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6-2-25
- 注册时间
- 2007-12-18
- 威望
- 3
- 金钱
- 14124
- 贡献
- 142
- 阅读权限
- 150
- 积分
- 14269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1800
- 主题
- 694
- 精华
- 2
- 好友
- 5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7-12-18
- 最后登录
- 2016-2-25
- 积分
- 14269
- 精华
- 2
- 主题
- 694
- 帖子
- 1800
|
公司最近新增的职位比较多,技术类的职位占所有职位的2/3,面临的招聘形势越来越严峻,今年的市场已经不是往年的市场了,原有的一套薪酬标准明显显得有点滞后。公司的职位薪酬标准就这么多,市场人才供需明显不平衡,可利用渠道比较有限,预算费用紧逼赤字,部门声声催紧;去年2年经验3500的工程师,今年变成4500以上,剩下要求3500的被用人部门认为三类人才;不愿意培训新人,总想一来马上上手,一些职位近乎“寡位”的资格要求,让我们是在找神,不是找人;本来职位是专员,但是其工作职责是近乎manager的level,我在想很多职位的名称真是害死人,specialist在你的公司究竟是叫专员还是专家?…………
无奈之下,象下棋的棋局,我不进攻你,但是我死防守你。划分职位招聘紧急等级,期限内没有到位的职位自动调整为非紧急职位,把招聘成本分摊到每个职位划分到每个部门;对于超人职位,紧抓面试比,深挖不合格原因,一直让部门解释不停,把每次解释的记录汇总上报,和初始要求对照,阐述寡位招聘不到的原因。找人不是找布料做衣服,想找量身定做的人,至少靠500年的缘分。不自己总结原因,而把找不到的原因全盘推脱到hr,是做人不厚道的表现,也属于没有做合格管理者的sense。
比如:一个比较基层的CQE(客户质量工程师),用人部门说非得有服务过Dell客户的经验,做过HP的都不行。然而做过dell客户的不少,而你的工资是别人的1/3,fluent English是必须,实际上在工作中你又用不上几句,你就这样浪费人才,你就把一个优秀的人才往垃圾职位上推。有的时候你甚至愿意花5000RMB去找一个人做本应3000RBM可以满足的职位。机械专业不一定哈工大就是最好的,武汉理工也不错,为什么非得那么死板呢?到了招聘期限,部门没有找到优秀的,不是在找合适的。于是急了,在原有的资源中挑了一个不错的,然后联系,结果别人早已另谋高就,原来“明天会更好”这首歌不适合于招聘。于是再挑,终于又找到一个不错的,但是经过部门评估工资比期望中多出100元,经过联系,此人很有意向,但是所要求工资数目不松口,于是,部门放弃了,说成本高了,一年要多1000多呢。为了这100元,就没有想到平常“剥削”别人的剩余价值区区1000多?成本是这样控制来的?于是找了一个能力一般,要求工资也一般的人,用人部门啊,你百般折腾,这究竟是为了什么哟!
作为人力资源工作者,我是在帮助公司获取人才,帮助用人部门获取资源。陪用人部门在弯路上迂回的痛苦,我想,是该好好思考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