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查看: 4398|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历史最经典的七个人才智慧案例

[复制链接]

33

主题

4

听众

2895

积分

举人

Rank: 8Rank: 8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7-3-4
最后登录
2008-9-1
积分
2895
精华
0
主题
33
帖子
45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7-3-10 15:36:00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中国历史悠久,各种人才智慧的学说纷呈,而人才智慧的典范更是举不胜举。中国是一个智慧大成的民族,人才智慧的经典案例,让人拍案叫绝,下面精选几例,供大家借鉴。   4 c% | k; h- |1 m" N 引才案例:秦昭王五跪得范睢。 5 Q2 q d4 L/ m+ Q& D  引才纳贤是国家强盛的根本,而人才,尤其是高才,并不那么容易引得到,纳得着。秦昭王雄心勃勃,欲一统天下,在引才纳贤方面显示了非凡的气度。范睢原为一隐士,熟知兵法,颇有远略。秦昭王驱车前往拜访范睢,见到他便屏退左右,跪而请教:“请先生教我?”但范睢支支吾吾,欲言又止。于是,秦昭王“第二次跪地请教”,且态度上更加恭敬,可范睢仍不语。秦昭王又跪,说:“先生卒不幸教寡人邪?”这第三跪打动了范睢,道出自己不愿进言的重重顾虑。秦昭王听后,第四次下跪,说道:“先生不要有什么顾虑,更不要对我怀有疑虑,我是真心向您请教。”范睢还是不放心,就试探道:“大王的用计也有失败的时候。”秦昭王对此责并没有发怒,并领悟到范睢可能要进言了,于是,第五次跪下,说:“我愿意听先生说其详”。言辞更加恳切,态度更加恭敬。这一次范睢也觉得时机成熟,便答应辅佐秦昭王,帮他统一六国。后来,范睢鞠躬尽瘁地辅佐秦昭王成就霸业,而秦昭王五跪得范睢的典故,千百年来被人们所称誉,成为引才纳贤的楷模。 ; i+ n7 C; x) y   今天的企业老板做何感想,将如何引才纳贤?秦昭王五跪得范睢的典故,是否有老板们来做续尼?[EDIT]用户“萧子”于2007-3-10 15:45:29编辑过此帖。[/EDIT]

8

主题

4

听众

6243

积分

HR3000强

不要迷恋哥,嫂会揍你的

Rank: 40Rank: 40Rank: 40Rank: 40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注册时间
2004-5-17
最后登录
2015-11-16
积分
6243
精华
1
主题
8
帖子
46
11
发表于 2007-4-15 12:57:00 |只看该作者

确实值得商榷。

楼主的案例确实相当精彩,如楼上所说,许多地方还是值得商榷。另外,不才还想指出一点,历史上说“身在曹营心在汉”应该不是说徐庶,而是说关羽!呵呵[em0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5

听众

2067

积分

举人

Rank: 8Rank: 8

签到天数: 36 天

[LV.5]常住居民I

注册时间
2003-3-8
最后登录
2023-7-27
积分
2067
精华
0
主题
8
帖子
124
10
发表于 2007-4-13 17:47:00 |只看该作者

RE:中国历史最经典的七个人才智慧案例

楼主以上七个案例相当精彩,但景帝放弃周亚夫的例子,本人觉得有待探讨。% [. O1 E$ y% f- b& L. L 历史上景帝用不用周亚夫以及他的理由,我们这里先不管,单从例子本身来看,我认为景帝处理得不妥。楼主的意思是景帝给肉不给筷子,是想试探周亚夫能否安守本分,认为“周亚夫连我对他的不礼貌都不能忍受,如何能忍受少主年轻气盛呢”,进而判断周亚夫今后肯定会生出些非分的要求。我想问一下,吃肉要一双筷子真的与不能容忍少主有关系吗?如果景帝与周亚夫换一下位子,景帝能圆满地解决这件事吗?我想他未必能。" P' I( b+ U0 P 今天的HR招聘时,经常会出一些脑筋急转弯或者是以某一个细小的行为、动作或语言甚至是表达方式来判断一个人的能力,决定是否录用。我觉得未免太钻牛角尖了,也非常容易错过优秀的、合适的人才。 ) |) z3 k* o0 I人才的识别过程、培养过程是非常艰难的,伯乐难求嘛,希望今天的人力资源管理者不要因一个小小的点而错过一个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kerse    

23

主题

4

听众

1287

积分

秀才

Rank: 5Rank: 5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5-11-7
最后登录
2016-1-28
积分
1287
精华
0
主题
23
帖子
137
9
发表于 2007-4-12 08:54:00 |只看该作者

RE:中国历史最经典的七个人才智慧案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

听众

111

积分

书生

Rank: 3Rank: 3Rank: 3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3-11-3
最后登录
2012-9-6
积分
111
精华
0
主题
0
帖子
80
8
发表于 2007-4-5 18:20:00 |只看该作者

RE:中国历史最经典的七个人才智慧案例

[em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主题

4

听众

2895

积分

举人

Rank: 8Rank: 8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7-3-4
最后登录
2008-9-1
积分
2895
精华
0
主题
33
帖子
458
7
发表于 2007-3-10 15:38: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RE:中国历史最经典的七个人才智慧案例

去才案例:曹操借刀杀祢衡。 & W8 x# ]# ^/ d B& J- Q" ^! h d. d& h x+ C   引才难,用才难,去才更难,去一个世人皆以为才,而不能所用的怪才是难上难。东汉名士祢衡,三国著名的一个狂士,志大才疏,口若悬河能言善辩,在当时很有名气。建安七子之一的孔融向曹操推荐了祢衡,曹操派人叫来祢衡。见了面之后,曹操故意给点颜色祢衡看看,不叫这位大学者落座。 6 n- L9 t! G6 T, i " c5 k" Z: f7 y/ u' ^- \/ f# [   祢衡:“唉,天地虽阔,却没有一个人才啊!” 1 B2 w& L, m$ Q/ Y, V2 ~ 8 v+ g" E7 w& N7 A& |6 d0 c  曹操:“我手下有几十位优秀人才,都是当世英雄,怎么能说没有人才呢?” 2 ~- w, B- b* s$ k" E: ~; w0 V 9 X$ Y; \6 H8 k5 t7 @6 H4 `0 }   祢衡:“荀彧可使吊丧问疾,荀攸可使看坟守墓,程昱可使关门闭户,郭嘉可使白词念赋,张辽可使击鼓鸣金,许褚可使牧牛放马!” $ k. e6 d% P1 P0 u t0 O8 T . a0 P# n) W/ q" T4 }   曹操:“那么你又有什么本领呢?” & t) O+ H4 H p2 n/ `, R' J9 x5 X9 _! G+ S$ q/ P. p* u   祢衡:“天文地理,无一不通;三教九流,无所不晓。往大里讲,我可以做尧、舜那样的明君,往小里讲,我的道德文章和孔子、颜回可有一比。我怎么能和你手下的那些凡夫俗子相提并论呢?” o6 ~! Q) x. H6 W& t 8 k/ f% t9 O8 `$ w2 s1 k  曹操心里非常恼怒,知道祢衡只会一点耍嘴皮子的功夫,当然不会买他的账。部下张辽想杀掉祢衡,他却制止了,却任命他做荆州的使臣,说服刘表归降朝庭。后来祢衡去见刘表,积习难改,又激怒了刘表。刘表听说过祢衡多次辱骂曹操的事,知道曹操想借自己的手杀掉祢衡,担当“害贤”的恶名,便派他去见江夏的将军黄祖。黄祖是一个小军阀,素质没有达到曹操、刘表那个层次。祢衡见了黄祖,重施故技,没有说几句,便把黄祖得罪了。黄祖悖然大怒,叫人把祢衡拉出去斩掉了。听说祢衡被黄祖杀掉了,曹操哈哈大笑起来:“这个腐儒自己找死,根本用不着脏我的刀。” ! ^. b% s! ^* i; v/ N* o% k 8 u: q1 ~6 V, o  尽管三国演义中罗贯中有贬曹操心胸狭窄之意,但曹操去掉这位怪才的策略也的确是高,今天的怪才、狂才也不少,我们的企业老板是如何去才的呢?想必最佳雇主的名声还是要顾及的吧! ' L) ?7 y7 o5 y" L- s) u " T' ~" X; D* f. N- M: d+ a5 a  中国历史绵绵不断,文化传承更是智慧闪烁,人才智慧更是夺人耳目。以上七个人才智慧案例,只是中国人才智慧园中的几个叶片。因此,要掌握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才策略,必须研究中国人才历史,汲取中国人才历史中的菁华,否则,我们现代的人才策略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主题

4

听众

2895

积分

举人

Rank: 8Rank: 8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7-3-4
最后登录
2008-9-1
积分
2895
精华
0
主题
33
帖子
458
6
发表于 2007-3-10 15:37: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RE:中国历史最经典的七个人才智慧案例

留才案例:刘备苦心留住徐庶心。 : g( z0 G! [9 k* R: b 1 n2 w, s- r! M9 D, t  分分合合,职场中已司空见惯。因此,引才难,留才难,一个小单位留住高才,而留住高才心似乎难于上青天。刘备被曹操赶得到处奔波,好不容易安居新野小县,又得军师徐庶。这日,曹操派人送来徐母的书信,信中要徐庶速归曹操。徐庶知是曹操用计,但他是孝子,执意要走。刘备顿时大哭,说道:“百善孝为先,何况是至亲分离,你放心去吧,等救出你母亲后,以后有机会我再向先生请教”。徐庶非常感激,想立即上路,刘备劝说徐庶小住一日,明日为先生饯行。第二天,刘备为徐庶摆酒饯行,等到徐庶上马时,刘备又要为他牵马,将徐庶送了一程又一程,不忍分别。感动得徐庶热泪盈眶,为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他不仅举荐了更高的贤士诸葛亮,并发誓终生不为曹操施一计谋。徐庶的人虽然离开了,但心却在刘备这边,故有“身在曹营心在汉”之说。徐庶进曹营果然不为曹设一计,并且在长板坡还救了刘备的大将赵云之命,古往今来,凡是留才的案例,没有超出刘备的。 - }0 g4 [. R3 `9 ?1 r a! {& F7 v' _+ O0 w  留才留心,只要能留得人才之心,他即使在天涯海角依然效命。今天的企业老板们在人才震荡的今天,你们如何借鉴刘备的留才策略呢,会不会留才效果与之相反,人是留下了,可心已不在,可见留才亦有着诸多妙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主题

4

听众

2895

积分

举人

Rank: 8Rank: 8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7-3-4
最后登录
2008-9-1
积分
2895
精华
0
主题
33
帖子
458
5
发表于 2007-3-10 15:37: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RE:中国历史最经典的七个人才智慧案例

激才案例:墨子苦心激励耕柱。 " `" [; b' j: T+ g: ~0 E/ P3 V7 X   人才并不是天生一定为某人作贡献,一定尽全力做贡献,关键是要适当激励,激才智慧在中国历史上不泛其例。耕柱是一代宗师墨子的得意门生,但他老是挨墨子的责骂。有一次,墨子又责备了耕柱,耕柱觉得自己非常委屈,因为在许多门生之中,大家都公认耕柱是最优秀的,却偏偏常遭到墨子指责,让他没面子。一天,耕柱愤愤不平地问墨子:“老师,难道在这么多学生当中,我竟是如此的差劲,以致于要时常遭您老人家责骂吗?”墨子听后,毫不动肝火:“假设我现在要上太行山,依你看,我应该用良马来拉车,还是用老牛来拖车?”耕柱答:“再笨的人也知道要用良马来拉车。”墨子又问:“那么,为什么不用老牛呢?”耕柱答:“理由非常的简单,因为良马足以担负重任,值得驱遣。”墨子说:“你答得一点也没错,我之所以时常责骂你,也只因为你能够担负重任,值得我一再地教导与匡正你。” ) K* m. n) f, Q# {* c , X5 l1 l& f( X9 M) t6 p5 @  激励人才是一种艺术,我们的企业家从中得到什么启示。激励无定法,只有合适的激励才能产生期望的效果。墨子的激励措施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法则,但可为今天的激才提供借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主题

4

听众

2895

积分

举人

Rank: 8Rank: 8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7-3-4
最后登录
2008-9-1
积分
2895
精华
0
主题
33
帖子
458
地板
发表于 2007-3-10 15:37: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RE:中国历史最经典的七个人才智慧案例

育才案例:纪浪子训鸡喻育才。 $ w$ z2 I" c/ O2 I' I   一般情况下,人才到位须进行培训,并且育才是企业永久的工程,用才而不育才,人才便没有持续竞争力。据传,周宣王爱好斗鸡,纪浪子是一个有名的斗鸡专家,被命去负责饲养斗鸡。10天后,宣王催问道:训练成了吗?纪浪子说:还不行,它一看见别的鸡,或听到别的鸡叫,就跃跃欲试。又过了10天,宣王问训练好了没有,纪浪子说:还不行,心神还相当活跃,火气还没有消退。再过了10天,宣王又说道:怎么样?难道还没训练好吗?纪浪子说:现在差不多了,骄气没有了,心神也安定了,虽然别的鸡叫,它也好名象没有听到似的,毫无所应,不论遇见什么突然的情况它都不动、不惊,看起来真象木鸡一样。这样的斗鸡,才算训练到家了,别的斗鸡一看见它,准会转身就逃,斗也不敢斗。宣王于是去看鸡的情况,果然呆若木鸡,不为外面光亮声音所动,可是它的精神凝聚在内,别的鸡都不敢和它应战,看见它就走开了。 5 ^$ g, I+ t) w, w   今天的企业老板们从纪浪子训斗鸡,有何启发?我们的育才不正是也遵循这样的规律吗?只有企业自己培育的人才,并且培育到一定火候,才能为企业带来更大的价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主题

4

听众

2895

积分

举人

Rank: 8Rank: 8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7-3-4
最后登录
2008-9-1
积分
2895
精华
0
主题
33
帖子
458
板凳
发表于 2007-3-10 15:36: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RE:中国历史最经典的七个人才智慧案例

用才案例:神偷请战。 4 z, ~0 H# j% W! o   用人之道,最重要的,是要善于发现、发掘、发挥属下的一技之长。用人得当,事半功倍。楚将子发爱结交有一技之长的人,并把他们招揽到麾下。有个人其貌不扬,号称“神偷”的人,也被子发待为上宾。有一次,齐国进犯楚国,子发率军迎敌。交战三次,楚军三次败北。子发旗下不乏智谋之士、勇悍之将,但在强大的齐军面前,简直无计可施了。这时神偷请战,在夜幕的掩护下,他将齐军主帅的睡帐偷了回来。第二天,子发派使者将睡帐送还给齐军主帅,并对他说:“我们出去打柴的士兵捡到您的帷帐,特地赶来奉还。”当天晚上,神偷又去将齐军主帅的枕头偷来,再由子发派人送还。第三天晚上,神偷连齐军主帅头上的发簪子都偷来了,子发照样派人送还。齐军上下听说此事,甚为恐惧,主帅惊骇地对幕僚们说:“如果再不撤退,恐怕子发要派人来取我的人头了。”于是,齐军不战而退。 3 d @: l; m( H  人不可能每一方面都出色,但也不可能每一方面都差劲,再逊的人总有一方面较他人一日之长。企业老板们要能很清楚地了解每个下属的优缺点,千万不能夹杂个人喜好,也许你今天看不起的某个人,他日正是你事业转机的干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