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08-4-30
- 注册时间
- 2006-4-19
- 威望
- 0
- 金钱
- 3203
- 贡献
- 145
- 阅读权限
- 70
- 积分
- 3348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1342
- 主题
- 445
- 精华
- 0
- 好友
-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6-4-19
- 最后登录
- 2008-4-30
- 积分
- 3348
- 精华
- 0
- 主题
- 445
- 帖子
- 1342
|
一项关于“中国工作倦怠指数调查”表明:中国有70%的职业人士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工作倦怠,“工作倦怠”已成中国职场人士的“通病”。3 o! Z+ n1 h' P# P- H
& ?6 f( E. b3 U h 何谓工作倦怠,就是个人由于承受各种压力而时有疲累之感。在市场经济社会,由于竞争的压力,有些职业人群出现工作倦怠,可能说明不了什么问题。如果倦怠情绪弥散于社会各个层面,从而形成普遍的社会情绪,就不是简单的个人问题或一般社会问题了。2 O. }; [& n b- J- y
0 p( T. }9 @4 R# N* Y/ L8 X( L 什么有70%职业人士出现不同程度的工作倦怠?只要细察各职业人群普遍担忧之所在,就不难得到答案:农民工为何担忧?工资少,还要被拖欠,生活困窘,还可能遭欺压;白领呢?辛辛苦苦攒钱买房,房价却一日三涨,到头来攒的钱还不够买一套房子的洗手间。还有,家里有孩子在念书的,工资可能还付不起高额学费,高收入还得有医疗保险,否则一场大病就立刻叫人“脱富致贫”……
: T# O% ^* A `9 U" f6 e5 |8 ^" I1 [0 f9 f
改革的目标是让民众更好地生活,过上幸福日子,但上述种种现象表明,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我们的经济发展了,个人收入提高了,社会成员却普遍缺乏安全感,部分社会群体甚至有“被剥夺感”。
K! P; j3 ]- D- a; M7 [( P$ Q% O0 C1 F& v
要使大多数人从经济发展中受益,有赖于制度之手。社会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则揭示了制度之失。这二十多年来,经济的火车头跑得飞快,制度的轮子却几欲脱轨。制度改革严重滞后或者缺失,反过来又影响了经济健康发展,社会成员不能从经济发展中普遍得到好处,在某些领域反而带来伤害,因此社会成员才会普遍地感到疲累。 T. J& U% p# G2 o% {+ r
& t. S1 k1 Z# D$ { k6 V( M, f+ t
要改变这一困局,就迫切需要加快制度变革来促进经济改革,使改革合乎大多数人的愿望。这应该具体体现在,让穷者有最低生活保障,病者不因没钱看病而在家等死,小孩可以享受国家义务教育,农民工拥有劳动基本保障,工资不被拖欠、生命尊严不遭受损害,富人不因有钱而受到仇恨,嫌犯不被刑讯逼供,纳税人的每一分钱都来有影去有踪……说到底,就是让社会成员无论贫富都有制度上的安全感,个人权利能有制度上的保障。
- r) W( x4 D5 a" Q4 `8 I
) z* }* E6 p) L' e1 d D 这就要求政府尽快完成公共型现代政府的转型,保障社会基本公平与公正,从而为真正的市场竞争营造公平环境。而这一切,都有赖于制度改革的加快进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