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23-5-16
- 注册时间
- 2009-9-7
- 威望
- 3907
- 金钱
- 30048
- 贡献
- 9801
- 阅读权限
- 255
- 积分
- 43756
- 日志
- 1652
- 记录
- 240
- 帖子
- 1965
- 主题
- 1487
- 精华
- 0
- 好友
- 71
    
签到天数: 104 天 [LV.6]常住居民II  - 注册时间
- 2009-9-7
- 最后登录
- 2023-5-16
- 积分
- 43756
- 精华
- 0
- 主题
- 1487
- 帖子
- 1965
|
为了进一步发展,很多企业都非常重视对职工的人才培养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但员工通过人才培养后所学到的知识、技能有多少被转化到他们的工作中?对员工人才培养结束后,怎样跟踪人才培养的效果?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对人才培养的效果进行评估?这个问题已经成为众多企业在人才培养中遇到的最头疼的问题之一。
9 a! W8 b, K; ^" o: A9 ?. f在企业人才培养结束后,一般要对人才培养的效果进行一次总结性的评估或检查,以便了解学员在哪些方面获得了进步与提高,从而评估人才培养的总体效果。因此,人才培养效果的评估与跟踪是企业人才培养工作中极为重要的阶段:通过评估,了解某一人才培养项目是否达到原定的目标和要求,找出不足、总结教训,不断改进。
/ T' y# q2 _3 q2 |$ u3 u对于如何追踪人才培养效果、对人才培养效果进行评估,华恒智信认为可以从学员反应、学习收获、行为表现及绩效结果四个方面进行评价,具体如下:
6 Z( c7 E. v" u) e2 z" ]
- {" m% c! K. U5 i9 ^8 o7 A9 Q一、学员反应
% Q4 {# Y' g/ Q学员反应主要包括学员对人才培养项目和讲师的感受和看法、对人才培养过程的积极程度,这主要包括学员对人才培养内容、方式、讲师、环境、管理等方面的感受和看法。对于如何考核学员反应,华恒智信建议企业可从人才培养的有用性(课程目标是否明确、内容是否有用)、活动及材料、讲师水平、管理问题、设施和环境几个角度入手,在人才培养结束后即刻进行测试评估。
% d5 {) v' I2 l @$ a一般情况下,测试学员反应可通过问卷调查法(如表1所示)或观察法进行。+ ~5 {4 I: i' \% x0 y
: z7 x* ~& `+ [- w1 j1 g二、学习收获
, u+ ~0 T9 l" N$ J8 Q$ U学习收获主要是依据人才培养课程的教学目标,评价学员对人才培养内容的掌握程度。评估的目标主要包括学员是否掌握概念、技能等相关人才培养内容和学员是否熟悉学到的知识、技能,并知道工作中应掌握的技能标准。一般情况下,可通过闭卷考试、问卷调查(如表2所示)、实际操作、观察评分、量表评价等方法进行评估。2 ~/ J& J" D+ ^
+ ~/ \! l9 Q. C3 a
三、行为表现
+ @7 M; [; D J+ W" a+ W4 b4 R2 K行为表现主要对学员接受人才培养后的工作行为表现进行评估,以确定学员是否有效、持续地将人才培养中学到的知识、技能等运用到工作中,从而确定人才培养是否真正对学员的工作起到了推动作用。评估学员的行为表现一般可采用现场观察、跟踪问卷调查、小组访谈等方法,由学员的直接上级负责评估。
: `6 k9 f) K- X! ]/ @; E6 n由于从知识技能的运用到工作行为表现发生变化之间存在时间滞后,不同的人才培养内容对学员行为表现的转变时间不同,所以对员工行为表现评价的时机应该考虑时间滞后性,一般情况下评估时间可选取人才培养结束三个月、半年或一年后进行。同时,为了保证行为表现的评价效果,华恒智信建议采取对比评价的方式进行,即学员人才培养前后效果对比(纵向比较)、与对比组或未接受人才培养的员工进行比较(横向比较)。
! Z( T( G9 Q' c& S0 U四、绩效结果9 k* v- y& @2 ?) j5 l6 A
绩效结果是在行为表现评估的基础上,对学员行为对企业目标影响的衡量,即评估企业绩效是否得到了改善。如经过人才培养后,企业的成本是否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企业产品的质量是否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员工的服务水平是否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产品合格率、产量、成本、利润、客户满意度等指标进行评价,确定人才培养方案是否对企业的业绩产生了有利的影响。( q; A# Z& l# n' p& f/ V9 W/ ?4 ?
关于考核方法,企业可采取员工个人绩效与组织绩效、成本效益等评价方法,直接对学员业绩与其所在部门业绩进行考核,以确定人才培养效果。
. a9 q" K) T2 k9 H, e1 H2 `没有总结就没有提高,很多企业乐于对员工进行人才培养,但在人才培养结束后没有或不及时对人才培养效果进行跟踪评估,不但无法对本次人才培养的有效性进行衡量,还影响到下次人才培养的效果。因此,企业应该根据实际条件,选取合适的方法对各项人才培养工作进行评估,不断修正错误、积累经验,从而提高企业人才培养的效果。
% b/ D$ N, I; N1 I$ z0 g; ]7 m, M8 L2 M8 p! \- b+ w" Z1 J
) |. `5 U8 G8 y& E% 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