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查看: 1139|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系统转发] 人工成本分析指标(转)

[复制链接]

0

主题

319

听众

6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

签到天数: 15 天

[LV.4]偶尔看看III

注册时间
2010-6-8
最后登录
2025-7-23
积分
68867
精华
0
主题
0
帖子
0

中人8周年纪念勋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7-28 15:14:3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一、什么是人工成本   人工成本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经营和提供劳务活动中因使用劳动力所发生的各项直接和间接人工费用的总和。按现行企业财务会计制度,这些费用要纳入企业财务成本项目,所以称之为人工成本。     按原劳动部颁发的[1997]261号文件规定,企业人工成本范围包括:职工工资总额、社会保险费用、职工福利费用、职工教育经费、劳动保护费用、职工住房费用、工会经费和其它人工成本支出等。     (一)职工工资总额: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企业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一般由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六个部分组成。(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包括在岗职工工资总额和企业在岗职工以外其他从业人员的劳动报酬。具体见国家统计局政法司一九八九年九月三十日国务院批准一九九○年一月一日国家统计局令第一号发布的《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     (二)社会保险费用:社会保险费用是指企业按国家规定参加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以及企业自行建立的各项补充性质的保险和为企业内部从业人员负担的商业性保险。社会保险费用以企业实际缴纳和支付为原则,其中包括由企业缴纳给社会保险机构的部分、企业自行负担的部分和支付给离退休人员的其它费用,但不包括个人缴纳和负担的部分。     (三)职工福利费用:是指在工资以外按照国家规定开支的职工福利费用。主要用于职工的医药费,医护人员工资,医务经费,职工因工负伤赴外地就医路费,职工生活困难补助,企业举办社会性服务机构中的工作人员的工资,以及按照国家规定开支的其他职工福利支出。如:独生子女费、丧葬抚恤费、集体福利事业补贴、工会文教费、集体福利设施费、探亲路费、上下班交通补贴、洗理费和解除劳动合同的费用。     (四)职工教育经费:是指企业为职工学习先进技术和提高文化水平而支付的费用,职工教育经费目前是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计提,用于职工学习先进技术和提高文化水平方面的支出。除此之外,还要列入从其它渠道支出的有关职工教育培训方面的费用。     (五)劳动保护费用:劳动保护费用是指企业购买或负担的、职工可实际享用的劳动保护用品、食品、饮料、服装和保健用品等方面的开支,或是以此名义支付给职工的货币收入,但不应包括企业劳动保护费会计科目中支出的劳动保护设备购置、维修以及个人只能在工作现场使用的特殊用品等项费用。     (六)职工住房费用:是指企业为改善职工住房条件支付的费用。主要用于交纳住房公积金、提供住房补贴、职工宿舍折旧等。     (七)工会经费和其它人工成本支出:工会经费是企业按职工工资总额2%的比例计提后拨缴给工会使用的经费。企业不在岗职工生活费是指企业对长期不在岗却仍保持着劳动关系的职工所承担和支付的生活费用。职工招聘解聘费用是企业在招聘解聘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各项费用,如:广告费、场租费、交通费、手续费、劳务费等项目。企业补贴给子弟学校和技工学校经费是指企业向附属于企业的或与企业有资助关系的中、小学和技工学校支付的各项费用。其它用于职工的支出是指无法归入以上类别而应计入企业人工成本的各项费用支出。     二、人工成本分析有关指标   (一)劳动力数量指标的统计。     A.按工作岗位对劳动力指标的统计。   1.工人:基本生产工人(直接从事产品制造的工人)、辅助生产工人(从事各种辅助性工作);   2.学徒:指在熟练工指导下,在生产劳动中学习生产技术,享受徒工待遇的人员;   3.营销人员:指直接从事产品销售的有关人员;   4.管理人员:指在企业组织机构及生产车间从事行政、生产、经济管理工作的人员;   5.工程技术人员:指担负工程技术工作并具有工程技术能力并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   6.服务人员:指服务员工生产或间接服务于生产的人员;   7.其他人员:以上六类以外的人员。   B.员工数量指标的统计。   1.期末人数。是指报告期最后一天企业实有人数,属时点指标。如月、季、年末人数。   2.平均人数。是指报告期内平均每天拥有的劳动力人数,属序时平均数指标。计算公式为:   月平均人数=报告期内每天实有人数之和÷报告期月日数   或:   月平均人数=(月初人数+月末人数)÷2   季平均人数=(季内各月平均人数之和)÷3   年平均人数=(年内各月平均人数之和)÷12   或:=(年内各季平均人数之和)÷4   C.员工人数变动指标的统计   1.企业员工人数平衡关系:期初人数+本期增加人数=本期减少人数+期末人数   2.员工变动指标:员工变动指标(%)=(报告期员工人数÷基期员工人数)×100%   D.员工素质指标的统计   1.员工文化素质统计:     ∑(实际培训时间×参加培训人数)     平均文化程度指标=---------------------------------------------------      参加培训累计人数(人次)之和     E.劳动时间利用指标的统计     劳动时间是指员工从事生产劳动持续的时间,是衡量劳动消耗量的尺度,在统计中通常以出勤工日、出勤工时等单位表示。为了准确计算劳动时间,用图剖析劳动时间的构成:   企业劳动时间剖析图:   1.出勤率。出勤率反映企业员工在规定的工作时间内实际出勤的程度。计算公式为:   出勤率(%)=出勤工日(工时)÷制度工日(工时)×100%   2.出勤工日(工时)利用率。反映企业员工出勤时间内从事与生产有关活动时间的比重。计算公式:     出勤工日(工时)利用率(%)=制度内实际工日(工时)÷数出勤工日(工时)数×100%   3.制度工日(工时)利用率。反映制度工作时间实际用于生产的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制度工日(工时)利用率(%)=制度内实际工日(工时)数÷制度工日(工时)数×100%   4.加班加点比重指标和强度指标   (1)加班加点比重指标(%)=加班加点工时数÷实际工作工时数×100%   (2)加班加点强度指标(%)=加班加点工时数÷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时数×100%     (二)劳动生产率指标的统计   劳动生产率是企业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的生产效率,是劳动消耗量与生产成果之间对比关系的经济指标,是衡量和评价企业经济效果的重要指标。劳动生产率有二种基本表现形式:   劳动生产率(正指标)=产品产量/劳动消耗量;   劳动生产率(逆指标)=劳动消耗量/产品产量;   劳动生产率是劳动消耗量和产品产量的对比。产量可用实物量(或标准实物产量)、劳动产量(定额工时产量)、价值量(总产量、增加值勤)等表示:劳动量可用人数时间表示。   其计算公式为:   1.工人实物劳动生产率=报告期产品生产量÷报告期工业生产工人(包括学徒)平均人数   2.实物劳动生产率=报告期产品生产量÷报告期全部职工平均人灵敏   3.员劳动生产率(元/人)=报告期工业总产值(万元)÷报告期全部职工平均人数(人)   或:报告期工业增加值÷报告期全部职工平均人数     (三)劳动报酬指标的统计   劳动报酬是劳动力再生产的物质基础。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企业全部做从业人员的劳动报酬总额称为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包括:职工工资总额和本企业其他从业人员劳动报酬两部分。其中主要是职工工资总额。   A.工资总额。工资总额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企业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具体项目见。   B.平均工资统计。平均工资是指全部职工在一定时期同每人平均的工资收入。其计算公式为:   平均工资(元/人)=工资总额(元)÷职工平均人数(人)   备注:平均工资的统计,可以按企业不同的职工范围(全部职工、管理人员、营销人员、部门主管人员、工程技术待分类统计)计算,也可以按不同的时间范围(月、季、年)计算。采取何种方法进行统计,应视企业内部核算和管理要求而确定。   (四)人工成本指标的统计   1、人工成本总量分析指标(反应人工成本总量水平)   人均人工成本=人工成本总额/平均职工人数(基期至报告期)   人均人工成本可以分析企业间人工成本的结构差异,对各自竞争潜力和用工效率产生的影响,为调整人工成本使用方向和提高使用效益提供参照。(职工人数指在本企业工作并由其支付工资的人数)   人工成本总量增加额=报告期人工成本总量-基期人工成本总量(绝对量)   或=(报告期人工成本-基期人工成本)/基期×100%(相对量)   2、人工成本结构分析指标(反应各部分在人工成本中的结构比例的变化)     ①人工成本某部分所占比重=报告期该部分数额/报告期人工成本总量×100%   人工成本各组成部分所占比重指标可说明各组成部分在人工成本中的结构比例关系的变化,企业应根据指标的变动,分析其中具体的结构性变动原因,并采取措施加以调整。   3、人工成本效益分析指标(投入产出指标)   ①劳动分配率=报告期人工成本总量/报告期企业增加值×100%   劳动分配率指标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新创造的价值中有多少比例用于支付人工成本,反映劳动投入对企业净产出的影响,又反映企业新创造价值中对职工分配的份额,是反映劳动投入与净产出关系的指标。它反映分配关系和人工成本要素的投入产出关系。同一企业在不同年度劳动分配率比较,在同一行业不同企业之间劳动分配率的比较,说明人工成本相对水平的高低。   ②人事费用率=报告期人工成本总量/报告期企业销售收入×100%   人事费用率表示企业生产和销售的总价值中有多少用于人工成本支出,同时也表示企业职工人均收入与劳动生产率的比例关系、生产与分配的关系、人工成本要素的投入产出关系,它反映劳动投入占实现价值形态的总产出程度,倒数表明每投入一个单位的人工成本能够实现多少销售收入。(销售收入是指企业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等取得的收入。包括产品销售收入和其它销售收入)   ③人工成本利润率=报告期企业利润总额/报告期人工成本总量×100%   反映人工成本占利润的比重,属于人工成本创利能力指标。人工成本利润率的变动趋势,基本可以说明企业经营状况环境的变动趋势。如果人工成本利润率下降就应分析其原因,如果由于产品卖不出去,就应尽快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如果是因为原材料涨价或人工成本过快增长,就应采取措施,努力降低物耗成本或人工成本。   ④人工成本含量=报告期人工成本总量/报告期企业成本费用总额×100%   人工成本含量,反映劳动效率状况,是企业、行业、国家间商业竞争的重要指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的竞争主要是质量和价格的竞争,其中价格的竞争主要是成本费用的竞争。而成本费用的竞争又主要是人工成本的竞争。(成本费用总额指企业的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之和)   ⑤人工成本工资含量=工资总额/人工成本   反映工资占人工成本的比重   ⑥全员劳动生产率=增加值/职工人数 反映工业活劳动投入的经济效益指标。(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职工人数=报告年内12个月平均人数之和/12)
ruclc    

0

主题

4

听众

696

积分

秀才

Rank: 5Rank: 5

签到天数: 9 天

[LV.3]偶尔看看II

注册时间
2005-5-28
最后登录
2016-11-10
积分
696
精华
0
主题
0
帖子
12
沙发
发表于 2015-7-28 15:14:30 |只看该作者
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7

听众

2017

积分

举人

Rank: 8Rank: 8

签到天数: 54 天

[LV.5]常住居民I

注册时间
2008-5-9
最后登录
2017-11-17
积分
2017
精华
0
主题
1
帖子
138

2012中人博客人气博主勋章

板凳
发表于 2015-7-29 09:46:56 |只看该作者
整理的很清楚,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5

主题

70

听众

20万

积分

御史中丞

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

签到天数: 303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注册时间
2003-8-20
最后登录
2025-8-21
积分
200800
精华
0
主题
115
帖子
3296

12月社区全勤勋章 9月社区全勤勋章 8月社区全勤勋章 7月社区全勤勋章 6月社区全勤勋章 3月社区全勤 1月社区全勤 中人网雪山杯(2003-2010)

地板
发表于 2015-7-29 12:03:10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