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查看: 7149|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载] 分拆人力资源,刻不容缓

[复制链接]

225

主题

4

听众

523

积分

秀才

Rank: 5Rank: 5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6-4-19
最后登录
2007-7-17
积分
523
精华
1
主题
225
帖子
65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7 14:04:00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企业改革的不断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企业界也顺应这种潮流,纷纷摘掉了人事部这个让人敬畏的门牌,换上了醒目的人力资源部,似乎这一切都预示着人力资源管理者春天已经到来。 3 k8 I/ ~/ [, T7 m1 y 9 I6 A- |6 h, J- v. O" L但事实并不如此,甚至比想象的更为严重。日前,有关学者撰文指出:美国学者对人力资源部“存在、转型还是消失”存在争论。文章说:“一些人争论说人力资源部门应重新审视过去。一些人争论说人力资源部门应转换成一个企业合作伙伴的精英战略集团。另一些人争论说人力资源部门应该消失,它的功能可由外包来实现。这些争论还将继续下去,直到争论出什么是人力资源部门。” $ J/ ?# ~5 W0 a# G! S5 k2 Q# O& ]% ~6 B) i* t r 在我国,人力资源部的状况也很不乐观,前景也很堪忧。大多数企业的HR经理仍旧扮演着“高级办事员”的角色,仍旧不蕴不火地操持着他们已经演练了多年的人事工作,记记考勤,管管档案,发发工资,不忙的时候,找几个员工谈谈心,以体现自己作为人事部的威严,这些事务性的工作几乎占据了他们80%的时间。当然,在这之外,他们也会“抽空”关心一下诸如培训开发、绩效考核等人力源管理和开发有关的工作,只是这些工作大多是在企业老总的授意只下才做的,是被要求的,而不是自愿的。正如有人所说的那样,“通常人力资源工作是总裁一个人的狂想,当总裁想到人力资源问题时,人力资源部就受到重视;当他或她没有想到人力资源时,就没有人重视人力资源部。” " H; L) b, t) X3 | . g) P- I' i' d/ W* t: ?2 h( J# bHR经理为何如此尴尬? 4 U+ {* A. {# Y9 A2 o$ O # _) v9 M! L4 h7 |4 [/ e$ x之所以许多hr经理落入如此尴尬的境地,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9 \( G5 }, s+ w. D * Z$ S1 K- A4 ~; r# E- b 1、牌子换了,实质没有变 4 ?. W' @( `& d 0 |+ V0 I' g% P6 M( s许多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都是从原来的人事部转换过来的,牌子换了,人没有换,主要的工作职责没有换,hr经理也只是把名片换了一下,其他一切都照旧。这些从人事经理过度过来的hr经理大多并非科班出身,他们的专业和学识也大多与人力资源管理无关,能谋到hr经理这样一个重要职位,多半是因为高超的处事技巧和娴熟的办事能力帮助了他们。 Z" ^, O* n$ |6 Q b) |) C5 `) N 2、职位转换了,工作职责没有变 U4 k5 q4 @( x' c3 a( f# O, z. }7 U ! w+ }) S2 M. ]7 Y2 B% B5 Y 从人事经理到hr经理,这实际上是职位的转换。这二者之间的差别还是挺大的,从某种意义上讲,hr经理是一个全新的职位,并不是人事经理的简单转型。职位转换之后,hr经理的职责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要么根本就没有职位描述,要么职位描述简单粗浅,不起作用,这致使hr经理的胜任力大打折扣,凭着惯性往前冲,仍旧听命于老总的安排,继续甘心情愿地做老总的“高级办事员”。 w9 h" N7 M8 Z$ r 3 k9 X- @0 f6 P 3、企业没有帮助hr经理转换角色 # a% M- w, g6 ?; r ; D4 j! \% g- G3 F& | 组织结构调整了,人力资源部挂牌了,但企业并没有给予新晋hr经理必要的指导和培训,对hr经理的能力和培训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企业所关心的焦点仍旧集中在员工的劳动纪律、工资发放、劳动合同管理这些事务性工作上。他们认为只要这些工作做了,保持了企业的稳定,hr经理就算完成任务了。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对hr经理的工作做出了错误的暗示,使他们误以为管好了人事工作就是成功了,就对得起企业的给的工资和待遇了,于是他们把大量的心思和时间用在了人事工作上面。

2

主题

4

听众

32

积分

书童

Rank: 1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3-2-7
最后登录
2013-3-12
积分
32
精华
0
主题
2
帖子
46
21
发表于 2006-11-2 16:33:00 |只看该作者

RE:[转载] 分拆人力资源,刻不容缓

楼主提的这一畅想有点意思,我赞同大部分观点。现在的人力资源从业者的确有80%的人在从事着90%以上的程序化、缺少创意的人事管理功能工作,只有将他们解放出来,才能让他们创造新的方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听众

27

积分

书童

Rank: 1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5-10-12
最后登录
2007-7-15
积分
27
精华
0
主题
0
帖子
3
20
发表于 2006-10-31 09:58:00 |只看该作者

RE:[转载] 分拆人力资源,刻不容缓

一句话要改变分拆形式容易,要改变人力资源在中小企业的实质性地位是非常难的.实质性东西没有改变,人力资源的命运就难以改变,让我们的老板也多去接触人力资源的理念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4

听众

242

积分

书生

Rank: 3Rank: 3Rank: 3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注册时间
2002-11-13
最后登录
2012-5-10
积分
242
精华
0
主题
20
帖子
666

中人网雪山杯(2002-2009)

19
发表于 2006-10-29 19:05:00 |只看该作者

RE:[转载] 分拆人力资源,刻不容缓

有些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4

听众

1097

积分

秀才

Rank: 5Rank: 5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注册时间
2005-4-24
最后登录
2012-6-1
积分
1097
精华
0
主题
1
帖子
129
18
发表于 2006-10-28 11:51:00 |只看该作者

RE:[转载] 分拆人力资源,刻不容缓

分开是形式上的问题,真正意思上是老老板认可人力资源的工作,认可在位的人力资源总监(经理)的观点,并且愿意为这份长期、持续的工作付出一定金钱;同时,加大人力资源部门在公司中的地位,听取该部门工作人员从下到上的反馈意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5

听众

638

积分

秀才

Rank: 5Rank: 5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5-8-11
最后登录
2021-1-18
积分
638
精华
0
主题
12
帖子
196
17
发表于 2006-10-28 09:39:00 |只看该作者

RE:[转载] 分拆人力资源,刻不容缓

[em01][em0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4

听众

150

积分

书生

Rank: 3Rank: 3Rank: 3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注册时间
2005-10-18
最后登录
2015-3-2
积分
150
精华
0
主题
5
帖子
119
16
发表于 2006-10-24 17:49:00 |只看该作者

RE:[转载] 分拆人力资源,刻不容缓

分拆后实质性的工作会减少,恐怕更不利于生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wnrs    

499

主题

5

听众

817

积分

秀才

Rank: 5Rank: 5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6-4-12
最后登录
2010-7-19
积分
817
精华
1
主题
499
帖子
1589
15
发表于 2006-10-19 11:34:00 |只看该作者

RE:[转载] 分拆人力资源,刻不容缓

拆拆分分,何时是个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8

听众

5万

积分

状元

Rank: 32Rank: 32

签到天数: 495 天

[LV.9]以坛为家II

注册时间
2006-4-29
最后登录
2018-8-28
积分
50331
精华
10
主题
34
帖子
1896

中人8周年纪念勋章 论坛群英谱 中人旗帜勋章

14
发表于 2006-10-19 11:18:00 |只看该作者

RE:[转载] 分拆人力资源,刻不容缓

大企业可行,中小企业难度较大。同意各位的观点,分不分拆只是形式。关键还在于! Z$ u+ U$ t9 z1 t" B 1、企业领导对这块工作的重视与认可程度。6 S8 C6 z( |" t2 X. U3 s$ o4 N 2、HR自身的能力是否胜任,是否能在企业经营中体现自已的价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uizh    

0

主题

4

听众

1201

积分

秀才

Rank: 5Rank: 5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5-12-20
最后登录
2011-9-15
积分
1201
精华
0
主题
0
帖子
386
13
发表于 2006-10-19 08:39:00 |只看该作者

RE:[转载] 分拆人力资源,刻不容缓

形式的转变并不代表本质的转变,就好像中国的国企改制,其实,如果真想把企业做好,什么体制都是一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