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查看: 7728|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常用岗位分析方法分析

[复制链接]

512

主题

6

听众

1万

积分

同进士出身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8-5-16
最后登录
2011-11-23
积分
15740
精华
1
主题
512
帖子
156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4-7 13:44:00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当目标计划等等规划方面的东西确定下来以后,实施就成为重中之重,而实施过程中采用的方法又是实施成败的关键。同样的在岗位分析过程中,根据目标、岗位特点、实际条件等选择采取合适的分析方法也就成为了关键。- W( j0 U3 t/ M: |' ?* a7 X

    目前岗位分析的方法有很多种,这里只讨论几种比较常用的方法。

( O9 L/ z6 R2 H9 I. @ o

    1、访谈法

4 ~; Y1 }; v5 z5 Q, u9 u& U

    访谈是访谈人员就某一岗位与访谈对象,按事先拟订好的访谈提纲进行交流和讨论。访谈对象包括:该职位的任职者;对工作较为熟悉的直接主管人员;与该职位工作联系比较密切的工作人员;任职者的下属。为了保证访谈效果,一般要事先设计访谈提纲,事先交给访谈者准备。访谈法分为个体访谈:结构化、半结构化、无结构;一般访谈、深度访谈;群体访谈:一般座谈、团体焦点访谈。

" A. e) w8 G9 D( y* |

    进行访谈时要坚持的原则有:

! _/ S2 z) V& Z1 O$ r7 P

    1)明确面谈的意义

* [* Q1 d0 c. x0 U

    2)建立融洽的气氛

4 L5 p* J4 D. Y0 _8 D/ W |. t

    3)准备完整的问题表格

7 }7 P- g+ |: J# |

    4)要求按工作重要性程度排列

# g2 T% j( d0 k

    5)面谈结果让任职者及其上司审阅修订。

16

主题

11

听众

1万

积分

会元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签到天数: 400 天

[LV.9]以坛为家II

注册时间
2011-2-25
最后登录
2019-7-12
积分
13992
精华
0
主题
16
帖子
1845
13
发表于 2012-7-4 08:30:38 |只看该作者
这排版,有点乱
/ s- X9 l8 Q7 S; D0 K8 `学习学习内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

听众

2060

积分

举人

Rank: 8Rank: 8

签到天数: 90 天

[LV.6]常住居民II

注册时间
2008-8-21
最后登录
2021-1-7
积分
2060
精华
0
主题
0
帖子
181
12
发表于 2012-7-4 08:17:08 |只看该作者
这些方式需要结合起来使用,不是一种方法就能解决的了的。
当愤青拿起菜刀,文化即将崩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4

听众

50

积分

书生

Rank: 3Rank: 3Rank: 3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8-8-21
最后登录
2010-10-7
积分
50
精华
0
主题
4
帖子
261
11
发表于 2009-5-25 17:24:00 |只看该作者

回复 8F I have a dream 的帖子

太好了,真是不错呢,很详细啊,谢谢分享了。之前一直在做,可都不知道具体的方法是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

听众

36

积分

书童

Rank: 1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9-5-5
最后登录
2009-9-11
积分
36
精华
0
主题
0
帖子
5
10
发表于 2009-5-5 08:25:00 |只看该作者

回复:常用岗位分析方法分析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9

听众

2174

积分

举人

Rank: 8Rank: 8

签到天数: 77 天

[LV.6]常住居民II

注册时间
2008-10-22
最后登录
2018-1-14
积分
2174
精华
0
主题
5
帖子
430
9
发表于 2009-5-4 13:44:00 |只看该作者

回复:常用岗位分析方法分析

同意同意:Z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12

主题

6

听众

1万

积分

同进士出身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8-5-16
最后登录
2011-11-23
积分
15740
精华
1
主题
512
帖子
1564
8
发表于 2009-4-7 13:46: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回复:常用岗位分析方法分析

7、交叉反馈法 : A6 @2 y5 k) E, |2 y% d9 q - Q5 ~* S6 ^) m7 Z: f8 t6 p) s 交叉反馈法,即由工作分析专家与从事被分析岗位的骨干人员或其主管人员交谈、沟通,按企业经营需要,确定工作岗位;然后由这些主管人员或骨干人员根据设立的岗位按预先设计的表式,草拟工作规范初稿。再由工作分析专家与草拟者和其他有关人员一起讨论,并在此基础上起草出二稿;最后由分管领导审阅定稿。访谈对象最好是从事比所需要了解岗位高一个层次的岗位工作的人员或从事该项工作的关键人员,这样反映问题比较全面、客观。 6 @/ J/ n8 F* R) n9 U( M" ? s, k0 I$ |5 Y1 \4 P; N$ f. ^/ d 该方法的优点在于,工作规范描述准确,可执行性强;工作关系图、工作流程的描述相对清晰;能够较好的与实际工作相吻合。不足之处在于,所需化费时间较多,反馈周期较长,工作任务量大。3 s4 y( R! b0 Q8 Q8 \8 g % Q% Y7 e! R* p" g N0 U+ B# I( h- t 这种方法适合于发展变化较快,或职位职责还未定型的企业。由于企业没有现成的观察样本,所以只能借助专家的经验来规划未来希望看到的职位状态。' t7 ^: V7 Y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12

主题

6

听众

1万

积分

同进士出身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8-5-16
最后登录
2011-11-23
积分
15740
精华
1
主题
512
帖子
1564
7
发表于 2009-4-7 13:46: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回复:常用岗位分析方法分析

6、工作日志法* z5 J6 ?6 K& F, S; F 6 ]( `9 y+ r9 a9 A 工作日志法是让员工以工作日记或工作笔记的形式记录日常工作活动而获得有关岗位工作信息资料的方法。 5 M* \! v# l& U- S1 Y: t) B+ K; t% R2 C& t 其优点在于,如果这种记录记得很详细,那么经常会提示一些其它方法无法获得或者观察不到的细节。工作日志法最大的问题可能是工作日志内容的真实性问题 6 Z8 c: i; ?, @& `+ S9 z8 }- v9 w0 p6 ^. H) M4 X 该方法适用于高水平、复杂工作的分析,可以显示出其比较经济与有效的功用。& j5 S- [# R" V# b b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12

主题

6

听众

1万

积分

同进士出身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8-5-16
最后登录
2011-11-23
积分
15740
精华
1
主题
512
帖子
1564
6
发表于 2009-4-7 13:46: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回复:常用岗位分析方法分析

5、参与法 + c& h, d5 M# x5 _& x# l: ^ y1 o, q! j # j' V8 z. w7 k 参与法是指岗位分析人员直接参与某一岗位的工作,从而细致、全面地体验、了解和分析岗位特征及岗位要求的方法。& \3 I* @5 _: j7 m8 j" Y , H5 c, F& C! d& r+ X* j 与其他方法相比,参与法的优势是可获得岗位要求的第一手真实、可靠的数据资料。获得的信息更加准确。由于分析人员本身的知识与技术的局限性,其运用范围有限,只适用于较为简单的工作岗位分析。 . M# ^0 y1 q5 y8 e- Q 1 Q8 _# H0 m) X4 E1 V6 v# f% }# R 该方法只适应于短期内可掌握的工作,专业性不是很强的职位不适于需进行大量的训练或有危险性工作的分析。 % _$ B& _9 }$ {$ `6 b8 n: Y2 y . g9 w: j/ o8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12

主题

6

听众

1万

积分

同进士出身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8-5-16
最后登录
2011-11-23
积分
15740
精华
1
主题
512
帖子
1564
5
发表于 2009-4-7 13:45: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回复:常用岗位分析方法分析

4、关键事件法 / L/ a& ]) m/ Y. E1 D 4 ?- P/ o# d( h$ _" x/ @' T$ q. } 关键事件法要求岗位工作人员或其他有关人员描述能反映其绩效好坏的“关键事件”,即对岗位工作任务造成显著影响的事件,将其归纳分类,最后就会对岗位工作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关键事件的描述包括:导致该事件发生的背景、原因;员工有效的或从余的行为;关键行为的后果;员工控制上述后果的能力。采用关键事件法进行岗位分析时,应注意三个问题:调查期限不宜过短;关键事件的数量应足够说明问题,事件数目不能太少;正反两方面的事件都要兼顾,不得偏颇。 1 A( c J, E: e8 s ' F1 `! e$ l8 s( G W, E% X1 \# ~* U 关键事件法直接描述工作中的具体活动,可提示工作的动态性;所研究的工作可观察、衡量,故所需资料适应于大部分工作。归纳事例需耗大量时间;易遗漏一些不显著的工作行为,难以把握整个工作实体, [1 j" e3 ?9 w8 A: p4 s , h* p: V z6 v 该方法适用于员工太多,或者职位工作内容过于繁杂的工作。 N) Q0 z2 S' D, K6 _! y- ~ f 9 y6 \* S$ P0 q8 C1 ?) c8 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