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08-10-21
- 注册时间
- 2008-7-10
- 威望
- 0
- 金钱
- 864
- 贡献
- 12
- 阅读权限
- 30
- 积分
- 876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122
- 主题
- 122
- 精华
- 1
- 好友
-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8-7-10
- 最后登录
- 2008-10-21
- 积分
- 876
- 精华
- 1
- 主题
- 122
- 帖子
- 122
|
目前,我国全年国家法定节假日(含周末)共114天,一个不小的一个数目,这意味着大部分工作的中国人一年中有三分之一时间完全是在闲暇中度过,这段时间想怎么休闲就怎么休闲。然而,一项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人都把“睡觉、看电视、做家务、逛街”作为周末主要的休闲活动。31岁的德国人奥利弗认为,中国人缺乏的不是休闲时间,而是休闲文化。* H; h: l `. E
$ V3 j& \& V! w# T
调查对比:鲜艳的时间“单调”的外衣
! W9 Y' m) { u7 ^/ n% M
+ R- U, B3 \+ @, e& j+ B 在中国,虽然大部分人都认可“周末的主要意义在于休闲娱乐”,但是75%的受访公众都对周末生活表现出“不好不坏、平平淡淡”的感觉,60%的人在谈及业余生活的质量时,也流露着“一般”的态度。本是充满了自由新鲜色彩的业余时段被罩上了“单调”的外衣。6 }7 ?; T5 R# `: T% N3 D
- E3 `" n2 F) r4 } ◆攀比成风,不重内容
+ s0 I1 S4 o9 r8 U& n1 R
9 i) _$ x/ E; p- \9 H$ X 31岁的奥利弗是德国麦肯锡顾问公司的高级顾问。由于工作关系,他每年有1个多月的时间在中国度过。虽然时间不长,但对于中国老百姓的休闲方式,他可以如数家珍,如卡拉OK、请客、打牌等。
) C: I* T/ s. I B# c( w6 p$ w: _. i( l5 ?
不过,在他的眼中,很多人的休闲方式可以说“休得越贵族感觉越好,闲得越流行越快乐”。特别是一些经济实力还不强的年轻人,往往不管自己的实际情况及兴趣爱好,[url=http://0768.job234.net/]http://0768.job234.net[/url] (潮州) 今天流行打高尔夫球,节衣缩食几天也要带上朋友去打上几杆;明天流行蹦极,就算有恐高症,也要争着去出一回风头。9 C6 u& I/ n# |0 u
! v8 {: F& E2 g! \0 i# g 奥利弗觉得,中国有很多高雅的休闲方式,如琴棋书画、观花养鱼等。在休闲中,如果人们也能选择静态的休闲,会使自己平日紧张繁忙的生活多一个缓解的空间,多一片思考的天地。+ j9 B% Y' x4 l6 x0 k8 o
( S9 G" H0 r6 k9 Q2 ] ◆国人的周末睡呆了
6 U2 r$ l H# v# O& U. x
$ I1 j* O) V8 N3 q* O9 G& ~: } 睡个懒觉,起来后收拾收拾屋子,中午去父母家吃顿饭,回家继续睡觉,吃完晚饭后看看电视,周末的一天就这样过去了。周日也差不多:打扫卫生,去超市采购,偶尔时间充裕再去逛逛街。
8 ?# z5 F0 r2 I9 f0 O( o$ B4 F8 d+ \* x0 l% g; k5 M7 E/ J
张先生是一名律师,他的周末就是在这样的平淡中度过的。“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感觉时间过得很快。”他告诉记者,“对我而言,周末不过就是休息和陪伴父母。”而对于爬山、健身、逛公园这样的休闲方式,张先生连连摇头,认为自己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来“应付”这些。
$ O& W7 I. W1 u, Z' t5 ?: K6 I8 V7 w3 u; Q+ P \ T! _
张先生这种过周末的方式,在国人中不算少见。“工作忙碌、压力大”是不少人无法享受休闲生活的最大原因。在4493名参与调查的公众中,60%的被访者一提到周末,反应出来的就是“单调乏味、无所事事”或者“好好休息、补充睡眠”。6 V, q! K* {) g. Z4 `
, g7 w/ D" X v1 Q' X4 E5 v8 k ◆注重吃喝,缺乏锻炼
1 n5 @4 @7 `( q# g6 x; A! Y
8 w q6 P4 W" [* g' F5 u6 `" j+ R 在杭州一家中法合资企业担任业务总监的法国人贝拉,对杭州的印象很不错。在中国,她最喜欢的休闲活动,就是清晨或晚间在西子湖畔慢跑。1 _0 c& }, Z! Q/ X7 c" q8 ?. T, c
5 M9 u9 ^. S- z. Y+ O+ C" C0 b 贝拉认为,很多中国人的休闲方式太注重吃喝。一些节日和朋友的聚会成了吃喝的代名词,每家的餐桌上都堆满了肉、蛋、鸡、鸭、鱼等食品。亲朋好友间还要频频敬酒、斗酒。为了使对方多喝酒,敬酒者会找出种种必须喝酒的理由,若被敬酒者无法找出反驳的理由,就得喝酒。这样,吃饭时的闲聊就少了,减少了增进感情的交流。8 G* j; q& K' ?$ G
: T) \' a V7 w8 |1 o9 g 同时,她观察到,很多人一放假便没日没夜地打牌、上网聊天、看电视等。所以,有的医院一到星期一,吃坏肚子、玩坏身子的病人便格外多,医生们不得不为这些病人起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假日综合征”患者。
9 e$ O T. U$ R T, g+ a+ J0 X. ~' ^' a' s) w; {4 W8 P
◆度假仍然“难得清闲”0 Z3 h$ h8 z* m2 I/ A, F5 T/ B
1 o2 p3 M; |* Q+ U 意大利每年最长的假期是在夏天的八月份,在基督教的圣母升天节(Ferragosto)前后。这个时候的意大利除了少数轮休的人在工作,大部分人都幸福地逃出城市去乡村和海边度假去了,比如罗马就一下子成了一座空城。
2 v0 d9 t% o$ y4 A! s: L) N7 Q4 b/ P
相反,很多中国人却在休闲时把自己安排得很忙,失去了休闲本身的意义。中国人不像罗马人那样想的开,一到假期便锁了家门,携了妻眷,关了手机,留下一座空城,萧萧洒洒地去度假。[url=http://0752.job234.net/]http://0752.job234.net[/url] (惠州) 中国人即使在度假也还是想着工作,好像社会缺了他们经济便不会发展,在饭桌上用手机交代工作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所以旅游远了怕这边出了什么事情飞不回来,近了又觉得像在卧室散步,毫无情趣。
( n- M) U3 B4 ]+ H, g6 B3 e6 ]8 j! ], [8 d' F/ I: I0 j, i% \
◆公共文化休闲场所还是太少
/ s+ E* ^& \: J; ^$ c, v; ^5 o0 l5 h8 }3 J- y2 |- K: G: Q3 U7 w
在柏林,仅博物馆就有180多座,图书馆也有200多家。而在中国,这样的公共文化休闲场所还是太少。调查数据也反映了这一点:在问到公众喜欢在什么样的地方打发业余时间时,35%的人选择了“家里”,还有14%的人选择了“商店”。5 Q9 A U# Q& w# f9 z8 X/ v n) \
2 X) i) d# _ e% d3 V- Q 除了工作压力大,休闲场所不足等因素之外,国人休闲方式单一也是造成业余时间枯燥紧张的原因之一。调查显示,34%的人选择看电影作为放松休闲的方式,20%的人闲下来去唱唱卡拉OK。但与此同时,93%的人承认自己平时根本不听音乐会或看话剧演出。! X1 l6 L) D, D3 M/ }
' W8 d! E# F/ l- S U0 t$ W 理解休闲:工作是手段休闲是目的$ f# v* `- y& V" s1 L' h" @& W# @
! j6 s3 |2 m. v" ^ 有资料表明,2015年前后,发达国家将进入“休闲时代”,休闲将成为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质财富的满足将让位于人们追求充实的精神生活。, F! |; n+ o7 G* S4 _* z% I
1 b, j! G$ f* O+ q i n
对于我国休闲问题最早关注的是著名学者于光远先生做过这样的描述:“人喜欢有更多的时间由他自己支配,不带任何勉强,不把它视作谋生所必要,因而这种活动虽不属于休闲的范围,但从本人来说会感到更多的兴趣……休闲活动比上面说的那些活动更为轻松,它没有什么任务要完成,带有一种享受的味道。”
' o8 p. e! M5 N& \5 W w
" i m6 e8 L" R6 l5 F 他认为:“‘闲’是生产力发展的根本目的之一,闲暇时间的长短与人类文明进步是并行发展的……”过去人们把休闲当作工作之后排除疲劳、缓解压力的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而现在的观念却是工作是手段休闲是目的。发展社会生产力就是让人们拥有更优越的生活条件和更多的闲暇时间;人们工作的目的是为了在生活水平提高后拥有更多的闲暇时间来更充分地享受休闲。& [% w* F* B4 \* t9 W
2 `" X+ h3 l. j! b$ N+ ~ T/ X
美国研究休闲的学者杰弗瑞·戈比教授说:“最初,休闲仅被视作让人们在紧张的工作后得到恢复的一个办法;后来,休闲成了人们寻求快乐与地位的一种手段;当然,也许休闲最终会成为人们追求生活意义的一种活动。”他对休闲所下的定义是:“休闲是从文化环境和物质环境的外在压力下解脱出来的一种相对自由的生活,休闲能使个体以自己所喜爱的、本能地感到有价值的方式在内心之爱的驱使下行动,并为信仰提供基础。”, _+ y O/ K$ }$ M0 `" W- G1 D
2 W! Z5 h1 f) W4 P _9 Z9 p
休闲时代是高度社会文明的产物,首先它必须有强大的物质基础(强大的综合国力)为依托。发达的经济将更加以人为本,休闲、娱乐活动、旅游业将成为下一个经济大潮,高技术和其他一些趋势可以让人的生命中的50%的时间用于休闲。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教授杰弗瑞·戈比分析说,在稍后的几年,休闲的中心地位会进一步加强,人们的休闲观念将发生根本的变革;在经济产业结构中,休闲产业的从业人员将占整个社会劳动生产力的80-85%;休闲服务将从标准化和集中化转向个性化服务,人们对休闲与健康之间的关系倍加关注。3 r, F8 ]" M1 p9 _* l6 ^
( [. l+ O4 Q) M3 I, E 沉思感悟:善待生命的“后花园”& l/ {. G ]# `/ \7 a: s( }) |
. i) d8 B$ G' a0 |1 C
休闲作为社会文明建制的出现,显示了人类驾驭生存能力的更为自如,是社会文明进步的结果,是人们在满足基本生活需要之后,追求和进入人类自由发展与享受需要的更高层次。
2 [& e. G% s, |+ e" j' z! g- B8 K8 x9 [! H: Q* @
多少年来,休闲这个词语一直躺在厚厚的词典里。人们有时提起它,却极少去享受它。尤其在那些温饱还没有解决的年代,休闲对于我们过于奢侈。改革开放使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也使人们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休闲文化,正在走进我们的生活。
7 P) u) c* y) _ s# a3 F2 a9 q3 n6 ]9 d
有人把休闲看作是“生命中的一个绿色的后花园”。如果在人生这个充满较量的舞台上拼博得精疲力尽的时候,总要找一个休憩的地方,用鲜花、绿地、微风来享受轻松惬意和生命中原本的精彩与快乐。
) n5 u% K5 c$ j! p& t% n! q, w" o% M5 \' u D9 f
1845年7月4日,美国独立日当天,28岁的享利·戴维·梭罗拿着一把斧头,独自来到离波士顿不远的瓦尔登湖边,借爱默森的一块荒地,为自己盖起了可供灵魂栖息的小木屋,[url=http://0750.job234.net/]http://0750.job234.net[/url] (江门) 他在湖边打猎、种豆、伐木、捕鱼、收获,也在湖边倾听风声,观察四季物候变换,沉思人生和抚慰灵魂。他要用一种简朴的方式进行他自己的人生实验——简化生活、回归自然的实验。他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如果一个人能满足于基本的生活所需,那么他是完全可以更从容、更充分地享受人生的,否则就会变成追求物质“工具的工具”,满载着人为的忧虑和忙不完的粗活,却不能采撷生命的美果。
5 Y. j3 `+ A, ?( z' m5 A0 F3 L& t- G2 \( X; P) ^: |
林语堂先生说过这样一段话:“消闲生活并不是富有者和成功者独享的权力,而是一种宽怀心理的产物……这种心情由一种达观的意识产生。享受悠闲的生活是不需要金钱的,有钱的人也不一定能真正领略悠闲生活的乐趣,……他必须有丰富的心灵、爱好简朴的生活,对于生财之道不放在心上。”( D2 t( e. f& s- T6 [, P( H
) Q, Q* X3 Z% ~: k( F! `8 F
目前,我国全年国家法定节假日(含周末)共有114天,这一国家行为表明了我国已融入整个国际休闲文化的背景中,特别是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程的加快,不仅促进我国休闲、休闲产业、休闲经济的发展,也必将带来新的休闲观念。当然,我们从政府正在出台的政策以及新的产业布局的调整中,看到了休闲文化、休闲产业、休闲经济的社会条件支持系统正在建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