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1-3-21
- 注册时间
- 2009-3-6
- 威望
- 0
- 金钱
- 265
- 贡献
- 56
- 阅读权限
- 20
- 积分
- 321
- 日志
- 6
- 记录
- 0
- 帖子
- 30
- 主题
- 14
- 精华
- 0
- 好友
- 7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9-3-6
- 最后登录
- 2011-3-21
- 积分
- 321
- 精华
- 0
- 主题
- 14
- 帖子
- 30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最近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各地抓紧实施“三年百万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用3年时间组织100万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这一实习计划的目标是什么?是以满足实习者的兴趣、提升能力为目的,还是为了推动学生的品质就业?还是给这些未就业的学生安排一个临时的栖身之地以缓解矛盾?某公司顾问认为:fficeffice" />
5 [8 G+ ?8 M: BØ 如果是为了给未就业的学生安排一个临时的栖身之地,则政府等相关负责部门会着重于提供更多数量的实习岗位,而不是合适的实习岗位,大学生则会采取宁滥勿缺的实习态度;5 v3 a0 }% q& W2 }7 b& @( G
Ø 如果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能力,那么在实习前,政府等相关负责部门的工作重点将是对见习基地的数量拓展而非基地类型管理上,大学生对实习岗位的选择也将采取兴趣导向,或者采用方便原则;
. ]/ c% J# I+ X2 c0 r2 sØ 如果是为了推动品质就业,则会对实习进行实习前、中、后的全过程管理和调控。在实习前,选择合适的、有助于找到工作的实习岗位,在实习中,会对大学生进行上岗前的辅导、考评,实习后,对大学生进行择优录取或岗位推荐。
9 j$ Y- F U5 k在某公司近期发布的《品质就业导向大学生实习研究报告》中,该公司顾问经过深度访谈与问卷调查发现,超过半数学生在实习前较少考虑未来职业发展、不能选择适合的实习岗位,在实习过程中未能接触到实质工作内容、缺少工作辅导,实习后不能推动更好的就业。蓝澍霖顾问的看法是超过半数大学生实习是“兴趣与能力提升导向”,而不是“品质就业导向”。+ d: w6 m, |, g1 J8 U
“兴趣与能力提升导向”,是指不充分考虑职位需求,而主要考虑兴趣选择实习岗位、仅仅为了提高专业能力而进行实习。因此,很多学生实习后才发现自己选择的领域根本没有就业机会。! }$ a( N2 S0 |, h5 F
而“品质就业导向”是基于某公司的“品质就业模型”而提出的。“品质就业”是指就业者不仅“能上岗”,还要“上对岗、上好岗”。能上岗就是有工作(有业);上对岗是指人职匹配性良好(就业者能力、兴趣与岗位要求一致);上好岗是指就业者不仅有能力、有兴趣,同时享受工作、对收入基本满意,职业生涯可持续。
# n: @2 o2 X: ?2 Z该公司的品质就业的定义在个体层面是指上好岗,在社会层面是指所有劳动人口能上岗、多数就业者上对岗、部分就业者上好岗。
+ x9 y$ F! z }; p7 r 该公司顾问建议: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通过实习找到工作岗位,直接就业,即坚持实习中的品质就业导向是政府及学生组织此项工作的关键。如何让实习工作能够真正推动品质就业和职业发展呢?
R* u) }# U* MØ 实习岗位的选择辅导0 c1 e8 R N& A2 Q; Q8 ]2 P. _
n 即对学生的专业、能力、性格气质类型及关键任职资格进行系统评价,根据人匹配的原则推荐学生实习岗位。2 A0 B- s3 K8 ~9 ^) `! Q5 _9 d# J
Ø 进行系统的实习基地建设,保证见习基地的数量、质量
" F/ r8 q* @% Y3 D7 a3 u* r( _' an 建立相应的法规、制度,明确政府、事业单位、企业提供实习服务的责任。
8 Z4 X; m6 K8 p8 ?Ø 实习过程中,建立见习基地管理体系
4 G! X- A2 x: X3 _! ln 通过工作辅导、生活管理、考核与评价、岗位调整管理等手段加强对见习基地的管理,从而保证实习过程的质量。
8 g' c! f! z. o3 [. \7 ?4 O4 eØ 实习后,给予见习人员以综合评价,以推动更好的就业。
* q: B, g. r8 I9 B2 @' X: X( x. _& m$ F/ W* V
基于该公司的研究报告,在大学生实习系列评论中,将随后发布关于实习基地建设的建议。
8 V( [5 n8 v- T* R% O/ B" u
) ?) _. S8 l# e7 C, b 本帖最后由 我爱书 于 2010-12-3 10:35 编辑
9 z: z$ [$ F v- Z( F$ Y. p& w
1 }' X+ @ z% C- J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