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09-12-18
- 注册时间
- 2004-8-27
- 威望
- 0
- 金钱
- 169
- 贡献
- 43
- 阅读权限
- 20
- 积分
- 212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461
- 主题
- 347
- 精华
- 0
- 好友
-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4-8-27
- 最后登录
- 2009-12-18
- 积分
- 212
- 精华
- 0
- 主题
- 347
- 帖子
- 461
|
镜头一:听取“汪汪”声一片: G' R# u4 J; L5 _! y
9 M9 j# z* W9 x* m
虽说过节的时候,大家也都互发短信问候了,但是在春节上班第一天,同事见面难免还会互相问候,聊聊自己过节的趣闻和逸事。# \3 ~# U% A* ]% o0 K" o
今年不知道是老总的主意还是我们经理的主意,“收心”的秘招改成十足的“年味”,大家一起“汪……汪汪……汪汪汪……”。听取“狗叫声”一片。* M$ I g+ L9 h: R0 L$ v+ ^
& s c' r% J9 X7 n+ y' T3 y
够创意,够有决心的了吧!还有更刺激的诱惑——“汪汪”之后还有老板发的小红包来抖擞眼球!虽然红包里面的面值小得可以,但是这份心思足够让大家打起精神、面对现实、整装待发了。
% g# e/ d' z5 W0 C3 m: V9 X
- G5 S. u2 n" L& v& z2 `* c8 S 镜头二:想象放松! ~* v) K2 u8 E; \, U" T. L0 K
0 \: A% W! d- I" _6 B9 | 节后第一天,做到办公桌旁,望着一堆要处理的事情,无论是谁都难免会觉得有点头大。“还好,自己留有一招”——过节前刚刚参加完“企业教练技术”的培训,学到的好方法正好现学现卖,活学活用。
$ C; H5 m) S8 U; T+ C) x* W% u2 e
8 a. P0 o) ]) C( {( h* L3 z# f 坐在座位上,调整到自己最舒服的姿势,深呼吸,慢慢闭上双眼,让自己的心中或脑海中出现过去工作快乐的场景:或者是因为业绩出色被主管当众赞扬时;或者是提交的策划方案受到领导肯定时;或者是成功地开发业务,拿到客户的大订单时……每次想到这些都可以让自己笑对未来的工作。* }3 J. j* y8 [. q+ i+ q2 p# K$ \
, J+ Q5 R1 @' P% i z! M& f4 W9 O 镜头三:慢“跑”热身$ F4 o) J8 `# ^+ H! ~( [* Z2 l- C
% r! [" ?- y+ B1 |/ U% h& ?+ _ 怎么以积极饱满的精神状态回到工作中?清晨从悠闲到紧张、从温暖的家庭到空气凝结的写字楼让人感到有点不习惯,工作很难集中注意力,工作效率也不高。幸好,老板们都还算通情达理,头两天对大家也没有明确的要求,因此,第一天上班可以给自己安排不用动脑的工作,或者一直想做而没有做的事情。比如抄写资料,或者是安排工作日程,选择一些诸如整理书信、文件等闲散一些的工作。/ g3 r- ?* Y. a7 v; O% n
' T8 U$ i# z) N, ~
这样静静地进入工作状态,通过无关能力的整理过程,获得小小的满足,达到舒心的目的。当然,也可以多看一些图片、图像等东西,也有助于大脑神经系统的恢复,这些都可帮助自己尽快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 Y( \: d8 h4 J: k/ _ u X" ~$ h, r$ c2 R2 i; Y. D
镜头四:老板=提神剂4 @- z; V R' P+ ]
) K) f) H0 e" p6 X
长假结束了,开工第一天,把自己MSN的昵称改成了“我还没睡醒呢”。放假的时候,每天都在睡懒觉,所以在我看来,调整工作状态的问题就是调整生物钟的问题。当然如果一个人调整不了,就从外部给自己一点压力喽。更重要的,是我的座位就在老板对面,看着老板在我面前正襟危坐、忙这忙那,我立刻就感受到了工作的氛围。! d; K7 x) m, b
- l4 A( z! ^- i9 H3 j P 过年前老板发给我的短信还在手机里:“感谢你鸡年对公司做出的贡献,希望狗年我们携手共创辉煌!”在这样有事业心的老板面前,我怎么能不“收心”呢?
3 J) I7 a6 m7 U3 K
2 y- R8 x6 H6 A7 W# g 刚刚给自己倒了杯咖啡,忽然想起老板也有我的MSN,我立刻把昵称改成了——“新年开工,大吉大利”!老板的目光就是最好的提神剂,瞧瞧,咖啡还没有进嘴里,我的精神头儿就来了。
+ v; \+ k) S+ J7 B3 L5 ~6 M( h' \+ [* e" r5 r7 }- S# ^( s
记者手记 警惕上班恐惧症( W3 z: D8 c, P/ o6 y& U; C1 u% x
$ l% q# n0 k) H, c, n' |; z 虽然关于什么是“节后忧郁症”和“上班恐惧症”、“恐惧症”的发病原因和如何预防治疗的宣传报道早已不绝于耳,很多职场中人也开始注意自己在节假日里的休息、合理安排饮食。但是每次长假结束后,依然会有很多人一谈到假期里的种种见闻和乐趣就来了精神,可一提到即将来临的工作就会有厌倦的不良情绪。% E! M8 _, U u3 E# u/ n
& `, {* y7 A* E7 K 一位供职于证券公司的杨女士向记者坦言,她平时一见到主管就害怕,因为每次汇报工作,主管都不满意,不是批评就是给工作加码,所以每天上班都是提心吊胆的,想想节后马上就要上班了,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像杨女士这种典型的“上班恐惧症”患者还大有人在,他们绝大部分并不是因为过节期间休息不好,或者饮食不规律引起的“节日综合症”。实际上,他们担心的不是上班本身,而是要面对自己无法承受的巨大的工作压力或者是一直存在的人际障碍。
' e. H7 A7 n: D7 ?: X p
; [2 d3 X$ ]) @: E “不愿意面对压力、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贪图舒适和放松不是罪过。我们的身体和神经就像是久绷的琴弦和急速行驶的车一样,运行一段时间后必须要休息一段时间。”人力资源专家杜若这样分析道:休息时车速自然减缓,琴弦的张力也松弛下来;从休闲状态再度进入工作状态,汽车提速需要一个切换过程,拉紧琴弦也不能太快太急。
/ X- Z8 g9 H/ |) q7 C' P; ?$ ]0 R: a" A/ y) j& U! U0 U( f3 y! d
所以,一方面,我们要知道长假之后人们害怕面对上司、同事、客户等种种人际关系及工作压力都是正常的,这是我们身体的一种本能的自我保护,对自己不要有太多的勉强和责备,通常调整几天,很快就能重新适应。但是,从另一方面讲,这样的节后身体反应也是一个强烈的信号,告诉我们,目前的工作压力可能过大,已经到了自己无法承受的地步。而工作中的人际关系,也让自己不愿面对。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则需要学习如何给自己减压,如何重新调整我们的人际关系,否则我们的身体“机器”很快也会罢工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