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24-12-29
- 注册时间
- 2009-6-8
- 威望
- 9756
- 金钱
- 168714
- 贡献
- 193839
- 阅读权限
- 255
- 积分
- 372309
- 日志
- 4
- 记录
- 94
- 帖子
- 5559
- 主题
- 340
- 精华
- 32
- 好友
- 738
    
签到天数: 710 天 [LV.9]以坛为家II  - 注册时间
- 2009-6-8
- 最后登录
- 2024-12-29
- 积分
- 372309
- 精华
- 32
- 主题
- 340
- 帖子
- 5559
|
了解他人的动机才好"敷衍行事" 敷衍是人际关系大棋盘上的马和炮,是时刻都用得着的常规武器。
5 o" }4 a4 ~; Z% t2 D; n; d x—— 佚名
我们一旦被人敷衍,便会忿忿不已,甚至横眉立目,咬牙切齿,其实大可不必。
4 I k0 Y! P( L( \" v3 r, t8 { 试想有哪一日我们不被人敷衍,又有哪一日不敷衍别人呢?如同牢骚,在我们让别人不要发的时候,自己何尝没有发呢?
. J7 ?6 Q* U4 B) _6 Q, x | 难怪有人说:"敷衍是社交主旋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音符,是人际关系大棋盘上的马和炮,是时刻都用得着的常规武器。"( b9 Q/ S- E, U$ @9 k9 ?/ V9 X
何谓"敷衍",《现代汉诺词典》说:"做事不负责或待人不恳切,只做表面上的应付,敷衍了事。"而我们所指的敷衍并不是指"做事",而是单讲"待人"--"只做表面上的应付。"有时,这种"应付"往往不仅是应该的,而且简直是必须的,无可抱怨和指责甚至是善意的配合。
7 }( R+ s4 C1 V 工作中,一个真正懂得敷衍的人绝不会胡乱去拍上级马屁,冷眼迎接同事的热情,而是总要察言观色,深刻了解了对方的动机之后才胸有成竹的去行事。因为由于误解他人动机而造成的种种隔阂与纠纷的例子在工作中实在是太多了。
6 Y& Q1 O) K' U 如果需要,我们都有可能立即举出一两个这样的人;我们与之共事已久,相当了解,却又极不易相处。问及关系处得不好的原因。则总是首先要去埋怨对方,认为是对方在故意难为我们--也许是他格外高兴这样。
4 L! w" N7 I% K. R' i) E% s( B 同样,如果有人模棱两可地评价我们,我们就想象自己发现了带有敌意的成份。如果有人该讲我们时却没有谢我们,我们就认定他们不是感觉迟钝就是不感激我们的帮助。如果我们的同事对我们的过失表示开心,我们就会假定他们不尊重我们。+ z8 A l/ g+ N4 W- `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问题的一部分当然在于我们出乎自然的那种自我中心。而另外一点便是我们不了解他人的动机。通常我们总认为发生在身边的大多事情是针对我们的,而实际上大多数其他人正像我们关注自己的事情一样关注着他们自己的事情。应当承认,有时别人确实会故意对我们做出不仅的举动,但即便当人们唐突无礼时,也很有可能他们并非像我们所认为的那样针对个人,而且他们或许竟没有注意到他们造成的好印象。因为有的人比其他人感觉迟钝些,也可能如果有人对他们说他们对我们说的那些话并不能引起他的丝毫反感。所以实际上他们完全不知道我们受他们伤害的程度。
/ S7 E0 `0 N& S 当然,我们不能总是避免赋予他人的行为与动机,有时倒是很有必要认识到他们行为背后所储藏着的东西。我们就更易于精确地识别他们的动机。
* Y7 q B" Q) y! _ 一旦学会认识他人的动机,有的放矢地去行事,成竹在胸地去"敷衍",也就不仅不会遭人反感和排斥,反而能大大提高你的办事成功率以及更加良好的人缘儿。/ P F4 V( F/ V4 S# H
说实话,"敷衍行事"几乎没有禁忌,对上级、对下级。对同事均可施之,因此,我们也理所当然受到这种人或那种人的敷衍。只要是利人、利已、无损于感情,又能巧妙地把工作做好,不露声色地赢得了人心,那又何乐而不为呢?"敷衍"本身是个消极之词,而其结果却可能是积极的。
. Z' A, o: H: L7 M. [ 当然了,不该敷衍的又是万万不能敷衍的,即便你对他的动机了如指掌。更何况,我们不能总是赋予他人的行为以动机,有时倒是很有必要认识到他们行为背后办所隐藏着的东西。
5 t; @& p; ?/ x; h& u, ^) M+ E 整日周旋于没有硝烟却似战场的办公室里,看穿同事心固然是最基本的生存与自我保护之道,但过度的敏感与"过敏"都是不可取的。8 K1 [4 u; b8 N; H/ ~
|
-
总评分: 威望 + 3
金钱 + 20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