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查看: 338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就陀螺模型相关问题与清新俊逸的对话

[复制链接]

9

主题

4

听众

12

积分

书童

Rank: 1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8-1-28
最后登录
2008-2-27
积分
12
精华
1
主题
9
帖子
1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1-30 13:58:00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table=96%][tr][td=1,1,70%][size=16px][b]就陀螺模型相关问题与清新俊逸的对话[/b][/size][/td][td=1,1,21%][align=center]2007-9-27 11:20:45[/align][/td][td=1,1,9%] [/td][/tr][tr][td=3,1][color=#ff0000]清新俊逸是我在SOHU的一位博友。就陀螺模型及相关问题在QQ上与我进行了几次交流。感觉有些问题具有普遍意义,就发表出来与大家共享并做更深入探讨。需要说明的是,首先要感谢“清新俊逸”,您提出的有些问题启发了我们对陀螺模型及其相关因素的思考;其次,在发布这个交谈记录过程中,我对部分问题进行了必要的修改和补充;最后是发布这些信息之前,我并没有征求“清新俊逸”的意见,如有不妥,请“清新俊逸”多多原谅。 [/color] [b]清新俊逸:[/b] 陀螺要高速运转并趋于稳定,在开始时要依靠外力。那么这个外力是什么呢? [b]知更鸟·陀螺:[/b] 我们研究小组曾经对这个问题进行过探讨。其实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在问陀螺模型的适用范围,即企业处于哪个发展阶段、面对怎样的环境时才能使用陀螺模型。 当今企业每时每刻都在面对着环境变化和自身发展两大问题。正如德佳牧业公司范学斌老总所说的:明天怎么办?而陀螺模型就是解决企业动态平衡问题的工具。从这个意义上讲,它适用于企业发展的任何阶段。但根据我们的判断,在企业面临重大变革时使用陀螺模型提供的思维框架可能更有效果(具体原因我们将在今后做进一步探讨)。 按我的理解,您的问题可能主要是指企业在初创阶段靠什么推动并取得平衡。如果我没有理解错的话,这就至少引出了两个问题: 一是大家为什么会走到一起成立企业组织? 我们认为:组织成立的基础是组织成员的共同目标。这与陀螺模型是一致的,即推动组织发展的原动力是组织目标。正式组织成立的动机往往来源与非正式组织成员之间的沟通与共识。例如:在聊天闲谈时发现了某种商机,于是大家共同出资成立个公司,以达到抓住商机、共同致富的目的;几个好心人都看到了鳏寡孤独者为生活所困,于是就设立个慈善基金为之奉献爱心等等。而正式组织成立后,非正式组织成员的沟通共识和共同愿望,就会上升为正式组织的使命或愿景,成为推动组织发展的动力来源。 二是在企业的初创阶段是否就会面临重大变革? 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看到过有关初创阶段是多长时间的定义。我想,行业不同、组织成立的基础不同,其初创期的长短上也应当不同。但无论时间长短,企业成立后都会很快面临各种样始料未及的问题,如果某些问题不能通过变革得到解决,那么必将会导致企业先天不足。在陀螺模型中,我们强调管理者要把企业至于“易胜之地”。一般而言,初创企业选择“易胜之地”的转移成本要比老企业更小。因此,企业初创阶段更应做好随时变革的准备,选择进入什么领域、如何进入、创立什么样的管理架构和商业模式等问题也就更加重要。 [b]清新俊逸:[/b] “组织成立的基础也是组织成员的共同目标,这与陀螺模型是一致的,即推动组织发展的原动力是组织目标。”是不是同一个目的呀? [b]知更鸟·陀螺:[/b] 组织内部成员目标的一致性是组织实现动态平衡发展的基础。但目标必须随着内外环境变化而变化,否则,组织的发展将失去动力和方向。这是陀螺模型重点强调的一点。但是需要指出的是,不同组织之间,他们自身目标变化的时间性和能动性是不同的。这集中的表现为快速应变能力的差异。这也可能是同一行业中同一重量级的不同企业发展状况不同的原因之一。 清新俊逸: 2000年前后的大部份国企还活在“进军海外”和“上市圈钱”的梦里,在管理层的引导下,一个健康的资本市场约束将会引导更多的企业进入这样的一个"资本扩展"时代。在一个健康的资本市场里,不应该存在大量企业共进同退的所谓什么“现象”,每个企业应该根据他自身的情况决定发展策略,而投资者则以股票买卖来给这种决策“打分”。看来管理者和市场的规范有很密切的联系。 [b]知更鸟·陀螺:[/b] 是的,市场规范是一种企业必须面对外部环境因素。而作为企业,只能适应环境,不能让环境适应你。 需要指出的是:作为市场规范的制定和监督评价主体者之一,政府应当通过制定市场规范来协调和调整企业的行为。但政府在制定市场规则的过程中,不应违背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将某些不正当的规范强加给企业,甚至通过制定规范来袒护某些利益集团。 [b]清新俊逸:[/b] 所以我想说的是怎样才能出现或者说怎样才能培养一个好的管理者来驾驭这个不规范的市场规则,让它向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方向来展开工作? [b]知更鸟·陀螺:[/b] 我想这个问题可能一两句话说不清楚。企业的情况不同,不规范的缘由各异,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一般情况看,我感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要总结不确定性变化的规律,并把它变成一种企业的行为惯例。虽然现在市场环境的随机性、偶然性、不连续性程度在提高,但某些问题仍有规律可循。管理者应当注重对这些规律的总结和认识,尽量减少在同一个地方跌倒的情况发生。 二是企业要建立应对不确定性变化的系统和机制。在陀螺模型中,我们强调了快速应变,并指出快速应变能力来源于对机制结构的调整。从目前看,很多企业将应对不确定性变化列入危机管理的范畴。我们感觉这是远远不够的。从长远来看,企业内外环境的快速、不确定、不连续的变化将有可能成为一种常态,而非偶然事件。所以企业应通过对现有结构和现行机制的调整,构建一种有形(组织)或无形(文化)的快速应变系统,并逐步将其转化为企业的一种核心能力。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应对未来的竞争。 三是人的问题。企业的每一位员工都应树立正确面对不确定性环境的观念。不要对环境变化太快采取抱怨、回避的态度。这一点很重要。不管是员工还是管理者都应注重随时变革能力的培养,并把变革作为一种个人价值提升的机会而不是威胁。这是陀螺模型中“系统学习”组成部分之一。 总之,化解市场不规范或其它不确定、不连续性因素所带来的企业危机,这项工作不是某一个或某几个管理者的专有任务,他们也不可能靠个人力量来完成这项任务。在变革时代、在后工业时代,企业需要在整个机制结构上进行不断调整,在系统整体上去把握和治理。 [/td][/tr][tr][td=3,1][align=right] 类别:[url=http://blog.manaren.com/202039206/article_list/202039698_1.html][color=#0000ff]管理变化[/color][/url] | 评论(0) | 浏览(262)[/align][/td][/tr][tr][td=3,1]标签: [url=][color=#000000]战略 变革 陀螺模型[/color][/url] [/td][/tr][/table]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