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查看: 268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是不可或缺吗)

[复制链接]

1

主题

4

听众

33

积分

书童

Rank: 1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9-6-2
最后登录
2009-6-3
积分
33
精华
0
主题
1
帖子
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6-2 09:07:00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
             最近,一篇“‘不可或缺’的感想”网文悄然流传,文章写的不错,观点也对,但是此刻读来却给人一种怪怪的感觉。
            读后想起了中国的一句古话:“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换种说法叫“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我想对于基业长青企业,叫“铁打的企业,流水的员工。”也未尝不可。
      历史更替如潮,从颠峰流到低谷,代代王朝如朵朵浪花,谢幕于汪洋大海之中。衙门中的官员,个个如走马灯般,一纸文书,就要崭转他乡。
            追古抚今,“流”之一字可谓精绝,物在流,人在流,只有流动,才有生机。所以才有“户枢不蠹,流水不腐”的真意,才有“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豪语。
            中国经济的发展,许多人都记得,从开始否定市场经济,到承认市场经济,最后到发展市场经济,国家的思想观念在转变;企业从产品商品化,到企业要素商品化,最后到劳动力商品化,企业的思想观念也在转变。劳动力成为了商品,这就是发展的规律,规律不可违。
            劳动力流动,在市场经济时代本应是正常的事,为什么有些人竞将其视为洪水猛兽呢?对企业有用的人千方百计地挽留,对企业无用的人毫不犹豫地辞退,这不能说企业做错了,企业做为社会的一个细胞,在激烈竞争弱肉强食的时代,不能养无用之人,已经是既成的事实。
           人都有趋利避害的自然反应,企业内的人,有想赚钱的,有想做事的,有想做人的,有没有目标混日子的。不同的想法,不同的目标造就了不同类型的人。想赚钱的谁给钱多就到谁那干;想做事的,谁那事业有发展就到谁那干;想做人的,谁那里人文气息浓就到谁那干;没目标的只能随遇而安,哪干都行。流动性的产生,是基于人自身的反应,我想每一个流动的人都不会对企业有深仇大恨,即使有也不会动摇企业的根基,何必要牵扯一些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把其视为大逆不道。
            俗语讲:“官不修衙门,客不修店”,其中道理,尽人皆知。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天下客四海家,哪家店也非长居之所,岂有修缮之理?谁在做“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的正事?谁在体味“牛打江山马做殿”的酸楚?
            其实,换位思考一下,也许这句话的意会有其新意。如何让流水的兵,铸就铁打的营盘?如何让流水的官铸就铁打的衙门?如何让流水的员工铸就铁打的企业?这也许就是将消极的感叹变成积极的行动!让官修衙,客修店,员工建企业,反客为主,以企为家。鼓励流动,敞开大门欢送的同时,也同时迎来了新的力量。
            鼓励流动,让流动成为一种力量,做为有一定“身份”的企业,你的员工出去,取得了好的业绩,最高兴的是这个企业,因为这个员工是从你那个企业出去的,是你培养出来的,只能证明你这个企业的强大。一个人在一个企业呆久了,思维会陈旧,思想会缰化。一个人在一个部门呆久了,也会发生同样的事情,没有了创新精神,没有了锐意进取的意志。流动了,新的灵感、新的思想和进取精神会再度崩发。从另一方面考虑,一个地方呆久了,会形成团体,严重会结党结派,会欠一大堆人情债,管理中的情会大于理、大于法,容易滋生腐败,给错误以土壤。一个人才能够自由流动的企业,一定是一个新人、能人辈出的企业,企业会保持旺盛持续的生命力。
            人员在企业间和企业内部的流动,和自然界中的生态平衡一样,是一种动态的平衡。一种新的环境给人以新鲜感,给人以新的挑战。工作经验的积累,工作能力的提高,需要一种新的工作环境已经成为必然的时候,流动也就顺理成章了,企业内部解决不了,必然寻求外部的解决,企业必须以正确的心态正面面对,而不是消极对待,否则必然会两败俱伤。企业要掌握流动的平衡,鼓励那种使企业不伤筋不动骨,不伤元气的流动,使企业更健康地成长。
            企业要的不是那种苍白的挽留,不是那种仇视的对决,企业面对走的员工为何不能从容一些?为何不能大度一些?给走的人一份祝福,给走的人一份关怀。给没有走的人一个好的交待,只要你在我的企业干了,我企业就要对得起我的每一个员工,对得起每一个从我这走出去的员工,让走出去的员工去为企业塑造你的口碑,而不是自我塑造,这比企业天天自喊口号强千倍百倍。看企业能不能以人为本,看的不是对现有的员工如何,而是看对走出去的员工如何,回味一下长春可达酒店的一句话,大意是生意始于顾客走后,就很能说明这个道理。
            企业若使人员流动少,减少不必要的流动,关键是企业的制度,建立严格的制度,流程化、规范化,以人为本,允许员工的流动。建立合理科学和绩效考核机制,真正的以业绩说话,以业绩定升迁与任免。让企业的制度造就企业的辉煌,兵为铸营不惧死,官为铸衙不惜命,员工为企业不惜力 - - - - -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