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查看: 15003|回复: 3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晚清金融风暴幕后的历史真相:《帝国沧桑》

[复制链接]

16

主题

4

听众

554

积分

秀才

Rank: 5Rank: 5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8-7-2
最后登录
2010-3-11
积分
554
精华
0
主题
16
帖子
15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3-31 16:18:00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百年前,同光兴盛、洋务运动将晚清封建王朝推上了资本巅峰。却因一场突如其来的金融风暴,大清帝国被彻底推向了灭亡的深渊。

  百年前,帝国资本,一幅惊心动魄的画卷——无序扩张之中逐渐迷失了方向;国际资本陷阱重重,蛮横侵入;生丝泡沫,金融风暴隐忧不绝,轰然落幕。

  百年前,官场商界,豪杰人物风云际会——慈禧太后、光绪皇帝、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沈宝桢、何璟、盛宣怀、胡雪岩、徐润、唐廷枢、朱其昂、郑观应,纷纷卷入了晚清资本漩涡。人物的命运交织着历史的步伐,多少无可奈何的妥协,多少束缚中的抗争,多少举足轻重的更迭,一场操纵与被操纵的博弈。

  关于百年前的大清帝国,多少人欲一探究竟。然而,视角不同,风景各异。《帝国沧桑》独辟蹊径,曲径通幽,却最终豁然开朗。它重现了1872~1911年间的晚清王朝的资本市场,以生动的笔触对一系列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深刻剖析,去解读在中国资本市场的萌芽期,国家(朝廷)、官僚、商人、洋人、民众之间,各自扮演着的角色。其披露的历史真相令今天的资本市场中人震惊错愕,原来百年之前的商人及官僚们资本运作的手法早已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于是乎,我们终于窥见晚清中兴究竟如何走向了甲午战争的失败,洋务运动怎样走向了北洋海军的失败,在晚清朝廷遭遇政治、军事、经济彻底崩溃的后面,金融资本这只看不见的手在怎样地发挥着作用!

  自2008年始,美国次贷危机恶性膨胀,华尔街投资银行被并购、接管甚至破产,金融风暴在全球迅速蔓延、恶化,全球股市大跌,继而虚拟经济恶疾开始向实体经济蔓延。受国际投资市场、美国经济衰退等原因的影响,中国的资本市场也面临太多压力,摇摆不定。股市震荡、楼市高企、金价攀升,金融的潘多拉魔盒让市场眼花缭乱,全球的金融危机让我们迷失了方向,到底是经济的内在体系崩溃还是另有国际阴谋?百年之前的欧洲,为了转嫁危机,就将罪恶的手通过资本通道伸向了风雨飘摇的晚清。

  谁能保证,中国在崛起的过程之中的主要隐患,不会来自于一个看不见硝烟的资本战场?谁能保证,西方强国为了解己之困,在经济领域,联手设计阴谋,以金融战争攻击中国这艘已经起航的经济航母,令中国经济如同百年之前的“金融之殇”?中国经济会被世界金融危机拖垮吗?面对这一场金融大海啸,我们正准备实现的“大国崛起”的梦想是否会戛然而止?

  《帝国沧桑》就像一面镜子,映照着今昔会否惊人的相像。内幕交易、金融骗局、诚信缺失等等,带领我们找到了当今中国资本市场的不良基因,让我们在一个更为悠长的历史宽度与广度中审视中国资本市场的波诡云谲。读罢全书,你会发现,大清帝国所交的学费正是今日之鉴。

  本书作者李德林,是一位颇具才华而又勤奋努力的青年专业型作家,也是我比较喜欢的一名新生代作家,这个生于充满幻想的巴山蜀水的年轻人,文笔犀利,视角独特,写作风格大胆务实且注重专业题材,曾经撰写了多部颇具影响力的文章和作品,被海内外媒体广泛转载。此次《帝国沧桑》的问世让我们又从全新的角度去认识这个青年作家的不同侧面,从他的作品里让我们更加充分地了解了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历史,也让我们认识到历史在发展的进程中往往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对业内人士更好地运作资本市场也有很好的借鉴作用,相信大家一定会喜欢。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吸取不好历史教训,往往意味着重蹈覆辙。了解、学习、研究——或者说是重读——历史的最重要目的,在于以史为鉴、温故知新、不重蹈覆辙。

 

 

 

                                                                                   平安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总裁

                                                                                           薛荣年

16

主题

4

听众

554

积分

秀才

Rank: 5Rank: 5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8-7-2
最后登录
2010-3-11
积分
554
精华
0
主题
16
帖子
158
32
发表于 2009-7-20 18:28: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回复:晚清金融风暴幕后的历史真相:《帝国沧桑》

《帝国沧桑》简介   1872年,大清王朝拉开了一场华丽的改革开放大幕。慈禧、李鸿章、盛宣怀、唐廷枢、伊藤博文、胡佛……各路风云人物逐一盛装亮相,合奏了爱新觉罗王朝的最后一曲挽歌。百年前这一曲悲壮挽歌背后,是谁在推动大清改革开放?又是谁在操纵稚嫩的大清股市?    风雨飘摇的大清复兴之路上,是谁在导演连环金融风暴?又是谁在操控资本将大清埋葬?诡异的间谍背后,是谁在扼住大清改革开放的咽喉?又是谁终结了最后的希望?是她?是他?是他?还是他?    《帝国沧桑》重现了1872-1911年间的晚清王朝的资本市场,就像一面镜子,映照着今昔会否惊人的相像。中国官僚和资本家、股份制改革、内幕交易、金融骗局、国家诚信缺失等,带领我们找到了当今中国资本市场的成长基因。金融资本这只看不见的手在怎样地发挥着作用?读罢全书,你会发现,大清帝国所交的学费和金融沧桑正是今日之鉴。 —————————————————————————————— 喜欢的书断续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4

听众

554

积分

秀才

Rank: 5Rank: 5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8-7-2
最后登录
2010-3-11
积分
554
精华
0
主题
16
帖子
158
31
发表于 2009-7-20 18:27: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回复:晚清金融风暴幕后的历史真相:《帝国沧桑》

何璟何大人接到吴大廷的报告,很快就给了吴大廷一个批复:“沪局已成四船,既称不敷周转,招商之说,似可从缓。”何大人说的很明白,我南洋已经有四条轮船了,跑遍南洋没有问题了,不需要再搞什么轮船招商局了。吴大廷这一炮仗将南洋跟北洋两大臣的关系一下子就挑拨的紧张起来。招商局轮船一开,海运业务就不再是洋人垄断,一直靠着收洋人关税的上海江海关道台沈秉成有点坐不住了,李鸿章搞这么一个轮船招商局岂不是要争夺自己的饭碗吗?沈秉成跟吴大廷聊了一个晚上,听吴大廷分析了招商局的种种难处,沈秉成摸准了南洋大臣何璟的脾气,虽然何璟跟李鸿章是同科进士,上任两江总督之前在李鸿章的老家当过布政使,也跟随李鸿章平灭捻军叛乱,但是现在一个分管南洋,一个分管北洋,尤其是李鸿章成为领军机大臣,帝国年轻的首辅,现在轮船招商是李鸿章挑头,何璟只能是给李鸿章添嫁衣裳。 摸准了两派的脉搏,沈秉成在吴大廷的五大难后再给李鸿章找出一道难题,简直就是火上浇油,沈秉成装出很无奈的样子给李鸿章写了一个报告,报告很简短:“花上轮船畅行,老关税项大减。”沈秉成的意思很明白,上海作为大都市,鱼龙混杂,洋人瞄准的就是上海的未来,江海关主要靠征收进进出出的洋人关税过日子,现在轮船招商全是华商来运输,找谁收银子去?这一帮蠢才,之前文煜嚷嚷说关税的银子越来越少,尤其是华商依附洋商名下,现在沈秉成又来这么一招,李鸿章的牙咬的嘣嘣响,还没有等李鸿章反驳,何璟先跟李鸿章说话了:“李大人呀,之前你给万岁爷说很多依附洋人的华商都愿意回来,我看未必吧,轮船招商的资本不是那么好筹集,尤其是漕运,我江苏可是漕运大省,还有那么多沙船主靠漕运为生,现在用轮船运漕粮,沙船主肯定也不会让的,当年你的恩师曾国藩老中堂就担心一旦轮船投入使用,沙船主就更加没有活路了,太平军的暴动可就在几年前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4

听众

554

积分

秀才

Rank: 5Rank: 5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8-7-2
最后登录
2010-3-11
积分
554
精华
0
主题
16
帖子
158
30
发表于 2009-7-20 18:26: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回复:晚清金融风暴幕后的历史真相:《帝国沧桑》

有人顶开心。断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6

听众

502

积分

秀才

Rank: 5Rank: 5

签到天数: 38 天

[LV.5]常住居民I

注册时间
2009-5-20
最后登录
2016-11-23
积分
502
精华
0
主题
9
帖子
233
29
发表于 2009-5-28 01:23:00 |只看该作者

回复:晚清金融风暴幕后的历史真相:《帝国沧桑》

进来顶楼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4

听众

615

积分

秀才

Rank: 5Rank: 5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注册时间
2006-10-12
最后登录
2012-5-24
积分
615
精华
0
主题
8
帖子
128
28
发表于 2009-5-27 09:56:00 |只看该作者

回复:晚清金融风暴幕后的历史真相:《帝国沧桑》

看来有时候还是可以多来此版块逛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4

听众

554

积分

秀才

Rank: 5Rank: 5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8-7-2
最后登录
2010-3-11
积分
554
精华
0
主题
16
帖子
158
27
发表于 2009-5-25 15:49: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回复:晚清金融风暴幕后的历史真相:《帝国沧桑》

商船不租赁了?李鸿章对于文煜很是反感,让李鸿章头疼的还不是文煜的百般刁难,而是恩师曾国藩重托的吴大廷这个时候站出来唱对台戏,李鸿章原本谋划通过调马尾船厂的船来商业租赁筹集一部分银子筹建轮船招商局,进一步掌控左宗棠创办的马尾船厂,没想到吴大廷两人不仅仅对马尾船厂的后事处理撂挑子,还罗列了轮船招商的五大难处。这一次吴大廷可谓是有备而来,拉上了与李鸿章地位平等的新署南洋大臣何璟。吴大廷作为基层官员,不想因为李鸿章跟南洋的势利交恶,当初曾国藩派自己去那是因为整个帝国的官员都敬畏曾国藩,自己到马尾船厂去调船不会带来什么不良后果,现在曾国藩死了,整个帝国除了恭亲王奕忻,就数李鸿章跟左宗棠能够对峙,现在如果自己继续跟文煜硬来到马尾船厂调船,自己可就得罪了左宗棠,现在李鸿章要自己继续调船,人家文煜都跟皇帝上书这些船不能租借给商人。吴大廷等人最后发现李鸿章已经将自己当成了跟南洋势利博弈的筹码,将马尾船厂的船租赁之后收益划归国家,并用于朝廷在招商局的出资,这样一来自己就真的成了南洋的公敌,一旦招商局将来出现什么问题,李鸿章完全有可能将责任推到自己的头上。吴大廷在官场混了多年,政客的升迁就是踩着别人的尸体爬上去的,更何况现在李鸿章还不是自己真正的靠山就已经将自己当成跟南洋博弈的筹码呢?要撂挑子就要讲究策略,吴大廷跟高居庙堂的宋大学士不一样,很讲究策略,撂挑子的第一步就是要打击轮船招商,现在皇帝老儿都让李鸿章筹划轮船招商局,如果自己跟李鸿章直接对着干那无疑是飞蛾扑火,想当年李鸿章也是在大刀片子跟枪林弹雨之中走过来的人,同治皇帝的老爹就是在逃跑的过程中惊吓而死,小娃娃皇帝虽然喜欢花柳巷玩肉搏游戏,但是面对国仇家恨,还是想整出点动静给洋人看看,我天朝上国还是有理想有报复的,只要没有抓住李鸿章违法乱纪的把柄,是很难动摇这一颗继曾国藩之后的政治明星了。吴大廷作出非常谦逊的样子,同时给李鸿章与何璟这两位一南一北的中堂大人写了一份报告,报告一开始说:“招商出租承领,即可取偿造船之款,又可节省行船之费,俾商民习知轮船之利,渐推渐广,由富而强,诚为当今之急务。”吴大廷这一招看上去替李鸿章说话的溜须拍马之词,吴大廷的软刀子还在后面,轮船招商是好事,但是问题还是非常严峻的,接下来吴大廷告诉南洋北洋两位中堂大人,兴办新式轮船业仍然有不少“窒碍难行”的地方,比如招商难、设埠难、保险难、揽载难、用人难。 吴大廷的问题很现实,轮船招商谁掏银子?宋大学士之前都说了,现在是国库空虚,马尾船厂超标了四十万两银子对于我天朝上国来说都是大数目,更何况要搞轮船招商局,银子哪里来?吴大廷这一问是要逼李鸿章将朝廷出银子的来路给说清楚,一旦李鸿章用租赁马尾船厂的银子出资创设轮船招商局的图谋被左宗棠他们知道,两帮人还不掐的头破血流。这就是操蛋的政治博弈,在官场系统里,博弈就是一门博大精深的生存术,没落颓败的晚清官场,这一陋习却没有随着历史的颠覆而埋葬,这种毒瘤却随着制度的变异而变得更加诡异。吴大廷的问题发难是环环相扣,没有银子就没买不到船,买不了商埠,即使找到买船的银子,那么海上的台风、暗礁,危险的很,谁来保障轮船的运行?洋人的轮船开了几十年,技术很先进,成本低,我们买的船怎么跟洋船竞争,哪里来运输资源?中国几千年的沙船土老冒,动洋玩意儿的人少之又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4

听众

554

积分

秀才

Rank: 5Rank: 5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8-7-2
最后登录
2010-3-11
积分
554
精华
0
主题
16
帖子
158
26
发表于 2009-5-25 15:47: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回复:晚清金融风暴幕后的历史真相:《帝国沧桑》

寒风烈烈,李鸿章有一种千钧压顶喘不过气来的感觉,恩师曾国藩的死亡让自己迅速成为帝国上空一颗耀眼的政治明星。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李鸿章,如芒在背,创设轮船招商局之后,漕帮沙船的十万人生计是个大问题。河道淤塞、洋船竞争,将漕运逼到了绝境,一面是北方粮食危机,一面是十万漕帮生死存亡。中国人聪明了几千年,偏偏在运输方面低能,上千年河运漕粮困扰着统治者,却一直在疏浚上浪费钱财却没有想出更好的解决办法。现在十万漕已经无法继续维持生计,几年前曾国藩担心商船运送漕粮引发沙船主的暴动,太平军刚刚镇压,帝国上下已经身心俱疲,不想再看到小民的暴动。现在是洋人不让沙船主活,这个时候造船厂的商船分运漕粮,既可以将明白掌握在帝国的手里,又可以增加税收,夺回航运权,但同时进一步将漕帮沙船主逼向了绝境。李鸿章派出自己的机要秘书盛宣怀到江浙仔细地调研,得想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解决漕帮的问题。 问题还没有摸清楚,之前支持宋晋的福州将军文煜又开始找事了。曾国藩在临死前责成机器局的道员吴大廷与江南局道员冯焌光筹划轮船招商等事宜,从马尾船厂调几艘船向商人租赁,来弥补造船造成的亏空。这本是一件为马尾船厂解围的好事,没想到吴大廷等人一到福州,文煜的脸一下子就拉下来了,马尾船厂的船造的辛苦,资本都是文煜解决的,尤其是在清末南洋北洋两大派系一直暗中较劲,北洋的人将手伸向南洋,文煜的心里不舒服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总的分个是时候吧。文煜没有理会曾国藩以前的属员,就两个字,没船。现在曾国藩已经死了,吴大廷跟冯焌光的靠山没有了,于是就跑到李鸿章跟前诉苦,说这事老子没法干了,文煜牛哄哄的不给船,看样子那哥们是想讹我们银子。还没有等李鸿章找到文煜从中斡旋,文煜自己个儿给同治皇帝写了一封信,讲述了自己收关税的艰难,造船的辛苦,国家的银子造的船一旦租赁给商人出了问题怎么办?文煜向皇帝感叹说:“租给殷商,殊属可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4

听众

554

积分

秀才

Rank: 5Rank: 5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8-7-2
最后登录
2010-3-11
积分
554
精华
0
主题
16
帖子
158
25
发表于 2009-5-25 15:46: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回复:晚清金融风暴幕后的历史真相:《帝国沧桑》

招股幕后博弈 1872年12月27日,紫禁城一片萧瑟,古老而又沉重的宫门缓缓开启。 一名领事太监弯着腰向站在宫门外的李鸿章拱手问好,李鸿章的胡须上已经冻满了霜花,身子在微微颤抖。领事太监上前一把扶住李鸿章:“李中堂,怎么啦?万岁爷正等您呢。”已经在宫门外站了一个小时的李鸿章强打起精神,冲着太监挤出一丝微笑:“有劳公公前面带路。”李鸿章一直缩在袖筒里的双手用力紧紧地握了握,手心有冰冷的汗液。 同治皇帝坐在金灿灿的龙椅上,精神是出奇的好,盯着台下跪着的李鸿章:“前段时间朝野上下反对造船的人很多,宋晋说得很有道理,造船造的就是银子,从鸦片战争到现在,我们的国库已经没有银子了,这个问题很严重,你说办轮船招商局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通过发行商股募集资金,为了提升朝廷的公信力,施行官商合办,朝廷也要出一部分银子,这个问题有点难办。”李鸿章一听,心里咯噔一下,当初我不是已经非常详细地分析了募集资金的渠道什么的吗?国家就是勒紧裤腰带也要掏出合办的银子,难道同治皇帝不让开设轮船招商局了? “皇帝啊,当初我就说了,宋大学士看到的只是国库里没有银子,之前臣就说过,没银子没法造船,但是我们可以想办法通过发行股票筹集民间资本来造船嘛,当然是涉及到朝廷出一部分银子的问题,现在朝廷出一少部分,将来就可以募集大量的社会资本,我们紧一时,将来就能扭转财政困难的局面,这是长远之计。”站起来一直不敢抬头看同治皇帝的李鸿章一听皇帝的话,扑通一下又跪下了,“皇帝,造商船是一个多赢的局面呀。”同治皇帝的脸上突然露出笑容,朝李鸿章摆了摆手:“你们都是朕的忠心臣子,你在折子里说的也有道理,天朝上国要固疆土保尊严,抵御洋人没有船是不行的,你们的造船计划可以实施,不过朕听说你在前期的调研过程之中遇到不少麻烦,轮船招商是新鲜事,大臣们的意见还是要虚心权衡的,那些商人能不能掏银子,你之前给朕说得是天花乱坠的,不要让朕失望,朕已经将批复的折子交给了总理王大臣奕忻,你们要通力筹划。” 昨夜花柳巷跟妓女疯狂肉搏的同治皇帝最近老是觉得体力不支,刚才还很精神,说犯困就犯困,已经很长一段时间这样,说完,同治皇帝眼皮子开始犯困,李鸿章这下悬着的心才踏实下来,只见同治皇帝在龙椅上打哈欠伸懒腰,赶紧拜谢而去。轮船招商局发行股票的批文算是拿到手了,可是一支支看得见看不见的手正跃跃欲试,轮船招商局的路才刚刚开始,走在空旷的午门外,李鸿章的心又开始不踏实,尤其是刚才皇帝最后的一番话,更是让李鸿章忐忑不安。从恩师曾国藩撒手人寰之后,调任陕甘总督的左宗堂在甘肃搞兰州制造局,现在沙皇扶持了一个傀儡阿古柏侵入新疆,这个狗胆包天的阿古柏居然在新疆新设政权,发行货币,朝廷跟傀儡阿古柏早晚有一仗,左宗堂都数次上折子出兵新疆,保住了新疆就保住了帝国的咽喉蒙古,一旦新疆失守,俄国人将从新疆攻蒙古,直逼京畿,现在左宗堂俨然成了帝国的守护神,这个时候慈禧太后还要仰仗这位大胡子保家卫国。现在比较棘手的是福州将军文煜以及新署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的何璟更是明火执仗唱对台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4

听众

554

积分

秀才

Rank: 5Rank: 5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8-7-2
最后登录
2010-3-11
积分
554
精华
0
主题
16
帖子
158
24
发表于 2009-5-21 13:44: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回复:晚清金融风暴幕后的历史真相:《帝国沧桑》

容闳的折子让李鸿章深受启发,已经研究容闳草拟的《联设新轮船公司章程》很久,不过存在一个致命的问题,爱新觉罗家族从入关以来还是儒家治天下的那一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重农抑商,生意人跟妓女一样倍受歧视,这也是不少华商宁愿跟洋人合伙赚钱的一个原因,如果朝廷没有诚意,诸如唐廷枢这样可用的民心未必真正能投入帝国的怀抱。李鸿章反复地琢磨一个更好的办法,让朝廷的公信力得到伸张,又要让帝国的商人心甘情愿地拿出钱跟朝廷一起做生意。李鸿章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轮船招商策略:为了彰显朝廷诚意,朝廷跟商人联合创设轮船招商局,朝廷拿出一部分银子作为股本,其余的部分股权进行公开向华商出售,可以自由交易,这部分出售股权募集到的资金全部用于购买轮船,组建帝国自己的轮船招商局,在国内的江河湖海广泛开展运输业务,夺回帝国航运权,轮船招商局发展到一定阶段,业务向海外延伸。皇帝听完李鸿章的宏伟规划,连声叫好:“爱卿你会同六叔仔细商议筹建轮船招商局事宜,夺回我大清航运权。” 1872年12月23日,天寒地冻的紫禁城宫门刚刚开启,李鸿章就夹着《试办招商轮船折》走进了养心殿。同治皇帝的精神不错,还有一个三天就要亲政了,身后那个帘子也就可以拆除了,今天李鸿章要来说办轮船招商局的事情,到时候国家有钱了,大清能在自己的手上中兴那是爱新觉罗家族的荣耀。“皇上,臣已经吩咐手下人将轮船招商局的公司章程,具体的筹建事宜都安排妥当了,具体的筹办人员也找好了,总办是非常有海运经验的海运委员候补知府朱其昂,但是现在官造轮船并无商船,我们可以招徕各省的所有轮船归总到轮船招商局,所以我们现在第一步就要试办招商为将来的官商铺路,发行股票募集富商资金,然后购买商船,朝廷可以调用招商局的商船船进行漕运,将国之命脉真正掌握在朝廷的手上。”李鸿章将折子递给了同治皇帝。同治皇帝认真地翻看了李鸿章的折子,详尽周全,折子里面对国际国内形势再次进行了全面分析,对资本的募集形势、募集渠道进行了合理的分析。同治皇帝点了点头:“李爱卿你先回去吧,容朕周全思量。”李鸿章的心里一咯噔,难道同治皇帝变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