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查看: 140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才:企业成长之痛

[复制链接]
wnrs    

499

主题

5

听众

817

积分

秀才

Rank: 5Rank: 5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6-4-12
最后登录
2010-7-19
积分
817
精华
1
主题
499
帖子
158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5-23 10:23: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一家已经小有名气的贸易公司的老总,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发现贸易公司需要以企业实体作为依存的根本,于是在2003年开创了自己的实体企业,希望生产与贸易互为依托,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使公司能够在国际化的地球村里进一步拓展生存空间。 1 Q' n' @" R* d1 p9 ? ! a/ c# X1 M% w+ b  公司经过半年的运作,初步形成了财务部、人事总务部、贸易部、开发质量部、生产部及物流部六个部门。公司在急剧的扩展中,一些以往未尝暴露出来的矛盾逐步显现并激化,不得不经历成长之痛。 1 G3 W! J8 S1 w/ V# y! Z' |8 g3 @; @+ w4 F3 O4 u2 T   阵痛之一:新旧职员矛盾凸现 7 v# J2 Z/ ]( L5 K. Z. F5 ^* `0 W: B # ^5 G# @# S$ u  原有职员,基本上是由一些跟随老总3年以上,个别达到10年以上的职员组成。新进职员以现代意识强烈的学生为主,也有在职场江湖上闯荡多年的好手。 + J8 O: Q) Y& m1 @4 f+ o) ? 8 Y3 k* _( o* K0 ?1 l% S$ j# v   老职员觉得学生职员应该将过去自己做的琐事分担过去,毕竟自己是公司的骨干中坚。而学生群体,却觉得自己作为大学生,做这些打字跑路的工作,学不到职场技能,实在是在浪费青春。新进的职场好手却认为,老职员在公司只不过呆的时间略微长了点,实际上能力一般,但薪水拿的却比自己高,这很不公平,同时觉得学生群太嫩,薪水待遇不菲,不知好歹。 $ f' M+ \ i% }7 _3 k+ W5 m4 S0 p+ l; X( d6 y( L) d4 d) F$ T   针对这样的情况,老总觉得应该创建一套完整的企业管理培训晋升机制,即创建公司的企业文化。在例行会议上,老总先是各打50大板,希望各群体能够团结一致,安心工作,并督促人事总务部尽快拿出一套各方都能认可的规章制度来。 # t+ u) U! a1 Z1 I" K % z ^7 L$ N+ \# a( c   阵痛之二:管理格局的变革冲突 ' V0 \: m1 M! N3 g/ N - ?* d0 p5 e: ^% y; {& W  规章制度是有了,但如何执行却成了问题,积累的矛盾并没有化解,公司里气氛越来越压抑。 2 v+ i5 Z) w' u) }2 H8 Z" H 6 L3 _9 O0 p3 Z$ s! r9 Y  老总一直是个贸易项目经理,平时什么事情都喜欢亲自过问,尽管公司的规模扩大了3倍,人员在几个月内迅速突破100大关。一个人管理已经是不现实的事情,但老总固有的管理习惯却无法一下子改掉。 " y" ~" z1 B2 c ' c* W$ b7 y* ]; B   四个部门的经理,因为老总事必躬亲的原因,也无法正常主持部门的工作,更别提按规章制度办事了。部门内的员工,本来就因为新旧职员之间的矛盾冲突,已经纷纷心存不满,自然没有了工作的积极性,对经理的工作指令也是应付而已。大家都不知道应该怎么做,当老总从海外发工作指令时,大家就分工做了,到不得不交差时,工作总能够勉强交差。至于工作质量,大家心里都在想,只要老总不骂,什么都ok了。 ; R1 g/ g K1 q& T7 W8 [4 I2 C 9 _! l0 O* ~! e2 A( F+ U2 [  部门内部,大家都和和气气地工作,也不需要多过问别人的工作。部门间的有效互动几乎绝迹。 1 [! @3 `- g9 P5 |8 J+ I1 \ 1 @0 H2 `# q% v8 f" [" m! Z  阵痛之三:文化差异的尖锐冲突 6 S; q& e) P+ c4 T. d& W& J! L2 A. s8 e1 s9 }; v: c) m. D/ i   公司过去的职员全部是贸易人才,所形成的贸易文化虽然没有具体的表现形式,但也形成了一套默认的体系。新进的职员,基本上为开办企业准备的,以企业界人才为主,尤其是一些职场打拼多年的好手,已经完全的企业化了。偏偏进的是贸易公司,很多问题上看法与贸易人才截然不同,而这文化间的冲突却是很致命的。 - Z( D2 B1 v* z, t- C# f! Q6 E 2 N" l0 g6 w. ^  当企业人才根据自己得来的经验,希望公司的企业部分,能够按照企业正常的格局发展时,总会受到贸易人才的干扰。而当贸易人才在企业运作策略上构思时,却不为企业人才认可,即使企业人才不得不去执行,也是做一半留一半,无法尽心而为。加上觉得受到贸易人才的掣肘太多,也没有多少心思为公司去着想,公司原有的希望,在这里已经严重打了折扣。 ] L% U, v# J6 h6 p* p$ W " _4 d- j2 {" R0 z% j4 E* ^& ]  公司过去是个国营贸易公司,自然的所有的国营作风都已经根深蒂固了。而新进的职场好手,基本上都是来自海外企业。海外公司来的企业人才们自然看不起国营人,自然不自然歧视国营人的语言与形体流露。反之,骄傲自大的国营人对海外公司来的企业人才们同样也是不以为然。两种来自截然不同文化间人才的冲突,也变得越来越明显和尖锐起来。 9 }3 O& d' D+ H; ?2 t# z3 ? / t! h- A3 V# |2 h! [  阵痛之四:主导方向选择两难 , _7 }, Q, R3 N0 z- f! T/ b 4 V/ g! g3 @5 h# S2 B* ~  当老总决定建设一个工业贸易一体化的公司时,实际上是将贸易发展与企业发展一视同仁的。但由于企业人才是逐步引进的,在意见上老总不可能做到一碗水端平,很多时候只得接受占多数的贸易考量。但这种考量方式,无法满足企业人才对企业正常生产的要求。 , s/ f: t& d% f( Q0 e9 w" V 0 ] }% h& H' Z9 z  文化上的冲突,加深了企业人才与贸易人才彼此间的误解与冲突。贸易人才的公司主导危机感也越来越加重,在企业发展导向上,越来越多地向老总发表自己的观点,希望企业能够按照公司的绝大部分人的意愿走下去。而这样的行为也加重了企业人才的担忧,迅速离职的企业人才,让还没有离开的企业人才感觉异常沮丧,但也不甘自己来去匆匆,总希望能够有一天,可以正常地把握企业的脉络。 . K0 ^ i) G; g/ H) R: K . B" X5 i; Y5 C) Z l   老总仔细考虑后,决定广开言路,从自己开始整顿,进行一场企业变革。 % y4 r' U, T7 t% B" |( G 1 N3 u* z B5 n6 c7 ^   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势必会遇到种种问题。面对问题,及时解决,适时进行变革调整,这才是解决企业成长之痛的良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