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查看: 9856|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载] 绩效管理,表格背后的管理

  [复制链接]

66

主题

13

听众

2万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

签到天数: 209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注册时间
2010-10-22
最后登录
2017-9-1
积分
24465
精华
1
主题
66
帖子
758

最佳辩手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5-3 09:56:3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绩效管理,表格背后的管理
做绩效管理要用到表格,这是尽人皆知的道理,很多人认识绩效管理就是从考核表开始的,笔者也如此。
20**年第一次做绩效考核的时候,第一步就是上网搜索考核表格,为了更加具备参考性,公司总经理还专门从在出差是买了一套绩效管理表格工具书。于是,第一次绩效考核设计就围绕着表格的编制和填写展开。在一堆数字游戏中完成了自己绩效管理操作的处子秀,基本上达到了领导的满意。
那么,是不是,绩效考核表就代表了绩效管理呢?
这就让我不得不再次提起我曾经倡导的一个观念:绩效管理,警惕“表格依赖症”。
这个观念是说,很多企业的管理者把绩效考核奉为真经,当人力资源部门要求他们填写某些表格的时候,他们就认为这是在做绩效管理,当没有被要求,就把绩效管理弃之一边,不管不问。在他们的观念当中,绩效考核表就等同于绩效管理,如果没有表格,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做绩效管理。
所以,笔者希望通过本文,让更多的读者认识到,绩效考核表仅仅是绩效沟通的工具,仅仅是上下级表达观点的媒介,而非绩效管理的全部。甚至连20%都不是。正是应了那句话:“功夫在诗外”,绩效考核的“功夫”也在考核表之外。
这张表格体现了七大方面信息:
第一:基本信息,明确了考核者、被考核者以及考核时间
绩效管理是上级与下级持续沟通的过程,在规定的考核时间内,专业叫法叫作绩效周期,上级与下级要对考核指标保持持续的沟通。这个沟通包括前期的制定、过程的管理以及后期的考核反馈。
它体现了绩效管理所倡导的参与精神。
在一开始就要让员工参与进来,经理与员工共同明确考核指标项目,明确每个指标的实质内涵,明确衡量标准,明确绩效激励办法等。在绩效周期内,经理和员工的工作重点是绩效考核指标,围绕着考核指标展开工作。考核指标只是指明了工作方向,更多的内容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加以细化,形成可操作的工作思路和计划,支撑指标的实现。考核的时候,经理除了要公平公正地打分之外,更要公开地沟通打分结果,让员工清楚自己的工作进展怎样,哪些方面进展顺利,得到经理认可,哪些方面需要调整,如何调整才是受欢迎的。
明确的考核时间符合SMART原则的截止期限原则,任何事情都要有个明确的截止时间,否则,无法衡量员工做得好坏。
第二:指标名称及定义:明确了考核指标内容
考核的时候,首先要明确绩效周期内的关注重点是什么,也就是通常所讲的KPI。看似简单的几个考核指标,实际得到这个指标的过程复杂。总体上可以分为四步:
第一步,要明确整个组织未来1-3年的战略目标。
这会用到战略地图的概念,所谓战略地图,是指企业思考战略的思考路径。从四个方面衡量,分别是财务层面、客户层面、内部流程层面、学习与成长层面。这其中,最核心的是客户层面,企业如何看待客户,如何为客户提供差异化的价值主张,如何培养客户的忠诚度,形成持续购买,是形成战略地图的核心关键。
当理顺了客户价值主张之后,向上形成财务层面目标,向下形成内部流程层面目标。最后,特别要提的是,学习与成长层面是支撑整体目标的核心,现在企业的竞争越来越从有形竞争转向无形竞争,从企业与企业间的竞争,从产品与产品间的竞争,转向部门与部门间的竞争,转向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源间的竞争。因此,在设计战略地图的时候,人力资源、信息资本与组织氛围也是个关键,需要关注支撑性。
当战略地图明确后,组织未来1年的战略重点就明确了,这就是战略目标体系。
第二步,根据确定的战略目标制定相应的行动方案,每个战略目标对应1个或多个行动方案,这些行动方案进一步诠释了战略目标的可行性。
第三步,针对每个行动方案提取衡量指标。每个行动方案对应一个或多个考核指标,这些指标就是我们业绩合同上所体现的考核指标的来源。
第四步,根据原则提取关键绩效指标,列入业绩合同,这些原则包括:
1)重要性:指标代表业绩的显著驱动因素,对战略目标及部门目标的完成起重要作用;
2)可衡量/可定性分析:指标可通过数据进行衡量或者通过事实依据进行分析验证;
3)确切的:指标对被考核员工而言明确而具体,与考核意图统一;
4)可控制性/可影响性:在合理的时间内,指标可以受到被考核员工的影响,得到可衡量或可验证的改善;
5)关键性:数量有限,集中于被考核员工最主要的目标,一般在5-8项左右;
6)改善潜力:波动性较大、与最佳做法之间的差距较大。
第三:目标值
目标值一栏主要是明确各个考核指标的衡量基准,包括下限值、标准值和上限值。下限值是该考核指标不可容忍值,也就是说,低于该值,则企业没有盈利,一般建议为标准值的90%,下限值对应60分或0分,标准值对应100分,是完成该目标的满分标准,上限值,是在满分基础上的挑战,可以在100分的基础上得到加分,一般会设上限,建议120分为上限。
目标值的确定需要考虑历史数据,在历史数据基础上进行提升。如果没有历史数据,那么需要估算数据,一个模糊的数据,总比没有数据强,然后在此基础上建立数据收集系统,形成历史数据,一段时间以后在对历史数据进行调整。
1 Z( ?5 \: u& y总有人说,没有数据,数据不好收集,是不是可以不设该指标?要设,一定要设,不能因为现实的一切困难,忘记了我们前进的方向,忘记了我们的目标,在目标的引领下,去超越历史,比只设一些大家都能做好的指标强得多。毕竟考核的最终目的是帮助企业持续提升,而不是为了计分而计分。 & a8 ^% y0 h8 q  P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人们倾向于制定高目标值,持有这种思想的人认为如果把目标值提高,即便员工没有完成,仅仅完成到80%,企业也达到了预期目标。实际上,这种思维陷入了一个怪圈,认为绩效是员工在压力下高效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实际上,绩效考核能给员工带来压力,因为绩效背后是激励。但是,仅仅有压力而没有方法,员工同样是无法获得高绩效的。- }8 \+ V! [  ]/ U: ~" n! Y3 H
所以,并非是给员工制定了高目标值,员工就可以获得高绩效。高绩效仍然来自经理和员工的共同工作,来源经理对员工的辅导,来源于双方对障碍的认识,来源于共同的行动计划。

; P4 W+ d, S4 p# A- \" v" \" q经常,企业在绩效考核中会面临一个现实问题,就是,考核指标无法有效分解给员工,员工经常和经理争论考核指标是否合适,目标值是否合适,经常双方为此争论不休,没有最终结果。8 R9 p' N  F6 s& L# v  q! J- s, S
那么,该如何分解考核指标呢?当员工不接受高目标值该怎么办?下面几个问题供经理参考:
0 O7 ^8 K, [) l8 [$ _
1)如果用现在的方法做不到,那么用什么方法可以完成?

: t2 T" m! o) O9 E5 e2)如果要求的时间太紧,那么什么时间更合适?

- n- p& v/ N1 N) o! j3)如果一个人完成由困难,那么需要哪些部门、哪些岗位配合?

; l# P6 s! f% y0 y/ l6 K4)如果现有的资源和成本不支撑,那么需要投入哪些资源?
5)如果全部完成有困难,那么哪些可以保证完成,哪些可以部分完成?
第四:衡量标准
衡量标准是对考核指标的衡量尺度,根据目标值和对应的计分基准,进行计算。很多企业在编制业绩合同的时候,并不注重这个内容,认为只要制定了考核指标,就完成大部分工作了,至于怎么考核,就不去关心了。其实,考核除了关注重点工作之外,更要给员工一个公平公正的交代。因此,细化的衡量标准还是不可以省略的。
第五:权重
权重是每项指标重要程度的体现,权重体现了导向,但是权重不宜过高,一般建议不超过30%,过高的权重会影响到被考核的工作方向,抓大放小,忽略其他工作,同理,权重也不宜过低,一般建议不低于5%,最好设成5的倍数,避免出现7%、8%之类的权重,计算起来比较麻烦。
企业可以根据每个阶段的工作重点调整权重,体现企业的导向。
第六项:指标类型,包括定量指标和定性
现在,指标量化是一个趋势,很多企业都在这方面做了很深的研究,而且企业越来越追求量化。能把指标量化是个好事,但是,并非所有的考核指标都能量化,甚至,有很多重要工作根本无法量化到位。
那么,既然这样,我们就不妨采用定性评价,只要上级对考核指标的细节达成共识,并在过程中做好记录,一样可以保证考核的公平与公正。与其得到一个带有主观性的分数而把工作做到位,而不要为了量化而失去核心本质,就像工作计划完成率、提交及时性指标一样,你无法确切地知道,到底员工做到了这些,是不是真的就高质量地完成了工作。
第七项:数据来源部门
数据来源部门体现了互相监督,相互独立的原则。一般,考核数据由第三方提供,以体现公平公正。但实施中,也经常发现,有些数据的确无法从其他部门提供,笔者建议,也不要太过勉强,毕竟,信任是一切工作的基础。企业要体现出对各个管理者的信任,管理者也在考核中不断修炼自我,提升自我!
结束语:绩效考核需要考核表作为工具,但是管理者不能为了填表而填表,一定要搞清楚,填表究竟是为了什么,如何填表才更符合绩效管理的理念,毕竟,绩效管理的“功夫”在表格的背后。
一切好的开始,从内心深处开始

8

主题

9

听众

1万

积分

同进士出身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签到天数: 283 天

[LV.8]以坛为家I

注册时间
2011-3-21
最后登录
2013-11-29
积分
17402
精华
0
主题
8
帖子
937
沙发
发表于 2011-5-3 12:49:14 |只看该作者
占个沙发,努力学习!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9

听众

1万

积分

同进士出身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签到天数: 283 天

[LV.8]以坛为家I

注册时间
2011-3-21
最后登录
2013-11-29
积分
17402
精华
0
主题
8
帖子
937
板凳
发表于 2011-5-3 13:09:23 |只看该作者
文章写得就是精彩,让我明白了不少。谢谢无私分享! 本帖最后由 海水无盐 于 2011-5-18 08:38 编辑
# U: F3 X" I& a" _' v# Q" u7 d8 Y! o  k. 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4

听众

3421

积分

解元

Rank: 12Rank: 12Rank: 12

签到天数: 9 天

[LV.3]偶尔看看II

注册时间
2003-12-14
最后登录
2012-1-19
积分
3421
精华
0
主题
2
帖子
401
地板
发表于 2011-5-3 13:55:48 |只看该作者
写的很不错,绩效管理的重点不在于考核本身,在于通过绩效考核达到的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

听众

2332

积分

举人

Rank: 8Rank: 8

签到天数: 70 天

[LV.6]常住居民II

注册时间
2010-5-22
最后登录
2017-7-28
积分
2332
精华
0
主题
0
帖子
329
5
发表于 2011-5-14 19:43:29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的资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

听众

6583

积分

贡士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签到天数: 312 天

[LV.8]以坛为家I

注册时间
2009-2-6
最后登录
2016-8-29
积分
6583
精华
0
主题
0
帖子
972
6
发表于 2011-5-17 10:05:38 |只看该作者
感谢楼主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

听众

121

积分

书生

Rank: 3Rank: 3Rank: 3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10-12-11
最后登录
2011-6-2
积分
121
精华
0
主题
0
帖子
64
7
发表于 2011-5-17 16:22:09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4

听众

1530

积分

举人

Rank: 8Rank: 8

签到天数: 32 天

[LV.5]常住居民I

注册时间
2010-4-25
最后登录
2013-3-13
积分
1530
精华
0
主题
7
帖子
113
8
发表于 2011-6-1 15:02:07 |只看该作者
好文啊  一定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0

听众

3719

积分

解元

Rank: 12Rank: 12Rank: 12

签到天数: 29 天

[LV.4]偶尔看看III

注册时间
2009-8-17
最后登录
2018-9-13
积分
3719
精华
1
主题
3
帖子
422
9
发表于 2011-6-1 15:47:02 |只看该作者
关于部分指标的评价,个人不建议使用定性的方法,因为首先需要定性评价的指标大都是一些能力类指标,用定性的方法或多或少的带有主观性,容易引起争执或者不满;第二实际上看上去需要定性评价的指标也可以量化评价,只不过可能需要考核的组织者开动脑筋换一种方法,比如,评价“沟通能力强”,显然,这个指标想实现定量评价很难,如果非要表面的去评价“沟通能力”的话一般都会选择定性的评价方法。但实际上,“沟通能力强”也可以实现定量评价。
7 G& v5 S6 f; ]' [$ b8 e, S, [4 n% x* x. |9 d) |
这个问题首先是要关注你价这个能力的目的是什么,或者这项能力能带来什么样的绩效回报;比如,一个销售需要足够的沟通能力,在考核时也有必要对沟通能力进行考核,但如果换一个思路的话,先想想为什么销售人员需要高的沟通能力,或者高的沟通能力能给绩效带来什么贡献;举个简单例子,具备高沟通素质的销售应该获得高的业绩回报和高的客户满意度;那么,实际上评价业务完成情况和客户满意度就可以获得对“沟通能力强”这个KPI的定量评价,只不过指标不再以沟通能力的形式出现罢了。这有偷换概念的嫌疑,但其实并没有偷换概念,如果以因果关系来看待的话,以前可能评价的更多是“因”,而现在是直接评价“果”,来投射“因”。
" p9 c4 E* |- R& |3 N
6 |' m6 r8 V2 M% j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17

听众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

签到天数: 267 天

[LV.8]以坛为家I

注册时间
2010-9-22
最后登录
2023-4-18
积分
19767
精华
0
主题
14
帖子
1354
10
发表于 2011-6-1 18:09:45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学习了。写得很不错
一花一世界,一世一浮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