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0-8-26
- 注册时间
- 2008-2-22
- 威望
- 0
- 金钱
- 306
- 贡献
- 8
- 阅读权限
- 20
- 积分
- 314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99
- 主题
- 53
- 精华
- 1
- 好友
-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8-2-22
- 最后登录
- 2010-8-26
- 积分
- 314
- 精华
- 1
- 主题
- 53
- 帖子
- 99
|
许多中小型成长企业往往有这样的怪现象出现:企业内几乎每个人都忙不过来,但就是整体效率低下!而且也很难找出原因,不知该如何改善。本文告诉你该从何入手寻找病因。 ( F" B3 Q& @3 U" d
. k" ?" P4 ] b/ \, v( Y7 i一、流程不完善
2 G% V& Z; @4 K3 T) f# V1 s
$ D* R8 W5 T, R9 `& A流程是企业日常运营的基础。一个企业的效率低下,首先应检查:企业的流程是否合理,是否简洁和高效,能否有改进的地方,改进的可能性有多大。 1 d+ v1 C `4 d% i
( P& T6 T- w- ~首先要检查流程系统本身。组成企业的流程系统绝不是简单的业务链条,而是复杂而封闭的循环系统,就像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包括:总系统、各支系统、各细支系统,以及末梢系统。因此,首先应检查企业流程的循环系统从起点到末梢是否畅通,是否闭合,有没有断裂、梗阻、栓塞的地方,有没有冗余和不够的地方,是否需要添加新的系统。其次,还应该检查流程是否格式化、模版化,流量是否合理稳定,每一管道上的设计的流量是否合理,而实际流动中是否达标、超标。
) c. {7 ~( O' Q- r $ _/ V# }" Z! Q7 W- a9 e$ {
流程检查,还应包括检查流程上流的是什么内容。近年来,许多企业都在优化、再造流程,那么流程上究竟流的是什么呢?概括起来有四方面:一是物流;二是信息流;三是现金流;四是文化流——流程上流的是企业的个性和特色,也就是企业文化。之所以企业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被顾客识别出来,关键原因是流程上流动着企业与众不同的基因,流动着企业的形象代言人,即员工的行为方式,流动
" B: c# y, ~9 Q) j + I& r( Y% R0 k! q, b- a4 j
着企业基本的价值趋向和理念。 ! Z( r6 z2 p4 V) ]9 o
* _/ J5 l% b# Z) n二、制度不支持
2 ]" M7 q0 }: z9 h. y
* P. s' T6 e/ _" ^5 K( P2 D如果流程没有什么问题,就检查管理制度是否真的支持流程及流动的内容,制度是否充分尊重人文情怀:过于严格了,大家会变着法子钻制度的漏洞,甚至集体对抗制度;过于宽松了,约束力又不够。
9 z: a/ t9 o5 |& X' M+ s* W
' A+ b, ~3 M' O如果说,流程是水的话,那么制度就是流水的管线。如果管子不严密,管子粗细搭配不合理,或管子根本没有对接起来,那么将直接影响系统流水。此外,还应关注流程上流的内容是否正确,内容是否为乱流? 7 h6 t3 M- z5 q. S1 ?
) u7 W( j1 _+ K8 u4 R三、监管不到位
! {/ m' O1 d' Z/ }! z 8 s" `/ U/ e# \, Y# M* S
即便企业有很好的流程和管理制度,但如监管不力,或监管不到位,或监管越位,或监管手段落后,或监管人员素质有问题,甚或组织架构太复杂,都会大大降低整个系统的运营效率。流程和制度都是固化的,而监管是灵活的,监管必须按原则办事。如果监管者办事不公,会极大降低人们对流程和制度的忠诚;如监管者素质低下,根本不懂得如何监管,那么势必会监管无力,导致不知道大家都在忙什么,是否忙得对了,乃至是否真在忙;如监管过于严格和僵化,不知道原则和灵活相结合,固守过时的制度,那么将极大限制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甚至促使员工为了迎合监管而忙;如身处高位的人没有被监管的意识,甚至领导带头忙超越流程和制度,那么监管力量也将大大削弱。 + M7 U- e) X. n; M# J" V" K
9 g0 G. d% x, V* h7 Y四、技术不匹配
1 f' [$ J3 M1 m4 U) T 9 W) D( p, U0 N/ c: q8 k |- V
大家都很忙,都喊累,但整体效率不高的第四个原因是管理手段问题。正常情况下,管理手段落后会极大限制企业的管理效率,尤其是制造业里最明显。同样是电脑,286和奔腾的运行速度和工作品质是天壤之别;同样是信息传递,宽带和拨号上网的速度也有成倍的差别。更重要的是,设备落后会影响到员工的情绪,而情绪是相互传染的,进而影响到工作积极性。 % Q+ Q* V$ L; g; h7 v+ }, U
. A7 k6 y2 j1 Z4 Q! f但是,如果技术手段太超前了,也会限制企业内部的工作效率。这是因为企业环境不支持设备的运作,影响设备正常工作能量的发挥。因此,可能放着高级设备反而用不上,或用时又发挥不出其应有的效率,而且在与其它流程环节对接时提高了工作成本,自然也会降低工作效率。 1 i6 _. G" n8 s( I
0 j L, R! ?& m! `: j( q; i同时,管理技术手段不仅要与企业的实际环境相适应,而且应与企业的外部环境相适应。如果企业内部的局部工作效率高,但与之对接的外部环境的工作效率低,大家就只能处在无休止地无奈等待之中,必然工作效率也会随之降下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