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07-6-27
- 注册时间
- 2006-4-12
- 威望
- 0
- 金钱
- 122
- 贡献
- 6
- 阅读权限
- 20
- 积分
- 128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105
- 主题
- 52
- 精华
- 0
- 好友
-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6-4-12
- 最后登录
- 2007-6-27
- 积分
- 128
- 精华
- 0
- 主题
- 52
- 帖子
- 105
|
沙发
发表于 2006-6-14 11:15: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RE:[转载] 人力资源外包是双赢的管理模式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鹏劳公司所接手的人力资源外包业务中,都是以发包方,即用人单位为主体而进行的。如在员工招聘业务中,是由用人单位提出具体用人要求的。在合同管理过程中,为规避用人单位风险,却是由受包方,即鹏劳公司依法与派遣员工建立劳动关系的。在员工培训方面,由鹏劳公司负责员工岗前培训与技能培训。在薪酬发放方面,由鹏劳公司提出薪酬政策,经与企业协商一致后执行。在员工保障方面,由鹏劳公司为员工办理社保及相关商业保险。在员工激励方面,由鹏劳公司进行多种形式的奖励。在企业文化方面,由鹏劳公司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业余文化活动,以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在后勤管理方面,由鹏劳公司提供社会化后勤服务。在员工调配方面,鹏劳公司根据用人单位需求,实现员工余缺调配,以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率。
当然,众所周知的是,鹏劳公司通过接手华为公司的人力资源外包业务后,可以极大地壮大鹏劳公司的实力,提升该企业的赢利能力。但华为通过鹏劳公司进行人力资源外包后,究竟能获得何许利益呢?
下面仅通过员工招聘这一块人力资源外包业务的描述,就可以得到一个非常清晰的认识。例如,以招聘IPQC这一品质管理的岗位工作人员而言,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亲自出马,必须要按华为自己的平均工资水平来招聘,这样,该岗位怎么样也要花到个三千多元的水平,即使就是招个中专生来从事该岗位的工作。现在,由华为的人力资源外包服务商鹏劳公司来招聘,该公司本着“以人为本,促进人员合理流动”的原则,通过以市场上通行的工资水平,大约1300多元人民币,就可以招聘到一个合格人员,即该岗位所需的有半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的电子计算机类中专生,来从事该岗位的工作。并且,因为从事该岗位的人员是由鹏劳公司来管理的,这样一来,就阻碍了从业人员因工资水平的攀比心理得以实现的通途,无疑便使华为公司规避了因人员不满以引起劳资纠纷的可能性。
然而,尽管人力资源管理的许多业务已经越来越多地外包化了,但是这也并不是全无选择性的。当然,公司低层人员的招聘,需求多且繁杂,这种人力资源管理业务,可以外包出去。并且,国家法定的福利,如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人事行政工作,也可以外包出去。另外,至于企业需求的高层人员的招聘工作,外包给猎头公司,可以保证其在更短的时间内、以更广的渠道,找到更加合适的人才。但是,如果把一些核心人力资源职能,诸如薪酬管理外包出去,是非常不妥的。这是因为,薪酬制度属于商业机密,一旦泄露给竞争对手,必将给企业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那么在人力资源业务外包之后,人力资源从业人员该何去何从呢?其实,对于这个问题,大可不必让从事人力资源的从业人员惊慌失措。因为,在实践的过程中,企业并不是全部把人力资源管理的业务外包出去,而是有选择的进行人力资源的外包工作。换而言之,企业只不过是把一些不涉及企业机密的、高层次人才物色的、社会福利管理的、技能培训的、重复的、繁琐的、事务性的人事行政工作,外包给专业性人力资源机构。
所以,在人力资源业务外包大势所趋的情况下,并不存在“人力资源从业人员将失业”的说法。相反,越来越多的企业实践正在日益表明,推行人力资源外包业务,因为有了专业性人力资源受包方的介入,从而使得发包企业可以在实现降低成本的基础上,大大提升其人力资源管理的运作效率。
当然,象联想、华为那么优秀的民营企业,毕竟是极少数。所以,有必要强调的是,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由于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认识仍处于模糊状态,这些企业要么没有人力资源部门,要么是,即使有了,也没有系统的人事管理制度,更不用说如何去开展人力资源外包业务了。
并且,由于高级人力资源人才的极度匮乏,招聘优秀员工困难重重,关键职员又流失严重,员工满意度极低,这些都是制约民营企业顺利发展的“瓶颈”。可能,还更为可笑的是有些民营企业,即使有了高级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由于根本不懂得如何去利用,结果却给白白地浪费或流失掉了。
如果这些企业能够导入或采用人力资源外包业务,这样,就可以借助于外部的优势资源,及时地识别出自己优势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来。而且,通过与外包服务商的合作,还可以形成良性循环的状态。这样一来,不但能够大幅度地提高自身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了,而且还能够增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核心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