后登录
2006-8-4
积分
2826
精华
0
主题
172
帖子
73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5-9-7 22:03: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平日里我们看到老板们风光无限,其实他们烦心的事也挺多。F公司的黄总为员工实行高工资却没带来高效率而困惑彷徨。专家独辟蹊径,为他指点迷津,且听专家的答疑解惑……   & _, e6 Q+ c& |+ J% p2 ^2 l . F5 K. k* [' h9 X5 ]9 }3 M8 e3 ~7 ~ 5 }5 U' a; ]8 f5 p7 P ; {; M0 S( o, N7 v7 r4 U, s  案例 2 ~) e, }1 s0 R1 r1 X0 u! Q5 [7 j' \ " c" e# F" ]% }( @/ H# z W7 Q. _! F$ f3 j : n. }" h& _" `! p  F公司是一家生产电信产品的公司。在创业初期,依靠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不怕苦不怕累,从早到晚拼命干。公司发展迅速,几年之后,员工由原来的十几人发展到几百人,业务收入由原来的每月十来万发展到每月上千万。企业大了,人也多了,但公司领导明显感觉到,大家的工作积极性越来越低,也越来越计较。 6 i& M7 b* u/ L% ] , D9 R% C/ X5 e, H$ T& J) D$ k1 x! Q$ r# a7 T @* {! |, B/ ` " t/ z5 ~ k; z K9 ?# a  F公司的老总黄明裁一贯注重思考和学习,为此特别到书店买了一些有关成功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书籍来研究,他在介绍松下幸之助的用人之道一文中看到这样一段话:“经营的原则自然是希望能做到‘高效率、高薪资’。效率提高了,公司才可能支付高薪资。但松下先生提倡‘高薪资、高效率’时,却不把高效率摆在第一个努力的目标,而是借着提高薪资,来提高员工的工作意愿,然后再达到高效率。”他想,公司发展了,确实应该考虑提高员工的待遇,一方面是对老员工为公司辛勤工作的回报,另一方面是吸引高素质人才加盟公司的需要。为此,F公司重新制定了报酬制度,大幅度提高了员工的工资,并且对办公环境进行了重新装修。 2 j* D1 a1 _9 n1 r$ U9 Y 9 ~- V$ Q5 S; b # }8 e* G3 V. P" Q+ q7 B. K3 Q ' y# b" Z$ i& X5 m5 K4 g9 \  高薪的效果立竿见影,F公司很快就聚集了一大批有才华有能力的人。所有的员工都很满意,大家的热情高,工作十分卖力,公司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但这种好势头不到两个月,大家又慢慢回复到懒洋洋、慢吞吞的状态。这是怎么啦? 8 y0 K5 c+ b6 N0 }- H4 {8 @& D! U/ m* {: ^% S) y$ Z C2 @# P) S1 G) [5 {. u & @5 _) M# A7 u- }" t) {) Z, w. F  F公司的高工资没有换来员工工作的高效率,公司领导陷入两难的困惑境地,既苦恼又彷徨不知所措。那么症结在哪儿呢? 3 ^5 n. ?9 p2 J8 e9 |1 x- v 4 l' \7 p' V; Z; s * s) G* G h0 q+ L) C6 l" `3 b$ U ! x# ]6 R) S" J, J$ v6 f/ f0 O  分析 - \3 T- \* C7 t( Z1 n & H# O7 b9 }8 F- _% K9 X 3 f/ [7 G+ T. U I+ F, Y0 p- X% l# a7 d  F公司出现的这种情况是一个普遍现象,很多企业都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在创业初期,每个人都可以不计报酬、不计得失、不辞辛劳、不分彼此,甚至加班加点、废寝忘食。但是,只要企业一大,大家这种艰苦奋斗、不计报酬的奉献精神没有了,不分上下班的工作干劲和热情态度也不见了,关心企业、互相帮助、团结如一人的融融人情氛围也消失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有三: $ \' Y1 B8 G6 l) } 9 `" P1 B. H& W% T0 |$ K) Y - S3 x% H! q9 Z& c0 h+ m 8 G# }, q& p8 u( x# |; t) h   首先,那就是企业大了,老板或忙于企业发展的大事,或忙于社会上各种应酬,与原来创业的老员工在一起的时间少了,感情必然疏远,心理距离必然拉大,以感情作为激励手段的作用自然就会逐渐消失; 4 `9 t" N$ l5 D; l$ u 0 _/ _, P# c7 `6 w; C , s( q# B+ M7 a / Z/ \7 e% i6 U7 a" K: w  其次,在创业初期每个老板可能对公司员工,尤其是一些核心骨干有过许多承诺,但当企业真的做大之后,老板(或许忘了)并没有兑现这些诺言,因而老员工便产生失望情绪,接下来的自然是消极怠工,或是集体跳槽; ) v5 M0 I. h/ }1 H* X$ p0 |0 o, n0 G 2 v7 _& _8 z, W+ _- i+ X8 R & `) b# G: b4 c% i  第三,当企业成长到一定规模之后,必须走向制度化的管理,而制度给人的感觉总是冷冰冰的,原来的那种相依为命一起创业的融洽感觉消失殆尽,称兄道弟不行了,一切都要按级别来,按公司规定来。制度容不得感情。 + ]* D/ ?1 E3 }0 ~ 9 R' K/ |! N) d; c9 s' Y) W + l% ]6 [, `) v, k1 k% c2 j6 z + E9 Y) ]: l* S9 T9 m  公司大了,其管理方式应该改变,激励方式也应该改变。讲感情不行了,靠什么呢? ( }0 b9 l* O. Y0 B 8 I8 r1 t( `" ? 8 {' X: F, y# Z5 `" u( z ) ~/ |# i* V8 W9 ] ]  遗憾的是,我们很多企业把钱作为唯一的激励手段,在一些老板的意识里,花高价钱就能打动人才的心。因此,报上的招聘就会出现这样的文字:“位子加权力,高薪加福利。你还要什么?你还等什么?”言外之意给你高薪水、高福利,你就该满意了,该知足了。这代表了不少企业的想法。 / [1 ^# b$ N; V6 n) S* ^ + C: G9 y6 R3 \: H) X2 I$ ~; a5 Z ' U; Z* W) H0 h1 P   美国行为科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告诉我们,满足各种需要所引起的激励深度和效果是不一样的。物质需求的满足是必要的,没有它会导致不满,但是即使获得满足,它的作用往往是很有限的、不能持久的。要调动人的积极性,不仅要注意物质利益和工作条件等外部因素,更重要的是要注意工作的安排,量才录用,注意对人进行精神鼓励,给予表扬和认可,注意给人以成长、发展、晋升的机会。 6 d# \/ M- G& h7 @' j. X& v. i) h- ?# ] 0 b3 I' c. v' r( Q / k0 l! r$ e9 E* K- _) M0 s. z! N  还有一点是必须指出的,就是F公司把工资提上去了,工作环境和条件也改善了,但没有把员工的工资奖金同工作目标相联系,同业绩挂钩,也就是说,每个员工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就能稳稳当当拿到高工资。既然如此,大家为什么要卖力干呢?!下面两个小故事很能说明问题。 ! @9 h; D$ K8 V- j5 q% U" @ . s/ c8 K% X4 j # Q0 m6 J9 x! D; E+ |0 h/ _# U0 @" q   国外一家森林公园曾养殖几百只梅花鹿,尽管环境幽静,水草丰美,又没有天敌,而几年以后,鹿群非但没有发展,反而病的病,死的死,竟然出现了负增长。经专家分析。主要是由于鹿的生活过于安逸。后来他们买回几只狼放置在公园里,在狼的追赶捕食下,鹿群只得紧张地奔跑以逃命。这样一来,除了那些老弱病残者被狼捕食外,其它鹿的体质日益增强,数量也迅速地增长着。 * T6 w6 O, |$ Q, z: F7 ^& O% W) i8 Z $ \: j8 V0 V Z O2 M4 t , b3 P# N( V, B   挪威人喜欢吃沙丁鱼,尤其爱买活鲜的。渔民们为了避免沙丁鱼在运输途中死去,往往在船舱里放上几条鲶鱼。鲶鱼滑溜无鳞,常爱四处乱钻乱窜,弄得沙丁鱼十分紧张,不得安生,也只好跟着鲶鱼一起游动。这样,不但避免了沙丁鱼因窒息而死亡,而且抵达渔港后还能保持鲜活。人们称这种现象为“鲶鱼效应”。 ( J& D* a8 c; F2 \/ t 5 `9 }# _, m$ `3 v+ ^; I& A2 T, L& X8 y- X$ h' c: C . o& h/ a' T( { S! g   由以上分析可知,F公司的问题就在于:首先,对快速成长企业的经营管理缺乏经验;其次,怎样让高工资发挥激励作用认识肤浅;第三,激励手段简单且不配套、不系统。 $ k2 G7 p& u( W$ N( j& E 4 j6 o& v! \6 Z4 b4 f3 _' M0 w* I' [; S ) S! c$ F& z+ L" T, t* X; X' R解决方案 ; }: q2 ]" H6 z6 ^9 U) P ) e( i* `) l1 ^7 ^ 9 Y1 Q2 D) T- k; R8 a) m% Z) g/ W6 {5 |! Z   针对F公司的现状,其重点是建立以薪酬制度为基础的激励系统,使企业进入“高工资、高效率、高效益”的良性循环。 . K' ?' w8 _3 t) h 1 J; f: Q" ^) z$ q: U3 x 6 x. h' v' D! G3 o0 D+ Y5 f8 q, e, h+ s5 g/ Q9 E   一、薪酬制度设计 2 i! w2 V" h1 u) U+ \) {# W7 u, R6 {1 o+ s5 l6 ? 0 ^) Y1 ~2 b5 g9 ? 5 J' T# b4 Y" }7 Y* e5 D5 N  薪酬设计的要点,在于“对内具有公平性,对外具有竞争力。”这就要求我们要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方法进行设计,而不是拍脑袋随意而定。一般要经历以下几个步骤: 0 E) s! `8 d" L; l # u7 c7 V& L2 e: v5 A7 j % D1 o) P) g: D7 h0 u( A 5 R- z5 {! ?& d H! s   第一步:职位分析。这是确定薪酬的基础。 ' N' @7 }/ L: ]' c, R l z& [ + E* g3 |2 A4 y% Z4 y. A% \% g4 c& e& J6 I! K 3 h3 Z/ g" j; o5 l4 m7 l+ \( |  第二步:职位评价。职位评价(职位评估)重在解决薪酬的对内公平性问题。 * t! d+ e9 j8 s4 n* r; e4 T& [0 i$ u" j6 H; h2 T 0 J$ A: C% C0 R* |( a# y# n+ z% b- N% \" A0 l   第三步:薪酬调查。重在解决薪酬的对外竞争力问题。 % o$ x' E: {& E. e% R9 `) \ % p$ P2 F6 |6 D/ w5 U. ?1 f H0 F) k( |. M* a9 z 2 o% G$ Q1 |( v @, G' \7 b   第四步:薪酬定位。即根据企业状况选用不同的薪酬水平。 4 _+ ^( P" q5 Y) D1 z4 O2 g' y( }2 M v3 a6 a( V 6 w) Q4 O' h' ~+ @+ a- c- j # v1 A8 p& [- v i+ C& Q7 b  第五步:薪酬结构设计。确定职位工资,需要对职位做评估;确定技能工资,需要对人员资历做评估;确定绩效工资,需要对工作表现做评估;确定公司的整体薪酬水平,需要对公司盈利能力、支付能力做评估。每一种评估都需要一套程序和办法。可以说,薪酬体系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 & q% O' Z7 i: d/ s6 r0 {# G$ j$ t' L' f 1 I( V0 {3 H) D$ B+ q ' u [" D& |8 u: m+ z2 y   在制定和实施薪酬体系过程中,及时的沟通、必要的宣传或培训是保证薪酬改革成功的因素之一。必要时,让员工参与报酬制度的设计与管理,这无疑有助于一个更适合员工的需要和更符合实际的报酬制度的形成。 ( E% `; E |1 }& E + d7 G1 u6 z! n: k7 H- ^, I) {( {8 ^6 X: `( m! y8 L2 ~ , m; K1 e0 N: P  二、配套激励措施 1 c( h W& f# q , a5 d7 k# v0 y5 X! t! C) K+ O * |- d% {! N) Q9 X# } 8 Q; g: @ ]) |5 Y, i# i  1.设计适合员工需要的福利项目。高薪只是短期内人才资源市场供求关系的体现,而福利则反映了企业对员工的长期承诺。 & \0 k/ k& B% `7 E/ a$ f; A/ w$ [5 q/ @2 @* m) \% F0 k ! J/ W1 N+ [. {$ v3 x! }9 v/ d X 3 }- N: u* D7 v* z8 r  2.重视内在激励。在注重企业为员工提供高工资、福利和晋升机会的同时,强化基于工作任务本身带给员工的胜任感、成就感、责任感、受重视、有影响力、个人成长和富有价值的贡献等。 * E' c, w7 @$ j0 B* ` 0 w; }8 g% m; } X( l i 0 Q) ^ K" K6 F3 u' @; h# `6 E$ X5 F8 w Z. K   3.引入适度竞争。让员工感觉到差距的存在,让他们感觉到竞争的危机,落后就意味失去工作。引入竞争后,员工的惰性没有了,不思进取不存在了,他们都在暗暗的努力,工作效率就会明显增长。 3 B, r# H! o1 O3 A6 m& F# V4 ~$ L/ X7 @& N , A4 i! U; S9 Y1 m1 u : Z# H) a+ L @: p9 |' l" C9 [  4.奖惩适度。奖励过重会使员工产生骄傲和满足的情绪,失去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欲望;奖励过轻会起不到激励效果,或者让员工产生不被重视的感觉。惩罚过重会让员工感到不公,或者失去对公司的认同,甚至产生怠工或破坏的情绪;惩罚过轻会让员工轻视错误的严重性,从而

67

主题

4

听众

1万

积分

会元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注册时间
2003-10-14
最后登录
2013-8-19
积分
10015
精华
0
主题
67
帖子
946
沙发
发表于 2005-9-8 13:09:00 |只看该作者

RE:[转载] 案例分析:为何高薪不高效?

解决方案倒是不错,关键是能否真正实行,执行力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

主题

33

听众

3万

积分

榜眼

Rank: 29Rank: 29Rank: 29Rank: 29Rank: 29

签到天数: 2257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注册时间
2004-8-3
最后登录
2024-5-13
积分
36318
精华
0
主题
47
帖子
2515
板凳
发表于 2005-9-8 14:37:00 |只看该作者

RE:[转载] 案例分析:为何高薪不高效?

理论是好的,关键是要能够有效的执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