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07-9-29
- 注册时间
- 2006-4-25
- 威望
- 1
- 金钱
- 546
- 贡献
- 138
- 阅读权限
- 30
- 积分
- 685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887
- 主题
- 269
- 精华
- 1
- 好友
-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6-4-25
- 最后登录
- 2007-9-29
- 积分
- 685
- 精华
- 1
- 主题
- 269
- 帖子
- 887
|
沙发
发表于 2006-7-13 10:56: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RE:[转载] 解剖企业文化的“幼稚病”
2004年7月,该企业最大的子公司发生一场严重的人为事故,整个集团的经营业绩急转直下,一泻千里,企业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此时,企业领导迫不得已采取了企业裁员、调整战略、收缩经营范围等一系列措施。于是,企业文化建设首当其冲被裁掉了。当初企业领导聘请笔者时,谈及企业文化重要性时,豪言壮语镇人耳愦,仿佛就在昨天。而现在笔者却看到企业文化成为昨日黄花,心中好不凄凉。企业文化真的就是这样的“幼稚”吗?笔者不禁在心中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 V& m4 K1 a& ]) j
* b/ U1 K% H D# |$ _8 p$ }+ m+ L 其实。幼稚的企业文化并不代表企业文化的脆弱。在这家企业的领导心中,他永远也没有认识到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的“幼稚病”现象。而这点也是笔者力所不能及的地方,也是企业文化工作者最悲哀的事情,这就是企业文化工作者得不到充分的信任和授权。当时笔者到这家企业调研时,在这家出了问题的子公司调研时,这家下属的公司领导是台湾人,他不屑一故地告诉笔者:他是台湾人,他领导的企业应该具有台湾文化,而与这家子公司负责企业文化领导人交流时,他竟然提出了这样匪夷所思的问题:他认为在集团的基础上,这家子公司再建立起一套自己的企业文化,而他们的企业文化与集团的企业文化根本就没有多大关系,属于另立山头。正是这样的“山头主义”倾向,严重制约了企业按照正常规律发展,将企业拉向了另一个深渊。在这个小团体带领下,企业偏离的航道,没有人监督,没有人去考核,结果造成了触礁事件。最终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面对将近1亿元的损失,企业领导发出了“崽卖爷田不心痛”的悲叹。 9 e0 E, O, b% j1 ^$ f# `
' ^# T' M q, L& {8 G 在事件发生之前,笔者认真分析了企业的实际状况,以及发生这场事故的原因,曾经提出这样的建议,在企业当下必须采取一场整风运动,彻底地建立起真正的大集团企业文化,也就是解决一直困扰企业文化“幼稚病”的问题。但是,企业领导人认为经营放在首位,企业文化只是配合经营。结果发生了这样的结局,亡羊补牢的时候,企业领导人只想着去补这个“牢”。其实,企业领导还没有警醒地意识到,在企业的内部隐藏着批羊皮的狼才是企业最大的隐患。当初企业文化考核人才标准就是具有优良的品德,而到了执行起来就走了样子,企业领导认为应该考虑经理人的职业化问题,其实就是企业经理人的能耐,而对于其道德这方面的考察就无足轻重了。但是,这些人对于企业的愿景和发展战略存在非议和质疑,所以每时每刻都在打着自己的“小算盘”。由于,他们过于计较个人得失,考虑个人的利益大于企业利益,做出的决定和决策一味考虑取得成绩,而忽视存在风险。因为他们知道,只有自己的经营业绩取得大幅度的突破,才能得到领导青睐,也才能获得自己那份优厚的报酬。至于这样的举措隐藏的风险,以及如何规避风险,这样的事情他们已经来不及考虑,也没有时间考虑。他们认为在企业好了再干,不行就溜之大吉,企业也无法追求其责任。而且这样的经理人,他们始终信奉“有奶就是娘”的生存哲理,对于他们来说,这个企业只是他们人生的一个站台。因此,企业领导如果不能意识到企业文化重要性,不能解决思想意识的问题,那么企业就无法规避这些风险。中国有句古语:“道不同,不相为谋。”如果企业不彻底肃清那些存在不同想法,隐藏在企业的“狼”,那么企业迟早会被这样的狼吃掉。
. V6 ^% U' ~% @
, k7 E/ d, V5 o- P% P7 ~ 这里笔者举这样的一则例子,也许对我们有所启发。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曾经进行过多次的整风运动,虽然整风运动曾经造成了冤案,带来一定负面影响。但是正是整风运动的进行,才肃清了革命队伍内部不坚定的异己分子,从而实现了革命队伍高度的纯洁化,使所有党员干部坚定马克思主义思想,为实现共产主义伟大事业而努力奋斗。正是这样的队伍,为实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q- a$ U G# h# Z$ h# f# U* B; a- J" D+ b5 b# U( e: g& g: P
毛泽东主席曾经力荐所有共产党员读《甲申三百祭》,这是关于明朝末期闯王李自成著作。作为革命失败代表的李自成,当他打进紫禁城以后,失去了奋斗的目标,而开始贪图享受。而隐藏在农民军异己分子,积极为个人的利益着想,使得新生的政权法度无纲,混乱异常。最后,一盘散沙的农民军,被远在冰天雪地的努而哈赤的后裔所击败,酿成了一出历史上的悲剧。当初毛泽东主席走出西柏坡时候,曾经形容:共产党人就是进京赶考,不要像闯王那样考个不及格。、前车之鉴、后车之事,历史教训足以让人深刻铭记。其实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企业、家庭,都是这样的道理。没有文化的国家是落后挨打的国家,没有文化军队是愚蠢的军队;同样,没有文化的企业即将是市场经济所淘汰的企业。 1 n" W( c; B1 | c. g, e+ N
& z( } _. z% r3 d* e 从以上两个案例,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正是脆弱的文化导致了以上潜在悲剧的发生。但是,我们绝对不能断定企业文化就是脆弱的!企业文化天生就患有“幼稚病”,这只是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问题。 1 L5 _. d, I) M3 e1 v0 j
# D: W, x/ I1 S 中国的企业文化建设也不过短短20年左右,没有成熟的经验和案例值得我们借鉴。当前,中国的企业文化建设只有适合中国特色的前提下,建设具有企业特点,具有实战性的企业文化。只有建立起真正的企业文化,使企业的广大员工真正认同企业文化,懂得企业的历史使命,理解和认同企业的愿景,确立真正的企业价值观,并使得企业所有员工,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的目标而共同努力,我相信这样的文化足以支撑企业健康持续发展,也能够避开企业在前进征途上的重重障碍,才能真正实现基业长青的理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