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查看: 5642|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民营企业的死因

[复制链接]

844

主题

367

听众

14万

积分

论坛顾问

一个业余选手

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

签到天数: 1240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注册时间
2008-7-19
最后登录
2023-4-26
积分
145352
精华
60
主题
844
帖子
11061

2012中人博客人气博主勋章 2012中人社区群英谱勋章 伯乐 明星版主 办公室点名活动小金人 中人网雪山杯(社区贡献) 勤劳的小蜜蜂 中人守护者 中人8周年纪念勋章 2009年度勋章 超级精华大师 博客达人 论坛群英谱 原创先锋 精华大师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12-8 22:04:00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font=仿宋_GB2312][size=4]人类从事企业经营活动的历史不下千年,可是有谁见过一家千年历史的企业?百年老店亦殊为难得。据美国《财富》杂志报道,美国大约62%的企业寿命不超过5年,只有2%的企业存活达到50年,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不到7年,大企业平均寿命不足40年;一般的跨国公司平均寿命为10-12年;世界500强企业平均寿命为40-42年,1000强企业平均寿命为30年。[/size][/font] 6 ^& i+ Z2 j; m3 g; K6 Y! T# W# u8 Z [font=仿宋_GB2312][size=4]日本《日经实业》的调查显示,日本企业平均寿命为30年。《日本百强企业》一书记录了日本百年间的企业变迁史,在百年中,始终列入百强的企业只有一家。在中国,有关企业存继周期尚无如此明确的统计,但1993年、1995年、1997年、2000年、2002年连续进行的5次全国私营企业大规模抽样调查表明,1993年以前私营企业平均存继周期只有4年,2000年提高到7.02年。此外,有数据表明,中国集团公司的平均寿命约为7-8年,与2000年统计的私营企业平均寿命相仿,不知这是否也就是中国企业的平均生存时间?倘若这一数字可信,则我国企业的平均寿命远逊日本,而大型企业(集团公司)的平均寿命也只达到美国中小型企业的平均水平。《世界经理人周刊》ICXO.COM相信,这是一个比较乐观的估计。[/size][/font]: d7 ^+ i! C2 n/ O U4 U1 U. ^ M: e[font=仿宋_GB2312][size=4]以《世界经理人周刊》ICXO.COM采访调查和研究,中国中小企业平均寿命大体也就在3-4年之间。中国每年有近100万家企业倒闭,美国每年倒闭的企业大概为10万家,倒闭数大约只有我国倒闭数的1/10,若考虑到两个国家在企业总数上的差别,这一数字可能会更加惊人。企业倒闭并不可怕,就像任何物体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一样,企业亦有自己的生命周期。。《世界经理人周刊》ICXO.COM研究企业的败亡,目的不在于使企业长生不老;只是希望使中国的企业能够活得更健康一些,痛苦更少一些,快乐更多一些。对于那些病入膏肓、非死不可的企业,。《世界经理人周刊》ICXO.COM亦有一个希望,就是希望它们的死更有价值一些,更有尊严一些,至少知道自己因何而死。凤凰涅磐,目的不是为了死亡,而是为了新生。但愿。《世界经理人周刊》ICXO.COM的研究,能对仍旧活着的企业起到一个警示、借鉴的作用。[/size][/font] & I; P/ E {& P & R9 L C% D* A& x G[font=仿宋_GB2312][size=4]一个企业的成功或失败,归结起来原因无非是内外两个方面。外,是指社会环境与政府环境,其中政府决策、政策,政府依法行政及政府诚信,对企业具有生死攸关的作用;内,则是指企业的产品研发、企业人事、财务、组织管理能力及市场营销。虽然这样的分析放之四海而皆准,但如此粗线条的分析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却毫无实际意义,既不能给正在运营着的企业提供借鉴,亦不能使它们不再覆辙重蹈。[/size][/font] : \* R$ Z, }! f. z4 V% d2 w: S4 I0 P2 S/ k 9 e2 B5 y' @- b. A% E( S- \[font=仿宋_GB2312][size=4]《世界经理人周刊》ICXO.COM通过对近年来一些失陷企业和企业家的采访,同时通过对近十几年来国内媒体的数百例相关报道的梳理,特别是对其中涉及民营企业的案例进行了研究,发现了一些具有共性的东西,导致中国民营企业落败或死亡的原因主要有10个方面。有些是原生性的,一直就与中国民营企业的成长历史相生相伴,至今仍然在严重腐蚀着中国民营企业的肌体,有些却是新生的,是近几年才出现的,而且其中的一些新生病菌就像SARS病毒一样,具有极强的复制性和蔓延性,尤其值得中国的民营企业家们警惕。[/size][/font]

0

主题

4

听众

17

积分

书童

Rank: 1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9-3-30
最后登录
2009-5-18
积分
17
精华
0
主题
0
帖子
221
18
发表于 2009-4-9 14:12:00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中国民营企业的死因

一针见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

听众

1073

积分

秀才

Rank: 5Rank: 5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9-4-7
最后登录
2009-4-7
积分
1073
精华
0
主题
0
帖子
29
17
发表于 2009-4-7 16:39:00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中国民营企业的死因

看着简单, 做起来难, 楼主总结得不少, 先复制下来慢慢看那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

听众

133

积分

书生

Rank: 3Rank: 3Rank: 3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注册时间
2009-3-11
最后登录
2017-8-17
积分
133
精华
0
主题
0
帖子
275
16
发表于 2009-3-12 01:00:00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中国民营企业的死因

已阅读!:O 盖章签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

听众

421

积分

书生

Rank: 3Rank: 3Rank: 3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9-1-3
最后登录
2009-1-3
积分
421
精华
0
主题
0
帖子
133
15
发表于 2009-1-3 16:10:00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中国民营企业的死因

路过踩踩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44

主题

367

听众

14万

积分

论坛顾问

一个业余选手

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

签到天数: 1240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注册时间
2008-7-19
最后登录
2023-4-26
积分
145352
精华
60
主题
844
帖子
11061

2012中人博客人气博主勋章 2012中人社区群英谱勋章 伯乐 明星版主 办公室点名活动小金人 中人网雪山杯(社区贡献) 勤劳的小蜜蜂 中人守护者 中人8周年纪念勋章 2009年度勋章 超级精华大师 博客达人 论坛群英谱 原创先锋 精华大师

14
发表于 2008-12-9 21:36: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回复: 中国民营企业的死因

[quote] 原帖由 [b]水觅·清知[/b] 于 2008-12-8 22:34:00 发表& z* Z, `4 K! O. _8 [" s% d 能学习很多东西,但是太多了,所以只能复制下来,慢慢看。感谢分享。 [/quote]; c; m, b. E* }! \$ w 觉得不错,才转过来跟大家分享,可以慢慢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4

听众

87

积分

书生

Rank: 3Rank: 3Rank: 3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8-9-28
最后登录
2010-4-23
积分
87
精华
0
主题
9
帖子
387
13
发表于 2008-12-9 12:58:00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中国民营企业的死因

楼主,茅塞顿开啊,学习中,总结的很有现实意义,但愿我们的民营企业老板也能看到这些.对他们的发展应该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0

主题

4

听众

5735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注册时间
2008-9-29
最后登录
2011-9-1
积分
5735
精华
5
主题
200
帖子
1015

中人8周年纪念勋章

12
发表于 2008-12-8 22:34:00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中国民营企业的死因

能学习很多东西,但是太多了,所以只能复制下来,慢慢看。感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44

主题

367

听众

14万

积分

论坛顾问

一个业余选手

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

签到天数: 1240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注册时间
2008-7-19
最后登录
2023-4-26
积分
145352
精华
60
主题
844
帖子
11061

2012中人博客人气博主勋章 2012中人社区群英谱勋章 伯乐 明星版主 办公室点名活动小金人 中人网雪山杯(社区贡献) 勤劳的小蜜蜂 中人守护者 中人8周年纪念勋章 2009年度勋章 超级精华大师 博客达人 论坛群英谱 原创先锋 精华大师

11
发表于 2008-12-8 22:28: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回复: 中国民营企业的死因

[font=仿宋_GB2312][size=4]企业第四种死法叫做找死。主要原因是决策错误,当一个公司对项目的决策,犯了一些常识性的错误时候,这叫做自己找死。比如说,自己所选的项目与人才结构不匹配,与自己的实力不匹配,与自身的能力不匹配,与自己的文化不匹配,特别是再犯一些已经犯过的错误,犯一些不该犯的常识性的错误。没有人要你这么做,也没有谁命令你一定要干这个项目,我觉得这是一种很低级的错误,不仅对项目判断不了,对自己也判断不了,以为自己什么都能做,这叫做找死。比如,某著名企业,在一个自己熟悉的行业刚刚有所进展,却人才结构没有形成的情况下,匆匆忙忙冲入保健品市场,并在市场虚假信号的误导下,被一时的胜利冲昏了头脑,又投重资直入房地产业,使资金需求迅速放大了几倍,远远超过了自身的随能力,结果原有的阵地丢了,保健品也垮了,房地产也只好留下一个个的大坑。[/size][/font]7 q6 B; G. F! a. S, D [font=仿宋_GB2312][size=4][/size][/font] - q4 ~3 a# |) r* r7 R/ \' j/ B[font=仿宋_GB2312][size=4]第五种死法叫做被压死。在民营企业里面有很多这种现象,盲目地扩张,贪多求大,不注重基础建设,不练内功,内部管理混乱,虽自知效益低下,却敢去大笔贷款,甚至不怕高息贷款,宣称利润等于贷款减掉利息。自己找来巨额负债,结果被压得喘不过气来,孰不知贷款终归是要连本带利归还的,最后,企业就被自己找来的巨额负债活活压死。到头来落了个损人又损己的下场。[/size][/font]/ A; \8 k4 W! A. j/ |, A / L1 a V3 }* M6 w Y% ~[font=仿宋_GB2312][size=4]现金流是现代企业经营理念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现金流从某种意义上说比利润更重要。在国外,尤其是资本市场,对现金流是格外重视的。而国内有相当一部份民营企业,往往忽视这一点,故而导致因为现金流中断,而使企业在对外经营在比较正常的情况下,内部财务却难以为继,俗话说,一分钱难倒英雄汉讲得就是这个道理。故曰:企业第六种死法称之为憋死。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你可能注重资产质量,也可能注重存货,你也可能注重其他很多方面,但往往忽视现金流,就像下围棋一样,围棋是有两口气活,一口气死,现金流状况的好坏是企业能否持续发展的另一口气,虽然你还有资产、还有库存,一旦现金流中断,到头来你还得宣布破产。这叫做企业被活活憋死。[/size][/font]% b: O& E& |8 w) P [font=仿宋_GB2312][size=4][/size][/font] ) D5 A) x# n3 W0 r+ }2 s[font=仿宋_GB2312][size=4]企业的第七种死法叫做猝死。由于企业过分依赖个人能力,可供使用的资源往往又高度集中,一旦个人的判断力出现偏差,或是个人出了意外,必然使企业高度不灵,遭受重创,结果导致企业突然死亡,这叫做企业突然猝死。这也就是通常说的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带来的后果。一个成熟的企业,不论是从投资风险的角度考虑,还是从对员工负责,对社会负责的角度,都不应该去承受企业可能毁于一旦的风险。[/size][/font] # ]- m/ V4 v% e, l' @[font=仿宋_GB2312][size=4]企业的第八种死法叫做冤死。这又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受到政策调整,导致企业没法干了,因为你这个行业政策性太强了,一旦国家政策做出不利于企业的调整,造成的后果就是企业的死亡。这里我举一个案例:有一家民营企业想参股信用社,这本来是一个好项目,可刚一进入,就遇到政策性调整,地方政府把信用社收去了,转成商业银行,几年来,既不分红,也不分息,股本还不让退,也不能用股权质押贷款,那你就死定了。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政企关系过于密切。民营企业有一些是靠拉拢政府某些官员做灰色交易起家的,并不是他能力不行,也不是他要搞的这个项目不行,就是因为和政府某些官员的关系太密切,而且从事黑幕交易,由于复杂的人事纷争,结果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这方面的案例确实还不少。我有一个中学时代的朋友,是江西的,他承接了一个建设项目,由于某官员被收审查,把他给牵扯进去,人也抓起来了,现在虽然被宣布无罪释放,但他的企业就此垮掉了。所以民营企业要特别注重这个问题。我们讲求的是阳光下的握手。以免发生冤死现象。[/size][/font] W' J% I# ^7 M3 g5 }9 M [font=仿宋_GB2312][size=4][/size][/font] * k# O0 Z7 W, Y; E6 p2 U* ?[font=仿宋_GB2312][size=4]企业的第九种死法称作为“老死。”有不少企业,由于当家人的素质不高,眼光短浅,小富既安,缺乏远大目标和长远的眼光,不能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及时调整产业结构,人才结构,那么这种企业它的寿命肯定是不长的。但它有一个特点,它是慢慢的消亡的,它的年龄虽然不大,但已经开始衰老了,这就称之为老死。发生老死现象最多的就是过去第一批和第二批下海的人,他们也挣了钱,但大都历史很短,他可能尽了自己的能力。他们决不会想到要做世界500强。由于先天不足,决定了它的寿命就这么短促,真是可叹、可悲、可怜。[/size][/font] ' k# h* ? I# }6 Q0 a[font=仿宋_GB2312][size=4]企业的第十种死法是被人捅死。这是由于企业管理不规范,处处违法,毛病诸多,授人以柄。一旦东窗事发,要么委曲求全,息事宁人,要么被人,到处告状,此起彼伏,结果三告两告就就被告跨台了。这样的企业既使再有远大目标,宏伟抱负,由于自身的不规范,也只能是“壮志未酬身先死”。 * A' D! k) ^+ o1 x2 d! c- ][/size][/font]& ?$ ]( \: _% I0 c `7 ]. {! j [font=仿宋_GB2312][size=4][/size][/fon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44

主题

367

听众

14万

积分

论坛顾问

一个业余选手

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

签到天数: 1240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注册时间
2008-7-19
最后登录
2023-4-26
积分
145352
精华
60
主题
844
帖子
11061

2012中人博客人气博主勋章 2012中人社区群英谱勋章 伯乐 明星版主 办公室点名活动小金人 中人网雪山杯(社区贡献) 勤劳的小蜜蜂 中人守护者 中人8周年纪念勋章 2009年度勋章 超级精华大师 博客达人 论坛群英谱 原创先锋 精华大师

10
发表于 2008-12-8 22:24: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回复: 中国民营企业的死因

[align=center], U* O' d/ Y9 ], J [font=仿宋_GB2312][size=4][color=blue][b]民营企业的另十种“死法”[/b][/color][/size][/font][/align][font=仿宋_GB2312][size=4][/size][/font] ) a6 @6 `6 z" t4 G+ Q' Q/ y[font=仿宋_GB2312][size=4]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民营企业不断崛起、发展、壮大,成了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如此,在激烈地市场竞争中,仍然有不少民营企业很快便被淘汰出局,消失的无影无踪。沧海横流,大浪淘沙,对于民营企业的“死”,早已是见怪不怪了。尽管有不少人在研究民营企业的成功之后再掉过头来研究其失败,但却很少有人作系统分析,并以深入浅出的方式研究它们是怎样“死”去的。倘若细细地品尝其中的各味,忽然觉得,一旦能总结出来,于人于己都是颇有裨益的。[/size][/font] 2 m; [! o. a$ a* {! }5 m8 _0 [[font=仿宋_GB2312][size=4][/size][/font] 2 |5 O# f6 [2 t. |; N; @[font=仿宋_GB2312][size=4]企业就如同人一样,如不能精心照料,任凭其风吹雨打,则少不了要得病。生病后又得不到有效的救治,很快会病入膏肓。故曰:企业的第一种死法是病死。这类企业要么是先天不足,——内部机制不健全;要么是机制老化,——按部就班,诸如论资排辈、荣辱“难”共、毁誉相争,权益不公;要么是高层分裂,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结果轻而易举地被对手各个击破。总的来说是由于肌体内部产生了病变,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久疾而终,是为病死。8 ~; x/ B+ T/ D, Q, D 市场经济讲的是优胜劣汰,在激烈地市场竞争中,往往是前有封堵,后有追兵,企业不堪挤压,市场份额越做越小,人才越走越少,效益越来越差。故曰:企业的第二种死法是被“挤死”。由于力量对比的悬殊,国有资本和外国资本的双重挤压下,迫使你不得不退出某个行业,被“挤死”了。[/size][/font] : \% u1 v- j4 P- O# D7 Q% G[font=仿宋_GB2312][size=4][/size][/font]4 Z/ M, j3 H9 i( M3 x2 ~ [font=仿宋_GB2312][size=4]企业第三种死法是被拖死。有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虽然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由于各种原因,企业始终未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管理不善,导致成本上升;分配不公,导致士气低落;企业没有创新能力,导致企业产品积压;职业经理人玩过程,导致企业资产流失严重。这里,我给大家讲个故事:我的一位朋友办了一家琴行,并聘请了两位职业经理人去打理经营,他俩虽然没有股份,但他们能够在职消费,结果他俩在一起商量什么呢?琴行赚了钱,老板自然高兴,但我们没有分红的份,不加大经营成本更待何时?于是就决定买摩托车,买手机,还要在家中安装电话,并一个劲的在职消费。钱是赚来了,眨眼又不知去向,老板没有红利可得,这企业还能办的下去吗?还有那么一家全国性的集团公司,子公司老总一多半都是职业经理人,这些人很厉害,一上手就把你投资人套牢,钱他们挣着花着,客户资源紧紧地攥在他们自己手中。他需要多少你都得投入,他掌握资源,你不能轻易换他。否则你的损失会更大。当你的考核体系标准制订不到位的时候,你的利润指标制订偏高的时候,一开始他不说他完不成,变着法儿应付你。拖一个月是一个月。你不会去为几百万、上千万,轻易去撤换一个人。等到他即使玩不下去了,他也不会去跟你说,跟你说了他就没有得干了,玩到一定时候就再找找原因,反正拿你的高工资,拿你的年薪,长此下去,企业就会被拖死。仿佛投资者成了无限责任承担者。无限地被他拖着走,此外你还要承担道义的责任,投资的责任,社会的责任,这是民营企业拎不清的地方。本来投资到位后,我就问你要回报,你经理人做不下去了,我就得咬着牙斩仓、割肉。但是投资人一般做不到,民营企业多半是讲感情的,他很难做到这一点。又要照顾自己的社会影响,又要照顾什么兄弟感情,结果人家觉得是你非要他做,你老板只要还愿意给钱,他当然去玩了。最后是老板也被拖死。9 K: g) m9 _; P8 n [/size][/font] ( w6 c$ S: i/ c[font=仿宋_GB2312][size=4][/size][/fon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