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查看: 260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历史最经典的七个人才智慧案例

[复制链接]

53

主题

4

听众

314

积分

书生

Rank: 3Rank: 3Rank: 3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8-2-22
最后登录
2010-8-26
积分
314
精华
1
主题
53
帖子
9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4-21 22:22:00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中国历史悠久,各种人才智慧的学说纷呈,而人才智慧的典范更是举不胜举。中国是一个智慧大成的民族,人才智慧的经典案例,让人拍案叫绝,下面精选几例,供大家借鉴。 ( s# P0 d( K" U" b ' {+ W7 K# i' J3 H+ }/ [# l  引才案例:秦昭王五跪得范睢。 6 r- l4 s+ [3 T# {1 U2 [2 }) D- O4 r9 {* k1 Y( T0 ]2 O( {   引才纳贤是国家强盛的根本,而人才,尤其是高才,并不那么容易引得到,纳得着。秦昭王雄心勃勃,欲一统天下,在引才纳贤方面显示了非凡的气度。范睢原为一隐士,熟知兵法,颇有远略。秦昭王驱车前往拜访范睢,见到他便屏退左右,跪而请教:“请先生教我?”但范睢支支吾吾,欲言又止。于是,秦昭王“第二次跪地请教”,且态度上更加恭敬,可范睢仍不语。秦昭王又跪,说:“先生卒不幸教寡人邪?”这第三跪打动了范睢,道出自己不愿进言的重重顾虑。秦昭王听后,第四次下跪,说道:“先生不要有什么顾虑,更不要对我怀有疑虑,我是真心向您请教。”范睢还是不放心,就试探道:“大王的用计也有失败的时候。”秦昭王对此责并没有发怒,并领悟到范睢可能要进言了,于是,第五次跪下,说:“我愿意听先生说其详”。言辞更加恳切,态度更加恭敬。这一次范睢也觉得时机成熟,便答应辅佐秦昭王,帮他统一六国。后来,范睢鞠躬尽瘁地辅佐秦昭王成就霸业,而秦昭王五跪得范睢的典故,千百年来被人们所称誉,成为引才纳贤的楷模。 8 A+ [8 E, c' G. ?: o$ o1 f9 H5 G; e4 I- q' S9 J# f   今天的企业老板做何感想,将如何引才纳贤?秦昭王五跪得范睢的典故,是否有老板们来做续尼? , i u* f% V: K# J( b) j7 |- ]. X . N% j: ^ D7 o9 C# R. x   识才案例:一双筷子放弃了周亚夫。 0 v8 d6 p! u& A6 W* z" ~7 j9 E . L2 l- ?7 Y9 i4 L0 ^1 O: ]  如果说引才,只需要态度友好就够了,识才却是很神秘的工作。所谓识才不只是看看谁是人才,谁不是人才这么简单。而要从小的方面推断大的方面,从今天的行为推断以后的行为,得出用人策略。周亚夫是汉景帝的重臣,在平定七国之乱时,立下了赫赫战功,官至丞相,为汉景帝献言献策,忠心耿耿。一天汉景帝宴请周亚夫,给他准备了一块大肉。但是没有切开,也没有准备筷子。周亚夫很不高兴,就向内侍官员要了双筷子。汉景帝笑着说:“丞相,我赏你这么大块肉吃,你还不满足吗?还向内侍要筷子,很讲究啊!”周亚夫闻言,急忙跪下谢罪。汉景帝说:“既然丞相不习惯不用筷子吃肉,也就算了,宴席到此结束。”于是,周亚夫只能告退,但心理很郁闷。这一切汉景帝都看在眼里,叹息到:“周亚夫连我对他的不礼貌都不能忍受,如何能忍受少主年轻气盛呢”。汉景帝通过吃肉这件小事,试探出周亚夫不适合做太子的辅政大臣。汉景帝认为,周亚夫应把赏他的肉,用手拿着吃下去,才是一个臣子安守本分的品德,周亚夫要筷子是非分的做法。汉景帝依此推断,周亚夫如果辅佐太子,肯定会生出些非分的要求,趁早放弃了他做太子辅政大臣的打算。 ; z* ]7 a+ z7 p- O* J( s9 F3 o : z1 |: I- V: f" y( W" _- b  识才的策略与传说贯穿中国五行年历史,汉景帝只是其中的一个代表。今天的企业老板们是否也要向汉景帝学点什么?识才的奥妙深着呢! 2 v+ Q7 R& U5 g2 s8 `1 [: q; c x' I9 I d6 r$ E4 o  用才案例:神偷请战。 , |( e* d" \) v ( K5 m k$ G2 ?3 z7 X- T4 ~   用人之道,最重要的,是要善于发现、发掘、发挥属下的一技之长。用人得当,事半功倍。楚将子发爱结交有一技之长的人,并把他们招揽到麾下。有个人其貌不扬,号称“神偷”的人,也被子发待为上宾。有一次,齐国进犯楚国,子发率军迎敌。交战三次,楚军三次败北。子发旗下不乏智谋之士、勇悍之将,但在强大的齐军面前,简直无计可施了。这时神偷请战,在夜幕的掩护下,他将齐军主帅的睡帐偷了回来。第二天,子发派使者将睡帐送还给齐军主帅,并对他说:“我们出去打柴的士兵捡到您的帷帐,特地赶来奉还。”当天晚上,神偷又去将齐军主帅的枕头偷来,再由子发派人送还。第三天晚上,神偷连齐军主帅头上的发簪子都偷来了,子发照样派人送还。齐军上下听说此事,甚为恐惧,主帅惊骇地对幕僚们说:“如果再不撤退,恐怕子发要派人来取我的人头了。”于是,齐军不战而退。 . v$ i: u/ q' e" S5 p $ s" @ t+ s: x/ |# I- \, B+ F  人不可能每一方面都出色,但也不可能每一方面都差劲,再逊的人总有一方面较他人一日之长。企业老板们要能很清楚地了解每个下属的优缺点,千万不能夹杂个人喜好,也许你今天看不起的某个人,他日正是你事业转机的干将。 5 p/ i ?) T3 e% x! v1 y/ I- i: ^: [" n3 e. f( I7 i   育才案例:纪浪子训鸡喻育才。 7 }" j" O; m* a3 e1 \2 }* T( W% E6 v! o, b   一般情况下,人才到位须进行培训,并且育才是企业永久的工程,用才而不育才,人才便没有持续竞争力。据传,周宣王爱好斗鸡,纪浪子是一个有名的斗鸡专家,被命去负责饲养斗鸡。10天后,宣王催问道:"训练成了吗?"纪浪子说:"还不行,它一看见别的鸡,或听到别的鸡叫,就跃跃欲试。"又过了10天,宣王问训练好了没有,纪浪子说:"还不行,心神还相当活跃,火气还没有消退。"再过了10天,宣王又说道:"怎么样?难道还没训练好吗?"纪浪子说:"现在差不多了,骄气没有了,心神也安定了,虽然别的鸡叫,它也好名象没有听到似的,毫无所应,不论遇见什么突然的情况它都不动、不惊,看起来真象木鸡一样。这样的斗鸡,才算训练到家了,别的斗鸡一看见它,准会转身就逃,斗也不敢斗。"宣王于是去看鸡的情况,果然呆若木鸡,不为外面光亮声音所动,可是它的精神凝聚在内,别的鸡都不敢和它应战,看见它就走开了。 / ?# b5 p+ I2 D0 B) j 4 b' u8 B& w% r) B/ Y  今天的企业老板们从纪浪子训斗鸡,有何启发?我们的育才不正是也遵循这样的规律吗?只有企业自己培育的人才,并且培育到一定火候,才能为企业带来更大的价值。 4 r) ^1 } B0 F% o! c; I + q& x( _5 E4 Z& A+ Q2 v/ \  

4

主题

5

听众

3151

积分

解元

Rank: 12Rank: 12Rank: 12

签到天数: 18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注册时间
2011-11-7
最后登录
2016-9-21
积分
3151
精华
0
主题
4
帖子
313
板凳
发表于 2012-9-11 12:01:49 |只看该作者
总结的不错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4

听众

314

积分

书生

Rank: 3Rank: 3Rank: 3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8-2-22
最后登录
2010-8-26
积分
314
精华
1
主题
53
帖子
99
沙发
发表于 2008-4-21 22:23: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回复:中国历史最经典的七个人才智慧案例

激才案例:墨子苦心激励耕柱。 7 Y6 z$ H# N! s+ w/ R; ]6 y7 H $ i* }% @; V, w# d  人才并不是天生一定为某人作贡献,一定尽全力做贡献,关键是要适当激励,激才智慧在中国历史上不泛其例。耕柱是一代宗师墨子的得意门生,但他老是挨墨子的责骂。有一次,墨子又责备了耕柱,耕柱觉得自己非常委屈,因为在许多门生之中,大家都公认耕柱是最优秀的,却偏偏常遭到墨子指责,让他没面子。一天,耕柱愤愤不平地问墨子:“老师,难道在这么多学生当中,我竟是如此的差劲,以致于要时常遭您老人家责骂吗?”墨子听后,毫不动肝火:“假设我现在要上太行山,依你看,我应该用良马来拉车,还是用老牛来拖车?”耕柱答:“再笨的人也知道要用良马来拉车。”墨子又问:“那么,为什么不用老牛呢?”耕柱答:“理由非常的简单,因为良马足以担负重任,值得驱遣。”墨子说:“你答得一点也没错,我之所以时常责骂你,也只因为你能够担负重任,值得我一再地教导与匡正你。” ; N( g8 b5 N/ K% `% T 1 h6 ?% @+ [6 K. h  激励人才是一种艺术,我们的企业家从中得到什么启示。激励无定法,只有合适的激励才能产生期望的效果。墨子的激励措施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法则,但可为今天的激才提供借鉴。 5 f6 C' B% |/ D7 |+ j- n( @; B - I- F: l$ r7 y  留才案例:刘备苦心留住徐庶心。 * y" @& [$ e: r4 l 9 Q! [; x. W- R v; f  分分合合,职场中已司空见惯。因此,引才难,留才难,一个小单位留住高才,而留住高才心似乎难于上青天。刘备被曹操赶得到处奔波,好不容易安居新野小县,又得军师徐庶。这日,曹操派人送来徐母的书信,信中要徐庶速归曹操。徐庶知是曹操用计,但他是孝子,执意要走。刘备顿时大哭,说道:“百善孝为先,何况是至亲分离,你放心去吧,等救出你母亲后,以后有机会我再向先生请教”。徐庶非常感激,想立即上路,刘备劝说徐庶小住一日,明日为先生饯行。第二天,刘备为徐庶摆酒饯行,等到徐庶上马时,刘备又要为他牵马,将徐庶送了一程又一程,不忍分别。感动得徐庶热泪盈眶,为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他不仅举荐了更高的贤士诸葛亮,并发誓终生不为曹操施一计谋。徐庶的人虽然离开了,但心却在刘备这边,故有“身在曹营心在汉”之说。徐庶进曹营果然不为曹设一计,并且在长板坡还救了刘备的大将赵云之命,古往今来,凡是留才的案例,没有超出刘备的。 - `" b0 a, w/ \0 {0 x c" ~7 x, S ) I2 \( Z" E& G2 c   留才留心,只要能留得人才之心,他即使在天涯海角依然效命。今天的企业老板们在人才震荡的今天,你们如何借鉴刘备的留才策略呢,会不会留才效果与之相反,人是留下了,可心已不在,可见留才亦有着诸多妙处。 8 j$ V; H. m% c- g* k) E: E & x+ W' O c& _+ j  去才案例:曹操借刀杀祢衡。 3 @ D: g9 H. T: E# W: B* ? - ?; s8 x4 `7 u ~; A( S  引才难,用才难,去才更难,去一个世人皆以为才,而不能所用的怪才是难上难。东汉名士祢衡,三国著名的一个狂士,志大才疏,口若悬河能言善辩,在当时很有名气。建安七子之一的孔融向曹操推荐了祢衡,曹操派人叫来祢衡。见了面之后,曹操故意给点颜色祢衡看看,不叫这位大学者落座。 1 c2 E/ R) h4 X2 ]- C - w+ `3 _( C0 J3 n7 C( `% F  祢衡:“唉,天地虽阔,却没有一个人才啊!” - z! p6 }8 X6 i# \, `0 N4 f3 ~5 l 8 M2 {; q- v+ M" ?8 u  曹操:“我手下有几十位优秀人才,都是当世英雄,怎么能说没有人才呢?” 3 H/ ?/ @3 @4 H# T$ J ( X; ~& w7 M0 z   祢衡:“荀彧可使吊丧问疾,荀攸可使看坟守墓,程昱可使关门闭户,郭嘉可使白词念赋,张辽可使击鼓鸣金,许褚可使牧牛放马!” ' R+ W; G2 L! i S* L$ [+ _ 4 m0 p: V& p n& }% |# i4 S   曹操:“那么你又有什么本领呢?” 3 N9 K; T- T( A2 Q7 a9 x+ o! Z$ {9 S: t5 I, M1 ] C1 g, @9 Q   祢衡:“天文地理,无一不通;三教九流,无所不晓。往大里讲,我可以做尧、舜那样的明君,往小里讲,我的道德文章和孔子、颜回可有一比。我怎么能和你手下的那些凡夫俗子相提并论呢?” - w" X* _: a9 k, m + `' D( P7 ^. b4 ]4 g) v/ H8 S3 H5 z  曹操心里非常恼怒,知道祢衡只会一点耍嘴皮子的功夫,当然不会买他的账。部下张辽想杀掉祢衡,他却制止了,却任命他做荆州的使臣,说服刘表归降朝庭。后来祢衡去见刘表,积习难改,又激怒了刘表。刘表听说过祢衡多次辱骂曹操的事,知道曹操想借自己的手杀掉祢衡,担当“害贤”的恶名,便派他去见江夏的将军黄祖。黄祖是一个小军阀,素质没有达到曹操、刘表那个层次。祢衡见了黄祖,重施故技,没有说几句,便把黄祖得罪了。黄祖悖然大怒,叫人把祢衡拉出去斩掉了。听说祢衡被黄祖杀掉了,曹操哈哈大笑起来:“这个腐儒自己找死,根本用不着脏我的刀。” ! g3 U$ @2 j8 U6 b1 g1 d z3 s; Z# N& C( C/ A- w1 N  尽管三国演义中罗贯中有贬曹操心胸狭窄之意,但曹操去掉这位怪才的策略也的确是高,今天的怪才、狂才也不少,我们的企业老板是如何去才的呢?想必最佳雇主的名声还是要顾及的吧! 6 W6 h& ?1 z5 i) o" Q 5 z2 c+ m. F) l" E3 H! Y+ h$ }   中国历史绵绵不断,文化传承更是智慧闪烁,人才智慧更是夺人耳目。以上七个人才智慧案例,只是中国人才智慧园中的几个叶片。因此,要掌握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才策略,必须研究中国人才历史,汲取中国人才历史中的菁华,否则,我们现代的人才策略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