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09-5-18
- 注册时间
- 2008-11-18
- 威望
- 0
- 金钱
- 867
- 贡献
- 7
- 阅读权限
- 30
- 积分
- 874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238
- 主题
- 110
- 精华
- 2
- 好友
-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8-11-18
- 最后登录
- 2009-5-18
- 积分
- 874
- 精华
- 2
- 主题
- 110
- 帖子
- 238
|
[align=center][b][size=5]现代职场的“游牧族”[/size][/b] [/align]. R2 X; V( w( j6 E! i( f
7 y# ?$ m" R8 I+ ]1 ]% ]3 J[size=11pt][font=Verdana] 转眼,又到了新一轮的大学生求职择业高峰了,各种各样的供需见面会在各大高校相继召开."求职"成为了当下大学毕业生的头等大事.当大家都在为何种职业、年薪多少、待遇如何等传统择业标准而左思右想时,我们不妨也了解一下一些新新人类的就业理念,也许他们的故事会给你某些启示,让你在作出选择时变得更理性、更主动--[/font][/size] u0 W, d( \3 a4 k: O
[size=11pt][font=Verdana] 当许多人还在为找一份稳定的工作而日夜奔波的时候,有人却热衷于做兼职、打短工,当临工,他们乐于一直处于流动的工作状态,旨在为自己开拓更广阔的工作新路.有人把这部分人称为求职大军里的"游牧一族".在他们看来,职业稳定性较差并不意味着自己的行为轻率,而是择业理智性的表现.[/font][/size]6 u/ m5 k O: }: y0 a
[size=11pt][font=Verdana] 我临时,我快乐[/font][/size]
, k b! ?' g2 _: P- R1 d! ~* _6 D% u[size=11pt][font=Verdana] 许多人有很深的"单位情结",认为"临时工"既不稳定又不体面,然而,有人却对"临时工"偏爱有加,甚至将所谓"正式"工作弃之一旁.而且,他们大多是财务经理、物流经理、客户服务经理、销售经理、人事经理等高级人才,工作的时间从3个月至6个月不等,最短的只做几个小时,如做翻译等.据了解,招聘临时雇员的多为外资大公司,如微软、康柏、通用汽车等世界500强企业,他们的待遇也较高,薪资比其它同一岗位高出30%以上.[/font][/size]
& y: j- b e/ B$ x[size=11pt][font=Verdana] 今年刚满29岁的张列群名片上的衔头总是频繁更换,一会是某公司的物流经理,一会却成了另外一家公司的客户服务经理.一年中总会有那么一段时间"神秘消失",不是在某个地方进行"丛林穿越",便是在国外某个城市的宾馆里享受着属于他的假期.回来之后往往又摇身一变,成了另一家公司的营销总监.张列群不是什么特别人物,只是一名高级"临时工".[/font][/size]. D6 w* n! t7 ?4 l9 m0 C3 G
[size=11pt][font=Verdana] 他大学毕业后进了一家跨国公司,3年勤勤恳恳的工作之后,总算爬上了"采购经理"的位置.可办公室里略嫌复杂的人际关系,老外上司颐指气使的作风,终于让一贯崇尚自由的他不堪忍受.正想换个环境另谋发展之时,猎头公司给他提供了一个着名外企"销售经理"的职位,薪水比他当时的职位高了近40%,不过任期只有3个月.他当时想,先将临时工作做完,再另外找一份"长期稳定"的工作.而且3个月的时间正好给自己一个缓冲的机会,再说,薪水也不错.他没有放过那次机会.但没想到的是,"临时"销售经理的任期刚刚结束,猎头公司又给他提供了另外一个"临时工作",是另外一家知名外企的客户服务总监,任期是6个月,薪水比市场上同等职位高出30%.权衡之下,他又再次投入了"临时"的怀抱.[/font][/size]4 c* E6 _1 K# i
[size=11pt][font=Verdana] 接下来又做了几份"临时工"之后,他已是深陷"临时工情结"了.他逐渐发现了"临时工"的诸多好处.首先,频繁更换的"临时"职位让年纪轻轻的他获得了一般工作短期内根本不能获得的丰富经验.其次,做"临时"工作让他成了"公司内部的局外人",参与工作运作,却不用费脑筋去想"升职加薪"等复杂事,这反而让他和同事的关系更为融洽.再次,在"临时"工作中,他无形中建立了自己庞大的人际网络,做起事来尤为顺手,"我经常在工作中碰到以前的同事,毕竟曾经共事,打起交道来方便许多."他笑着说.[/font][/size]8 A7 v$ Q# r8 m( X6 h0 J
[size=11pt][font=Verdana] 时至今日,他当"临时工"已有3年之久,换过的职位已不下10个.这其中,也有公司看中他的工作表现,想请他留下来成为"正式工"的,但都被他婉言谢绝了."既然薪水够高,工作够自由,我又何必为了所谓'面子'委屈自己呢?"[/font][/size]/ o8 x* O" Y; L E q/ x
[size=11pt][font=Verdana] "没有金钢钻,就不敢揽那瓷器活",能够这么做的高级人才,自然有其"过人之处",这种生活方式的选择无疑需建立在对自己能力充分肯定的基础之上.[/font][/size]( q. r J. s0 S2 U' J$ ^0 Y& z) W
[size=11pt][font=Verdana] 他们往往会先选择一份"临时雇员"的工作,当收入差不多够一年消费的时候,就会与工作暂时"分离",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与一般人相比,他们更要求自由,更懂得在年轻时就开始享受生活.当钱财耗尽,他们又会"卷土重来",再次当起"临时工".[/font][/size]* D3 ?1 l+ ?1 ?5 G& A
[size=11pt][font=Verdana] 我兼职,我自由[/font][/size]% r3 I$ I$ `( C5 a$ a) }) @
[size=11pt][font=Verdana] 过去,许多人做兼职往往是在有一个固定工作的同时,利用业余时间兼任其它工作.而今,一些"游牧族"却并没有固定的工作,纯粹靠兼职赚钱.[/font][/size]
. s6 e1 p k8 ?8 r% h# t[size=11pt][font=Verdana] 某名牌大学硕士毕业生刘忠在一家大型国有企业从事[url=http://xy.study365.cn/]质量管理[/url]工作.公司里按部就班的程序、缓慢的节奏,让思维活跃的他觉得是在"混日子".他对自己说:"难道就这样一年一年地熬职称?算了,放弃也是一种进取!"他一番犹豫后,终于向单位交出二室一厅的住宅和一份辞职报告,然后直奔深圳.如今,他在一家小公司兼职,因为学历高,工作勤奋,月薪很快就跃过4000元.公司打算长期用他,刘忠却只同意兼职.他认为,他所做的工作其实只需一名中专生稍加培训即可,呆在这里就像"牛刀杀鸡",很多力都用不上.他兼职的目的是为了往更高的职位跳槽,小公司只是一块"起跳板",他渴望进跨国公司任职.[/font][/size]6 s/ z. a: f: E
[size=11pt][font=Verdana] 去年毕业的郑春乐去过几个招聘会后,发现很难找到符合自己心意的工作,他决定边兼职,边找工作,骑着驴子找好马,直到找到最好的马为止.郑春乐现在可谓是大忙人了,一人身兼网站编辑、广告公司文案和电视制作公司助理编辑三职,月薪底价6000元,过得风光又充实.[/font][/size]
) S2 H) W! x' B: z4 {, f3 B) |- t* ^+ c4 @[size=11pt][font=Verdana] 冯晓静是外语学院毕业的高材生,在学校时是文艺部长,能歌善舞.毕业后在某集团做了不到一年的总经理助理后,就受不了那份别扭,辞职出来专门做起了兼职.现在,她周末去麦当劳主持节目,周一、三、五在咖啡厅客串一小时琴手,周二、四、六晚上去培训中心当两小时英语教师.她每天不但有大把的时间休闲游玩、听歌读书,而且收入比以前在企业里还高了好几倍.这些兼职让她活得自由又自信.她的生活让周围的朋友好生羡慕,许多人表示,如果哪一天我能像具有多种技能的"特种兵"一样,也会义无反顾地去选择做兼职.[/font][/size]+ ]) ?" s8 q4 x: {
[size=11pt][font=Verdana] 打短工,我乐意[/font][/size]$ T) b8 e8 U4 o4 _
[size=11pt][font=Verdana] 如今,许多人的职业稳定性一般只有1-3年,没有人愿意"死守饭碗",即使找到满意的工作,也认为"只是目前适合自己",遇到新的机遇和挑战时就坚决跳槽.他们谋职的理念既实在又实惠--能干则干,不干则走.[/font][/size]
7 L9 N+ _4 J0 T; o3 u[size=11pt][font=Verdana] 周妍毕业于一所着名的大学,学的是中文专业,在校时就有才女之称.4年前毕业分配到图书馆工作,干了3个月,年轻活泼的她就感到浑身不对劲,上班一杯茶,一张报纸,帮领导打印材料,或接接电话.经过再三考虑,她不顾家人、亲友的反对,毅然辞职,应聘到一家房产开发公司当秘书.开始时她干得还比较顺心,但后来在一次单独和经理出差途中,这位有妇之夫开门见山地许以重金,要求妍做他的"金丝鸟",妍一口回绝了.隔日,她就递上了一封辞职报告,炒了老板的"鱿鱼".接着她又到一家房地产公司打工,说是做办公室工作,但老板一会儿要她帮忙交手机费,一会儿又要她帮忙接送小孩到幼儿园……她感觉自己简直成了勤务员了.一气之下,她又跳槽了.就这样,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她换了八九个工作单位.问她频繁跳槽的原因,她笑称,选择一项新工作与离开一个企业都是有原因的,都是双向选择的结果.如果自己感觉公司的发展前景不好、工资待遇不高或能力得不到发挥,自然就会离开.现在不时换换新环境,感觉也很好.[/font][/size]' s- t- ~! B" T' v! L: R2 {
[size=11pt][font=Verdana] 有人说工作3年后是跳槽的危险期,有了一定的经验与人际关系,理所当然就应该有一份更好的工作.晓颢正是在这个时候开始跳槽的,她最初工作的公司在外人看来是一流的IT公司,可是,晓颢自有她的理由,3年多始终不变的工作,让人萌生厌倦,几乎天天的加班,使她得不到生活的乐趣,刻板的上司叫人难有笑容,当然最为关键的是薪金,晓颢说,她明白她应该得到更多的生活乐趣、休闲时间,另外,还应有一份比现在多一倍的收入.晓颢不是一个欲望很高的人,她只是善于评价自己.选择第二份工作时她异常老练,环境、人员、发展空间,包括公司背景以及所处地理位置,都一一加以考虑,至于年薪,这是必须顾及的.[/font][/size]
7 t- X" h. ^" }( v[size=11pt][font=Verdana] 自从有了第一次跳槽的经历,晓颢似乎跳槽"上瘾"了.前不久,一家公司欲高薪长期聘用她,但习惯了打短工的她再不愿打长工了,她认为,通过变换工作,自己可以获得更多的工作经验,为自己的发展创造更多的空间,就企业而言,也能形成一种竞争机制,让公司保持活力.用她的话来说:长期固定在一个公司,是对生产力的一种束缚.[/font][/size]
* ~; G% b! q4 O/ g/ k[size=11pt][font=Verdana] 变换方式生活,调整工作空间,实现自我价值,是一些求职者频繁跳槽的普遍心态,而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也支持了他们的跳槽行动.随着就业竞争的日益激烈,对于刚刚步入工作岗位,没有工作经验的年轻人来说,要寻觅一份理想的工作并非易事.于是,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在年轻人中颇为流行,他们求职择业,不再像过去一样追求一步到位,而是寄希望于积累工作经验以后,使自我价值得到较大的提升后,再找一份更理想的工作.[/font][/size]
9 ~( ~) T! B/ t- v) a" X: N4 ?[size=11pt][font=Verdana][/font][/size]$ T6 f% Y( c( o" k
[size=11pt] [url=http://xy.study365.cn/][学苑知识共享][/url]
' E8 z1 c5 w$ q+ K/ T: a6 H[url=http://xy.study365.cn/dispbbs_94_125245.html]http://xy.study365.cn/dispbbs_94_125245.html[/url][/siz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