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07-12-20
- 注册时间
- 2007-8-17
- 威望
- 0
- 金钱
- 105
- 贡献
- 2
- 阅读权限
- 20
- 积分
- 107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40
- 主题
- 37
- 精华
- 0
- 好友
-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7-8-17
- 最后登录
- 2007-12-20
- 积分
- 107
- 精华
- 0
- 主题
- 37
- 帖子
- 40
|
向央视献计:劳务派遣,央视用工的康庄大道
近日,央视“清退”员工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很多人质疑央视的做法,集体对其炮轰,搞得央视很狼狈的样子。
所有的舆论矛头都对准了央视,指责其不厚道,毫无人情,说踹就踹,把一批为其卖命人员一脚踢开。然而,央视人事办公室主任杨晓民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表示,清退不是突发奇想,而是央视这几年持续的人事管理规范化的一个延续。这句话说出了一半实情,另外一半则是《劳动合同法》的即将实施。
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但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并且规定一年未与劳动者签订合同,将视为签订无固定期劳动合同。这对于存在大量未签订合同的临时人员的央视来说,他们将要面临巨大的经济赔偿与损失,但他们采取过于冒进、过于刚性的“清退”来规范用工手法,显然已令自己陷入舆论危机。
在这种时候,央视实在应该想起“劳务派遣”这种灵活的用工方式。由于电视媒体制作的周期性和复杂性,特别是象央视这样大型电视媒体,需要成千上万的临时人员为其服务。如果说每个人都签订劳动合同,这显然是不可能,也是央视无力承担的。劳务派遣,原本是企业针对生产经营过程中临时性、短期性、不确定性的岗位采取的替代性用工方式,这种灵活的用工方式特点非常适合央视。虽然,央视也自设了自己的劳务派遣公司,但显然没有把派遣用工这种方式完全落到实处,并且,在面临风险和危机的时候,没有采取更为人性化的做法,比如是否可以采取鼓励这些临时人员与自己的派遣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呢?而不是一刀切,一刀切的做法固然干净利落,但损害央视形象,并且这也不是长久之计,由于央视的正常运转和发展,仍然需要大量的临时性、短期性、不确定性的编外人员,劳务派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途径。
如果央视选择了这种用工方式,与这些临时人员进行和谐谈判,我想就不会闹成现在这种局面。此次劳动合同法的立法精神之一就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并且对劳务派遣行业进行了规范,这对需要大量派遣员工的央视来说,这是一个利好消息。但其中有一条估计令央视非常头疼,劳动合同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不得设立劳务派遣单位向本单位或者所属单位派遣劳动者。也就是说央视下属的中视汇才公司不得向央视或央视下属单位派遣人才,这就致使央视不得不另觅其他专业派遣机构。那么寻找怎样的人力派遣单位,依然是一个难题。这不仅要了解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信息,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即将出台的劳动合同法。因为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有诸多的规定,若不了解清楚,仍然会栽跟头。
所以央视或者象央视这样的企业必须明白,一定要找准劳务派遣机构,一看它的专业程度,二看它是否有能力自设分支机构,实行全国统一管理,否则, 不但”劳务转包”会违反劳动合同法,而且可能会因管理不统一,导致各种争议或其他问题接踵而至,只能给自己增添诸多麻烦。不过,劳务派遣真是类似央视这样的企业用工的一条康庄大道。
以上就是我对央视此次“清退”事件一点的看法,献计之说只是眼球需要.[EDIT]用户“论坛管理员”于2007-8-22 16:48:24编辑过此帖。[/EDI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