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08-11-6
- 注册时间
- 2008-6-27
- 威望
- 0
- 金钱
- 44
- 贡献
- 7
- 阅读权限
- 20
- 积分
- 51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350
- 主题
- 52
- 精华
- 0
- 好友
-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8-6-27
- 最后登录
- 2008-11-6
- 积分
- 51
- 精华
- 0
- 主题
- 52
- 帖子
- 350
|
1、彼得原理
- K/ Y! O7 ^5 T2 W; w' ?
9 \+ Y% Y! C* h
. }; K( s, |% e% m& c# |7 H. x6 d) f' H) k& m; c% O
) X" B) c; D% R; k3 g
' |2 I( _' l$ e' g+ |! L 每个组织都是由各种不同的职位、等级或阶层的排列所组成,每个人都隶属于其中的某个等级。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彼得原理有时也被称为向上爬的原理。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一名称职的教授被提升为大学校长后,却无法胜任;一个优秀的运动员被提升为主管体育的官员,而无所作为。对一个组织而言,一旦相当部分人员被推到其不称职的级别,就会造成组织的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导致平庸者出人头地,发展停滞。因此,这就要求改变单纯的根据贡献决定晋升的企业员工晋升机制,不能因某人在某个岗位上干得很出色,就推断此人一定能够胜任更高一级的职务。将一名职工晋升到一个无法很好发挥才能的岗位,不仅不是对本人的奖励,反而使其无法很好发挥才能,也给企业带来损失。
% ]5 F% [1 C) A) P$ K8 ^# n* n& Y: P- X3 v& y6 i3 `
- U: {6 u! d" c
" u6 y1 x2 [- z$ H# h
/ r: Q9 g& l* \8 u- i3 K8 o. A8 R: O( Y! h9 a& [$ v; y. C r/ d
2、酒与污水定律
+ U% o- Y& E$ ~3 c9 p3 A: `' @% R& k; W* O P
. G) s# K' i7 B
# Q5 P, F& x1 \
# N R" [# J; B
5 e3 C6 |3 O: D4 [. b7 Y3 y. R0 \5 E6 H+ ] 酒与污水定律是指把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得到的是一桶污水;如果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在任何组织里,几乎都存在几个难弄的人物,他们存在的目的似乎就是为了把事情搞糟。最糟糕的是,他们像果箱里的烂苹果,如果不及时处理,它会迅速传染,把果箱里其他苹果也弄烂。烂苹果的可怕之处,在于它那惊人的破坏力。一个正直能干的人进入一个混乱的部门可能会被吞没,而一个无德无才者能很快将一个高效的部门变成一盘散沙。组织系统往往是脆弱的,是建立在相互理解、妥协和容忍的基础上的,很容易被侵害、被毒化。破坏者能力非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破坏总比建设容易。一个能工巧匠花费时日精心制作的陶瓷器,一头驴子一秒钟就能毁坏掉。如果一个组织里有这样的一头驴子,即使拥有再多的能工巧匠,也不会有多少像样的工作成果。如果你的组织里有这样的一头驴子,你应该马上把它清除掉,如果你无力这样做,就应该把它拴起来。 , l/ o' L2 D- g5 P8 n& i# R+ E* ~
" D) ?& ~! ?$ r$ S# S# {8 F
7 E8 b$ k3 W" d/ ?+ H0 M3 e# A. b2 [
! e" y x0 |9 G. }8 j! ~& Q
% g. Z5 I2 o, f. i9 C0 L2 ]
3、木桶定律
8 e' b$ o$ ^; m: q4 e2 a9 H+ x2 s
/ `' r9 p% \( g" J; t! f+ v) d3 H6 h7 C
! a4 z2 R& G2 y% |1 `& e `' I
& G+ p6 @& w" y' M" v4 f. ?- O7 \+ F5 D& ~
水桶定律是讲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这完全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这就是说任何一个组织,可能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即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是优劣不齐的,而劣势部分往往决定整个组织的水平。水桶定律与酒与污水定律不同,后者讨论的是组织中的破坏力量,最短的木板却是组织中有用的一个部分,只不过比其他部分差一些,你不能把它们当成烂苹果扔掉。强弱只是相对而言的,无法消除,问题在于你容忍这种弱点到什么程度,如果严重到成为阻碍工作的瓶颈,你就不得不有所动作。 ; S* E& d# l/ q& I; Q- I2 E% ^
7 f* H% P, o% [3 ], n. b
/ }1 \4 i3 U, {. @8 H$ J% u2 ]0 l }, D) s. R' f# W4 U% W; |
% d. |6 j% S5 C6 h/ l% @1 N
* P! s% Z2 ~8 W 4、马太效应
9 O2 i3 e. v1 Q6 J5 G& Y' G7 _, j0 \! }) O. f5 y
& f$ [( o5 ?) ?' |5 }8 g6 D0 ?+ M" C/ F w
+ ^4 Q4 [2 I0 I' I& b* l& R5 n- j
《新约·马太福音》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国王远行前,交给3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吩咐道: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国王回来时,第一个仆人说:主人,你交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10锭。于是,国王奖励他10座城邑。第二个仆人报告: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5锭。于是,国王奖励他5座城邑。第三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1锭银子,我一直包在手帕里,怕丢失,一直没有拿出来。于是,国王命令将第三个仆人的1锭银子赏给第一个仆人,说: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这就是马太效应,反应当今社会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即赢家通吃。对企业经营发展而言,马太效应告诉我们,要想在某一个领域保持优势,就必须在此领域迅速做大。当你成为某个领域的领头羊时,即便投资回报率相同,你也能更轻易地获得比弱小的同行更大的收益。而若没有实力迅速在某个领域做大,就要不停地寻找新的发展领域,才能保证获得较好的回报。 % |1 [8 o. p; z7 U- `
; _' Z( K6 I2 T. {1 f; ^
) c$ _7 f/ x- w" v. D$ Z4 G* `( Q) V+ V
7 ~/ y) A& O+ G1 V1 ]; s
2 T4 K! z* i( T 5、零和游戏原理
0 S" U. N+ h% C; N a* T8 i$ Y. E' o- `9 T# P8 {6 a R
3 y5 H2 v; {( P" p8 M& P
/ i. x" M# r4 t2 A8 ~5 _6 C: [ m) U5 i! ]0 f8 P, n' x/ }; E$ c
) r: H& Y' H* T! I' }
零和游戏是指一项游戏中,游戏者有输有赢,一方所赢正是另一方所输,游戏的总成绩永远为零,零和游戏原理之所以广受关注,主要是因为人们在社会的方方面面都能发现与零和游戏类似的局面,胜利者的光荣后面往往隐藏着失败者的辛酸和苦涩。20世纪,人类经历两次世界大战、经济高速增长,科技进步、全球一体化以及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零和游戏观念正逐渐被双赢观念所取代。人们开始认识到利已不一定要建立在损人的基础上。通过有效合作皆大欢喜的结局是可能出现的。但从零和游戏走向双赢,要求各方面要有真诚合作的精神和勇气,在合作中不要小聪明,不要总想占别人的小便宜,要遵守游戏规则,否则双赢的局面就不可能出现,最终吃亏的还是合作者自己。 , a6 p: X$ O8 s- \+ K- p* ]/ m/ R y* w
1 W b# p6 V# I) S5 y2 G/ d! _ `
( ^" \1 [) Y7 R
5 m5 X/ C2 p0 V
! m2 `+ P0 r {
5 S. Y$ {4 d- u0 d 6、华盛顿合作规律
* C$ _* L1 f% w6 H4 z0 Y* d+ |" X/ [' D
4 r8 ?; K _/ X% L
d: n. a f' F1 N6 G# a+ e+ u8 D( u( a
# `1 P5 w2 j; d
华盛顿合作规律说的是一个人敷衍了事,两个人互相推诿,三个人则永无成事之日。多少有点类似于我们三个和尚的故事。人与人的合作,不是人力的简单相加,而是要复杂和微妙得多。在这种合作中,假定每个人的能力都为1,那么,10个人的合作结果有时比10大得多,有时,甚至比1还要小。因为人不是静止物,而更像方向各异的能量,相互推动时,自然事半功倍,相互抵触时,则一事无成。我们传统的管理理论中,对合作研究得并不多,最直观的反映就是,目前的大多数管理制度和行为都是致力于减少人力的无谓消耗,而非利用组织提高人的效能。换言之,不妨说管理的主要目的不是让每个人做得更好,而是避免内耗过多。
0 Q* Z# \/ O0 l% w6 b# _; y( s' Q8 g; Q/ s+ k0 t9 b, D5 I
" d7 C9 S) b" S3 V5 ?7 i% P
, r! T1 L' r. B/ P- Q: j* {' \3 @
' g2 h. P+ I1 N8 J* P; p4 U
, U; H ]- k+ i9 w 7、手表定理
: p; R' o4 f4 H9 i9 r p& n3 q+ E8 z4 F3 W
! Q( S0 y' n5 {7 R& T
# C/ K6 Z7 G2 z0 s1 E( A. z
: ?1 _% z* Q) y4 u4 j7 q6 j7 q- L* I# c
4 H- H* j# ^+ J6 d) o 手表定理是指一个人有一只表时,可以知道现在是几点钟,当他同时拥有两只表时,却无法确定。两只手表并不能告诉一个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让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手表定理在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给我们一种非常直观的启发,就是对同一个人或同一个组织的管理,不能同时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不能同时设置两个不同的目标,甚至每一个人不能由两个人同时指挥,否则将使这个企业或这个人无所适从。手表定理所指的另一层含义在于,每个人都不能同时选择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否则,你的行为将陷于混乱。
0 F: u% \* F3 H& A4 q( M8 i
6 m& |2 U+ u J5 Q4 v: x& U3 I% P# {9 [* b$ U* Z2 k
3 L) d, m) p; x
0 O- I! A) h2 A3 X7 w$ w, t7 ~ E: j. M4 i( J
8、不值得定律 - V" E. T, g7 `
5 N( K$ N) n7 K9 d) `$ w5 N7 q: A- \% |, C P, }# Y* ]
- {- I. P- ]- Y% }" g+ A4 T: v+ [, H5 t4 j; U1 H, K+ t5 b; J ?& G
. i% f; r, L( Z' Z3 f( K) k
不值得定律最直观的表述是:不值得做的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这个定律再简单不过了,重要性却时时被人们忽视遗忘。不值得定律反映人们的一种心理,一个人如果从事的是一份自认为不值得做的事情,往往会保持冷嘲热讽,敷衍了事的态度,不仅成功率低,而且即使成功,也不觉得有多大的成就感。因此,对个人来说,应在多种可供选择的奋斗目标及价值观中挑选一种,然后为之奋斗。选择你所爱的,爱你所选择的,才可能激发我们的斗志,也可以心安理得。而对一个企业或组织来说,则要很好地分析员工的性格特性,合理分配工作,如让成就欲较强的职工单独或牵头完成具有一定风险和难度的工作,并在其完成时,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赞扬;让依附欲较强的职工,更多地参加到某个团体*同工作;让权力欲较强的职工,担任一个与之能力相适应的主管。同时要加强员工对企业目标的认同感,让员工感觉到自己所做的工作是值得的,这样才能激发职工的热情。 9 `- D9 H1 Y' ?# n; e& [
" j8 D8 l1 X! A, |/ z0 |7 ]! z+ v( t
* s6 Z7 f' |5 I
9 j9 l( R% Z9 l. T8 Q1 ]
% ]" h+ i6 ]) E. C/ B% } 9、蘑菇管理
" U" R/ A( E+ A2 Y6 N3 H
/ B; y/ f9 ]. q. g/ R8 @. Y
) |3 ^- P' |" {1 J( `; \0 W, l& v. k3 t; Y
" ~: I& ^; y7 S" I5 L+ d
# H% Z/ e+ r) b" k$ K k 蘑菇管理是许多组织对待初出茅庐者的一种管理方法,初学者被置于阴暗的角落(不受重视的部门,或打杂跑腿的工作),浇上一头大粪(无端的批评、指责、代人受过),任其自生自灭(得不到必要的指导和提携)。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一段蘑菇的经历,这不一定是什么坏事,尤其是当一切刚刚开始的时候,当几天蘑菇,能够消除我们很多不切实际的幻想,让我们更加接近现实,看问题也更加实际。一个组织,一般对新进的人员都是一视同仁,从起薪到工作都不会有大的差别。无论你是多么优秀的人才,在刚开始的时候,都只能从最简单的事情做起,蘑菇的经历,对于成长中的年轻人来说,就象蚕茧,是羽化前必须经历的一步。所以,如何高效率地走过生命的这一段,从中尽可能汲取经验,成熟起来,并树立良好的值得信赖的个人形象,是每个刚入社会的年轻人必须面对的课题。
1 N W0 p) N' P$ r& f
8 v5 P. d: D& }2 n Z+ Z6 S% P0 P! m3 Z
$ \- y6 ~ C# [9 X1 ]: K" X0 Q8 b/ L6 k! C2 p
b8 X' Q1 B: t) j4 k: o! y
10、奥卡姆剃刀定律 3 a2 d/ O* m) P6 v
7 j. g! t' [) U. }' [
! x" ~9 f% v) b6 W. [: c' [- R
( W+ p; y- o% Y! h: f0 P+ G
5 g8 q- R! U$ C: q2 n- Y$ @; k% w4 y4 e6 y) J
12世纪,英国奥卡姆的威廉主张唯名论,只承认确实存在的东西,认为那些空洞无物的普遍性概念都是无用的累赘,应当被无情地剃除。他主张如无必要,勿增实体。这就是常说的奥卡姆剃刀。这把剃刀曾使很多人感到威胁,被认为是异端邪说,威廉本人也因此受到迫害。然而,并未损害这把刀的锋利,相反,经过数百年的岁月,奥卡姆剃刀已被历史磨得越来越快,并早已超载原来狭窄的领域,而具有广泛、丰富、深刻的意义。奥卡姆剃刀定律在企业管理中可进一步演化为简单与复杂定律:把事情变复杂很简单,把事情变简单很复杂。这个定律要求,我们在处理事情时,要把握事情的主要实质,把握主流,解决最根本的问题,尤其要顺应自然,不要把事情人为地复杂化,这样才能把事情处理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