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08-10-21
- 注册时间
- 2008-7-15
- 威望
- 0
- 金钱
- 890
- 贡献
- 12
- 阅读权限
- 30
- 积分
- 902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121
- 主题
- 120
- 精华
- 1
- 好友
-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8-7-15
- 最后登录
- 2008-10-21
- 积分
- 902
- 精华
- 1
- 主题
- 120
- 帖子
- 121
|
华夏人才网[url=http://www.job234.net/]www.job234.net[/url]整理* H) g& R# h$ v/ Q- F' i! V
' e" ]3 d" a5 q2 o9 G( D 从法律系到IT专家,从微软到Google,李开复的每一次变化都是从世俗眼光中的温室走到充满险恶的江湖,都曾经引起无数非议。但正是这每一次果断地变化自己的身份,让李开复成为全球最受瞩目的IT技术专家,IT职业经理人。
) E: r, M7 s! u6 Q! I" |% W 在李开复看来,在兴趣的指引下做自己喜爱的工作,成为别人永远离不开的依赖,职业人就成就了最为美好的自己。
3 c& x. a* A9 ~; w# K. a0 [ H, o 榜样档案1 l6 F/ x. i& x% @* R* E( p
李开复祖籍四川,1961年12月3日出生于台湾。拥有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获计算机学士学位。李开复是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院士。李开复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个“非特定人连续语音识别”系统。该系统在1988年被美国《商业周刊》评为当年最重要的科学发明。李开复于1998年加盟微软公司,并随后创立了微软亚洲研究院。现任GOOGLE公司全球副总裁。
( t8 _5 J8 X! n2 E3 R 成功在于别人无法离开你/ q& z5 [, n$ e. p7 j) m. `8 I: _4 V
在李开复看来,自己始终在一个形如精密仪器的群体中起着制动作用,是成功的最大体现。此次跳槽GOOGLE的原因也是如此。在微软这样一个庞大而成熟的企业中,虽然在大的平台中自己的能力在不断增强[url=http://xm.job234.net/]http://xm.job234.net[/url],但个人的能量相对于日益扩展的微软而言越来越弱化。
4 {* a6 [% P, G: L; Q5 F 李开复表示,很多人以自己能够管理多大的团队为衡量自己事业成功的标准,但是,如果领导一个拥有1000人的成熟的团队,自己的能量可有可无,其实远不如在一个只有50人的团队中做不可或缺的一环。因此每个人在选择工作时,不要问新单位的名气和规模如何,在新单位里能够担任什么职位,而要考虑因为有“我”,新单位会有什么不同。
6 G( {( B1 U" f% @. A( n 成功在于果断选择李开复看来,成功者需要有足够的勇气来面对挑战,而最大的挑战莫过于选择。过去,他在一家公司工作时,曾主管一个技术团队,当时,这个团队面临解散,在选择是维持面子的自我蒙蔽还是可能面对嘲讽的正确道路时,最终他还是下决心解散了它,新组建的团队也很好地完成了研发工作。结果,公司领导并没有因此而责怪他,反而认为他勇于承认错误并勇于改正的做法非常值得赞赏。
; ^6 v/ z) v* h! }- u7 A3 B R: a 而到了大家都非常关注的从微软跳槽到GOOGLE事件就是一次为实现个人价值的选择。在李开复眼中,当微软成为国际IT届的翘楚后,尽管它不比其他的跨国巨头官僚化,但平等、自由表达自己思想的气氛随着企业越来越庞杂已经不如以往。
+ u/ R+ Q1 q9 A. X4 o+ C 为了能够快乐自然地表达自己,去一个更为扁平化的规模小一点的公司,也许光环会缩小,但在公司中通过快乐沟通带来的职业快乐和个人价值的发挥更能够帮助自己成长。
6 f8 r# v1 T$ k) C9 l: I( n/ J 一生准则% y$ l3 o: w7 o% W; _
根据兴趣选择发展道路
. ~7 h) Q U. a. j! W% l9 n D0 M7 Z# V 李开复当年读大学选专业曾经走过[url=http://0594.job234.net/]http://0594.job234.net[/url]“世俗”的道路,选择攻读法律专业,可是一年多以后他才发现自己对法律没有兴趣,但对于计算机即使每天疯狂地编程也乐此不疲。
0 s0 B0 O0 r: U 在老师的鼓励和自己审慎分析自己未来的成长目标后,李开复在大二决定转入哥伦比亚大学默默无名的计算机系。现在回想起来,李开复感慨:“若不是那天的决定,今天我就不会拥有计算机领域的成就,很可能只是在美国某个小镇上做一个既不成功又不快乐的律师。”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条发展道路,也许前景暂时不算明朗,但在兴趣推动下的努力最终会帮助自己守得云开见月明。/ f) A% b* I' n7 S# ]% B5 q
访谈
?& x- G# M% D- |3 a 在自醒和自信的平衡之间达到自觉
' w( y$ J4 Y' J; B0 H0 N5 W 记者:在你给大学生的几封信中,你常强调情商,你认为职场最重要的情商体现在哪里?
( X0 @ z! X* O5 t3 } 李:我认为从情商而言,职场成功的关键在于要在自醒和自信的平衡之间达到自觉。所谓自觉,就是应当对自己的素质、潜能、特长、缺陷、经验等各种基本能力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对自己在社会工作生活中可能扮演的角色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心理学上把这种有自知之明的能力称为“自觉”,这通常包括察觉自己的情绪对言行的影响,了解并正确评估自己的资质、能力与局限,相信自己的价值和能力等几个方面。过于自信是自负,过于自醒又在工作中畏首畏尾、踟蹰不前,没有承担责任和肩负重担的勇气,也没有主动请缨的积极性。在公司,大家在技术上互帮互学,在工作中互相鼓励就好,为自己自然营造出了一种坦诚、开放的工作氛围。
, R2 x5 Z1 z O9 l" N2 h 记者:你曾经说过要积极主动地为自己创造机遇,[url=http://0731.job234.net/]http://0731.job234.net[/url]机遇很难遇到,更不用说主动创造。以你跳槽为例,你是怎么为自己创造机遇的?$ `! f" r. M* p
李:决定来GOOGLE之前当然是要经过周密的准备。首先是发现自己希望在中国发展,然后动用自己的人际关系网,多留意有些什么机遇,当时机成熟时,选择新岗位。我觉得这个过程从网络等多渠道获取信息非常重要。我个人认为创造机遇的过程中不能等待百分之百的条件成熟,只要有40%到70%的把握就可以尝试。因为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而且如果等到条件完全成熟,也许别人捷足先登。没有完全成熟的条件也可以自己在摸索中创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